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桂榮
中國林業病蟲害多達多8000種,作為一個林業大國,中國也是世界上林業有害生物最多的國家之一,這些有害生物的存在對我國林業的破壞非常嚴重,極大的威脅林業生態系統的平衡和物種多樣性,林業病蟲害引發的后續效應日益加深,已成為林業發展過程中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阻礙了林業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雖然各地林業部門一直積極采取各種措施加強對林業病蟲害治理,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林業病蟲害產生的原因有很多,今后的防治工作仍然非常嚴峻。為了改變林木病蟲害對生態環境帶來的破壞,促進林業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采取低污染、低成本、高質量的無公害防治技術,無疑是當前林業病蟲害防治最有效的措施,充分體現了“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更是一種基于林業長期發展的指導性策略。無公害防治是林業病蟲害今后防治走向,對于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在森林培育技術的基礎上,以生物防治、管理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措施來防治病蟲害、加強森林抵御病蟲害能力,在不傷及病蟲害天敵,避免污染環境的情況下維持林間生態平衡,達到持久性控制災害的效果,實現經濟、社會、自然的多重效益,促進林業產業的快速發展,是無公害防治最終的目的。實踐證明,實施無公害防治大大降低了病蟲害對林業生產的影響,保障了林業經濟效益的提升。

人工林彌補了我國林業發展中天然林大量減少的不足,人工林大面積的增加順應了我國綠化步伐不斷加快的“潮流”,但由于造林沒有科學規劃,對人工林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使得林木種類的配置不盡合理,人工林生態結構單一現象越發嚴重,樹種過于單一的人工林是直接導致林業病蟲害爆發的誘因,而且人工林的病蟲害甚至會傳染天然林。人工林群本身的自我修復能力和自我防御病蟲害能力就較弱,而純林面積不斷擴大,更加重了林木抵御病蟲害能力的下降。有調查顯示,人工林面積和森林病蟲害的發生面積在20年之內幾乎是同步增長,均增長30%,給林業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
2.2.1 天然林被大量破壞:林業病蟲害頻發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天然林的減少,天然林本身對病蟲害的抗病能力是非常強的,林業經濟主要依靠木材生產,林業經濟的發展需要消耗大量的木材,這就導致大量的天然林被砍伐、破壞。森林生物的多樣性、林分結構被改變,原有的森林生態系統被破壞,對林業病蟲的抵御能力降低。天然林的減少直接導致害蟲的天敵大幅減少,加之人工林內的生物物種難以建立起穩定的生態,即造成林業生態系統的紊亂,人為提供了適宜病蟲害生長與流行的環境。
2.2.2 濫用化學農藥:林業病蟲害發生時,人們習慣利用農藥來治理森林病蟲,農藥對林業病蟲害雖有一定的防治功效,但殺死害蟲的同時也會殺死不少有益生物,降低了林木自身抵御病蟲害的能力。長期濫用農藥也讓害蟲獲得了高抗藥性,使得防治效果逐年下降,林業生態環境急劇惡化,病蟲害處在井噴狀態。
2.2.3 過量砍伐、人工砍伐期限制過長:過量砍伐導致大量的林木銳減,森林多樣性被破壞,原有生態系統的自然平衡被打破,林群更容易被病蟲害侵襲,破壞大量的成才林木,影響林業樹木的成材率。人工砍伐期限制過長,使得森林負荷大量繁殖的林木能力超載,激發了病蟲害生長和擴散速度。
2.2.4 營林管理不科學:營林管理不科學致使病蟲害大幅度上升,林業管理部門過于看重林木的速生豐產,忽視對林木病蟲害的檢測與合理有效的養護管理,為病蟲害的產生打下了基礎。往往是在大面積的病蟲害已發生時再采取措施,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天然林有自己的生態系統,抗病蟲害能力強與人工林,重視天然林的保護是無公害防治林業病蟲害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有效減少我國林業病蟲害的發生頻率和面積。在林業保護方面應依照林木的特點和生長日期進行適當的砍伐,禁止亂砍亂伐,注意把森林培育和森林害蟲結合管理,及時改造、救治瀕死木,避免病蟲害的蔓延,提高森林的抗病蟲能力。
防治病蟲害,先要從“防”做起。開展造林工作要根據適地適樹的原則,挑選抵抗能力較強、長勢較好、沒有病蟲害的品種進行栽種;盡量增加林間生物多樣性,增加害蟲天敵數量,構建平衡的森林生態系統,提高林中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與抵抗力,降低病蟲害發生的可能性;將單調的樹木種類逐步改造成混交林,調整森林的結構,使其自身擁有一定的病蟲害防護能力,成為穩定的森林生態系統;抓好封山育林工作,嚴格日常管理,降低人、畜對林間環境的破壞,禁止所有破壞林木生態系統的行為。
結合物理治理、生物治理防治林業病蟲害,盡量避免化學治理。物理防治林業病蟲害效果直接、無害、無污染且經濟實惠,對害蟲進行人工捕殺、物理隔離、誘集捕殺是物理防治的常用手段。生物防治的重點在于保護天敵生物,利用生物的種間關系調解,目的是“以自制衡”,是近幾年大力推廣的一種病蟲害防治措施,可以減少對林木的傷害,符合可持續防治的理念,生物防治包括引進益鳥、昆蟲天敵,微生物治菌,施用無毒綠色生物農藥。盡量避免化學治理林業病蟲害,農藥等化學手段防治會增強害蟲的抗藥性,導致災害反復,可將化學防治手段作為急救措施,并盡量選用無公害、無污染的藥物。
加強林業病蟲害的監測力度,的防治病蟲害的措施之一,運用科技手段對森林進行整體監測,監測林業病蟲害、林木的生長環境,結合氣候、時節、地形等因素,科學、準確預測病蟲害的發生情況,有助于制定無公害的病蟲害防治措施,及時預防災害現象,減少病蟲害發生,保證林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