趙秀娟 商澤宇
如何安全、有效防治甜瓜根結線蟲病,已成為我們當地甜瓜生產中急待解決的問題。
根結線蟲主要危害根部,突出的癥狀表現是根部形成大小不等的瘤狀物,用針挑破瘤,可見如針尖大小的線蟲,中后期根部可產生大型腫大物,有的還伴隨著根腐現象。甜瓜根部受到線蟲危害后,地上部表現生長衰弱,葉色發黃,嚴重的導致全株枯萎死亡。
遠距離傳播主要靠病苗和病土。近年來大量、無序引進外地種苗,是導致根結線蟲傳入當地的主要途徑。田間傳播擴散主要靠耕翻、灌溉水、農具、以及人在田間走動攜帶。根結線蟲靠自行移動傳播的能力有限,一年內最大的移動范圍在一米左右。
根結線蟲的完整生活史經歷卵、幼蟲、成蟲3個階段。多生活在25厘米以內的土壤中,以3-10厘米的土層中分布最多,主要以卵或2齡幼蟲隨植物殘體在土壤中越冬。根結線蟲繁殖和侵染的最適宜溫度為25-30℃,土壤濕度為40%-70%,而保護地甜瓜栽培條件正好提供了其適宜繁殖、侵染的溫濕度條件。土壤溫度低于10℃或高于40℃,幼蟲停止活動,在55℃溫度下經10分鐘即可死亡。在適宜的溫濕度條件下,線蟲完成一個世代一般需要25-30天,最短的17天即可完成,在拱棚甜瓜栽培條件下,線蟲一年可繁殖5-10代。線蟲生活需要較充足的空氣,所以地勢高燥,質地疏松,通氣良好的沙質土壤地塊發生重,低洼潮濕,黏重板結的土壤不利其發生。
甜瓜根結線蟲一旦發病,治療困難,應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綜合運用農業防治措施、物理防治措施、以及化學防治措施等,多措并舉,才可以有效控制甜瓜根結線蟲在當地的擴散蔓延。

1、加強種苗檢疫,防止病苗傳入。目前我縣根結線蟲病僅是近三年剛剛傳入,尚未大面積發生,加強針對外地種苗的檢疫,結合對本地種苗的檢疫調查,病苗一律禁止銷售,是控制根結線蟲在本地傳播蔓延最直接、有效手段。對已傳入的育苗棚、以及病棚立即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消滅。否則,一旦大面積傳播蔓延開來,對將來治理所投入的人力、物力,以及對產量造成的損失將難以估量。
2、培養無病種苗。建議普查當地的甜瓜育苗基地,對育苗基地強制要求,利用夏季高溫季節結合石灰氮、或棉隆進行苗床消毒處理。其次播種前對種子藥劑消毒,或溫湯浸種、干熱處理等措施,以殺滅蟲卵,防止隨種子傳播,再利用基質育苗,或利用消毒后的有機質配制無病營養土育苗,培育無病種苗,可有效防止根結線蟲的傳播發生。
3、病棚換茬。對個別已發生根結線蟲的棚,最好換茬,是一種簡便有效的方法。但對部分近兩年剛建的鋼架棚進行拆卸再換地安裝,將投入不少人力、財力。
4、清除病殘體。收獲后徹底清除病根,帶出田外燒毀或深埋,嚴禁用病根漚肥,或用病土墊圈漚肥等,防止根結線蟲傳播蔓延。
5、利用高溫季節對土壤消毒處理。
①日光高溫消毒。對部分輕病棚,在甜瓜收獲清除病殘體后,耕翻灌水,覆蓋地膜,然后密閉塑料大棚,利用7-8月份高溫,使棚溫達到50-60℃,20厘米的低溫可達40℃,可殺死大部分線蟲。該法操作簡單,成本最低。
②高溫季節物理及化學消毒。對于育苗棚、或發生根結線蟲的重病棚,清潔棚室后,利用7-8月份高溫季節,畝用石灰氮(氰氨化鈣)50-100公斤,或者用棉隆20-30公斤,(這兩種消毒效果最好),也可用生石灰100公斤,或者用碳酸氫銨50-70公斤,均勻撒施地表,每畝再撒麥糠、或者4-6厘米長的碎麥秸、玉米秸、稻草等500-800公斤,也可畝用腐熟的有機肥1000公斤,耕翻混土25厘米深,然后用舊棚膜或稍厚點的地膜全棚覆蓋,膜邊用土封嚴,接著從膜下灌水,密閉棚室(棚膜孔洞用膠帶等補貼),可使20厘米的地溫達到50℃,至少持續15-20天,然后揭膜通風2-3天,即可種植下茬作物。這種辦法可殺死絕大部分線蟲,特別是施石灰氮、或棉隆的效果為佳。
6、藥劑防治
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防治線蟲的藥劑主要有:阿維菌素、噻唑膦、路富達等。
①阿維菌素的用法。一是在甜瓜采收接近尾聲時,由于這時溫濕度適宜,根結線蟲處于活躍期,畝用1.8%的阿維菌素2公斤,隨水沖施,使水基本能淹沒畦面,隔5-7天重復處理一次,可殺滅大部分線蟲。二是定植前,可畝用0.5%阿維菌素顆粒劑3公斤左右處理土壤,或用1.8%阿維菌素每畝800毫升左右,噴施地表,然后摟劃混土。三是在定植后用1.8%阿維菌素2000倍液灌根,每株約200-250毫升藥液。
②噻唑膦的用法。畝用10%噻唑膦顆粒劑(福氣多)2公斤,伴5公斤左右的細沙,于定植前5-7天,均勻撒施地表,然后淺翻起壟。
③路富達的用法。甜瓜定植后3-7天灌根,每棵苗用藥量0.03毫升,兌水量400-500毫升(即每棵苗藥液量)?;緝端幏椒ǎ?毫升藥兌水30斤,灌30棵苗左右。注意事項:每棵水量要足,灌時讓藥液均勻分布在根系的周圍,繞根系一周,不要在根系一側灌根,其次不要讓藥液接觸作物葉片。該藥可用作中后期發病的補救藥劑,用法同上,也應注意水量要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