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立樂
磷酸二氫鉀是白色結晶或粉末,供農業使用的可以帶微色,易溶于水。農業上由于它是不含氯的水溶性速效磷鉀肥,養分含量高(含 P2O551%、K2O33%),鹽指數低,對農作物的種子、幼苗和根部都沒有灼傷的危險,而且它的物理化學性質穩定,屬一致性溶解肥料,對土壤適應性強,可用于葉面噴灑、浸種、拌種、底施和追施等,被廣泛應用于小麥、玉米、棉花、大豆、花生等作物的生產中。
鄲城縣春季氣溫回升快,光照足,常遇春旱;入夏氣溫偏高,常有干旱、風、雨等災害性天氣,易受干熱風危害,病蟲害發生程度相對偏高。這樣的氣候導致小麥的生長發育具有“兩長一短”的特點,即分蘗期長、幼穗分化期長和灌漿期短。不同生育階段小麥植株地上部對養分的吸收也不一樣,越冬前磷、鉀的吸收量較小,分別占全生育期積累總量的14.5%和12.0%;越冬期磷和鉀均不到5%;返青至拔節期磷、鉀的積累量增大,各占總量的28.5%和41.7%;拔節至揚花期各占總量的44.3%和41.9%。鄲城縣在小麥生產中,磷鉀肥主要以底施方式投入,由于投入不足及利用率低等因素,不能充分滿足小麥生育后期對養分的需求。因此,從小麥拔節至成熟,多次噴施磷酸二氫鉀可彌補土壤磷鉀的供肥不足,既滿足糧食的高產需求,又可防凍害、干熱風,提高農產品品質。
磷酸二氫鉀不僅有顯著的增產、增質、抗旱、抗干熱風、耐寒抗凍和防倒伏等作用,而且對防治農作物病蟲危害也有特殊作用。
一是增產機理。長期以來,小麥栽培提倡60%的氮肥和磷鉀肥一次底施,剩余40%的氮肥進行分期施。這種施肥方法雖然對小麥早期促根、壯苗和增加分蘗有利,但由于春季氣溫低使土壤養分的利用率只有20%左右,拔節以后小麥根系吸收活力下降,在小麥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養分的供應往往不能滿足小麥生長的需要。而噴施優質磷酸二氫鉀的利用率則接近100%,在小麥生長發育的關鍵期噴施,能保證充足養分,減輕大小蘗之間的養分競爭,提高分蘗成穗率,增加小麥產量。
二是速效機理。研究表明,噴后麥株通過氣孔和角質層進入葉片內部的磷-32,迅速由旗葉經過莖部運轉到其它各葉與穗部,供全株利用。適時噴施1小時已有50%被葉面吸收轉化,48小時莖葉吸收達到最高峰,然后開始大量運轉集中到穗部,4天基本吸收完畢。正是由于磷酸二氫鉀具有這種特性,在小麥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噴施,能及時滿足小麥對肥料的需求。

三是抗倒伏、耐寒防凍機理。麥株遭受凍害是由于植株體液濃度低,突遭強降溫,體液結冰,細胞質壁分離的急死現象。若適時噴施,可有效增加麥株體液濃度,降低冰點,增強抗凍性。同時,養分在短期內大量吸收,麥株角質層和稈腔壁變厚,其它各部增厚,節間韌性增強,因此增強了抗倒伏、耐寒抗凍的能力。
四是抗病蟲害機理。短期養分的充分吸收,影響了小麥的組織特征和生物化學過程,使小麥細胞表皮和角質層增厚,細胞壁木質化和硅質化程度提高,阻止蚜蟲等刺吸式害蟲和病原菌侵入,并產生大量抑制性或抗性物質,提高小麥抗病性。
五是抵抗干熱風、抗旱機理。噴灑優質磷酸二氫鉀后,小麥蒸騰強度減少,增強了作物抵抗干熱風和干旱的能力。
六是千粒重增加增質機理。噴灑磷酸二氫鉀使小麥葉面的葉綠素增加,葉綠素的增加能全方位的增強農作物機能,從而促進增加干物質積累量,提高千粒重,增加了淀粉和含糖量,也就提高了小麥品質。
一是葉面噴灑。從小麥返青期開始,包括返青期、拔節期、孕穗期、揚花期、灌漿期這5個關鍵時期,根據小麥苗情、長勢和長相至少噴灑2次以上。噴施時間最好在晴天下午4點以后,避免中午高溫噴施對葉片造成灼傷,噴施1小時內如果下雨,則需要重新噴施。
二是拌種。每5公斤種子,用優質磷酸二氫鉀100克,兌25℃左右溫水500-600毫升溶解,攪拌均勻后堆悶5小時陰干播種。可使播種后的小麥出苗整齊,苗全、苗壯,冬前分蘗多,群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