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鋒 李峰
在中國職業教育界,北京商鯤教育控股集團像一頭醒獅活躍在這個領域,且越發朝氣蓬勃!越發強勁有力!越發潮頭永立!成為這個領域的一道亮麗的風景!
人們不得不把贊嘆的目光投向這個集團的創辦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潘和永的身上!
“十年磨一劍”。10年前,潘和永和另一個人共用一臺電腦,十幾平方米的辦公室,靠的是一天幾碗泡面、幾盒快餐的堅持與堅守,打下今日的輝煌與燦爛!
一
理想在汗水中奠基,希望在春風中剪彩!
潘和永出生在河南省通許縣張道營村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父輩一直過著“鋤禾日當午”的生活,自幼的他就下定決心,勵志考學,服務鄉鄰。1987年,他如愿以償考上周口農校。畢業后,他選擇回鄉工作,他先后擔任過鄉團委書記、副鎮長、鄉黨委副書記等職,這一干就是十幾年。這十幾年基層工作中,他發現,很多農村外出打工人員是最廉價的勞動力,無勞動技能,“一遇風吹草動”,只能返家務農。
他思索著、醞釀著,一個創辦一所職業培訓學校的想法在腦海中升騰。2004年,他毅然決然地辭去工作,選擇北上進京,尋找自己的路。
潘和永說:“忍別人不能忍的痛,吃別人不能吃的苦,才能收獲別人所得不到的收獲”。
剛到北京的他,在西直門大街一家職業介紹機構干了起來。可是,天不酬勤,當時打工工資無法保證,他靠吃方便面維生,天天吃方便面,一吃就是幾個月,直至今天,他仍談“面”色變。每想到這段往事,潘和永總是眼睛濕潤。
離開這家公司后,潘和永在一位朋友的介紹下,來到北京市工商聯人才服務中心,做職業介紹和勞務派遣工作,開始了他的人生創業路……
他的腦海里,仍不時閃現家鄉的務工人員低薪無技能的工作場景。為改變這種場面,他一邊工作,一邊開始探索小規模培訓和聯合辦學。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年的探索,他專業共建、聯合辦學的理念終于實現。
2006年,北京商鯤教育控股集團正式掛牌。取名商鯤,寓意是要把職業教育辦成像鯤鵬展翅走向高遠……
歷經10多年打拼,如今的北京商鯤教育控股集團旗下已不僅有幼兒園、小學,還擁有中職、大專。這些年,僅安排進入學校工作及加盟學校帶動產業鏈就業就有近萬人。經他職業培訓出的16萬多名學生全部安排高薪就業,為減輕國家負擔盡了自己所能。
為了商鯤教育的長遠發展,潘和永把引進人才當成第一要務。
2008年7月,潘和永到西安東方技校去面試鐵路服務員,恰巧遇上北京的李燕芳。李燕芳氣質高雅,端莊大氣。潘和永眼前一亮,如果能把李燕芳請到商鯤,負責高鐵服務培訓工作,豈不是錦上添花?回到北京后,潘和永先是電話聯系,后是登門拜訪。一年多的誠摯邀請李燕芳終于被潘和永的誠意打動,2010年9月,李燕芳榮任北京商鯤教育離乘學校總校長。
2011年3月,經李燕芳培訓的京滬高鐵VIP餐吧服務員在一片滿意聲中順利上崗。如今,北京商鯤高乘人員培訓已占北京商鯤教育的半壁河山。
伊泓非原是山東臨沂一所民辦學校招生辦主任,也是感于潘和永的真誠,才堅持“收拾行李,馬上北上”!現在,伊泓非已坐到執行總裁的位置。
潘和永就是用遇河架橋、遇山鑿洞的精神引來各路豪杰,湖北省某高職院校的陳杰峰、遼寧阜新的陳靜、嚴德忠等一批專家教授先后來到商鯤……一個5000多人的專業執教團隊,就這樣在商鯤集團匯聚!
萬水千山,不忘來時路;樹高千尺,根深在沃土。潘和永在補齊自己發展中的人才短板,用一個完美的執教團隊登場在中國職教的前沿。
二
黨的方針政策是企業的決策導向,如果沒有黨的指引,就會迷失方向。
為了能夠早日成立黨委,潘和永多次找到東城區委和東花市黨工委,要求成立黨委。“一個非公企業的黨員,對黨有著這樣的情懷,信念如此堅定,作為地方黨委,沒有理由不支持!”北京市工商聯副主席余運高如是說。
潘和永得到了東城區委和東花市黨工委的大力支持。2018年1月侶日,中共商鯤教育控股集團黨委正式掛牌成立。潘和永被任命為黨委書記。這一天,潘和永帶領大家高興地唱起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在黨委成立的當天,潘和永帶領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前往西柏坡接受傳統革命教育、重溫入黨誓詞,“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錚錚誓言回響在西柏坡上空,蕩滌著每個人的心靈……
西柏坡的紅色之旅,在商鯤影響非常大。在不到一個星期里,有36名同志先后向黨組織遞交了申請書。員工王小明動情地說:“俺先后在五六個地方的民企打工,很少有黨組織開展活動。俺要好好努力,爭取早日入黨!”
目前,做出彩教育人、共圓商鯤夢的激昂熱情正在商鯤形成高潮。工會、婦聯、團委等部門形成合力,商鯤黨校、商鯤焦裕祿精神研究會、商鯤紅色文化講習所等部門各司其職,力爭把工作做到極致。
三
“胸懷感恩心,能做工匠人”。商鯤的感恩教育課程值得稱道。
潘和永言而有信。他用“三顧茅廬”的精神,把青島的李春景等老師請了過來,專做“感恩”課程。河北一位家長拉著潘和永的手說:“孩子來到商鯤后,自立能力明顯增強,技術技能明顯掌握,尊老愛幼意識明顯提高,感恩教育明顯給力……”
潘和永這樣做,緣于他的感恩情懷。
潘和永8歲那年,村上一位叔叔結婚時,搶到一塊水果糖。潘和永攥在手里,一直沒舍得吃。回到家中,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糖塊硬塞進媽媽的嘴里。12歲那年,鄰居家給了正在玩耍的潘和永半塊小饅頭,潘和永驚喜地跑回家,將半塊饅頭掰成兩塊,分別送到奶奶、媽媽的口中……
那個年月,人們一年很難吃到幾次白面饅頭。
2009年,奶奶去世。正在北京打拼的潘和永,舉步維艱,連回去的車票都買不起。他只好眼望家鄉的方向,跪在地上,淚水洗面,磕了三個頭……
現在的潘和永,只要一有機會,就會帶上父母到全國各地觀光旅游,或到父母的身邊,將洗凈的水果,切成小塊送到父母的嘴邊……
潘和永不僅對家人如此,對待員工也是如此。2016年,剛加入商鯤教育控股集團不到一年的退伍軍人景文浩突患白血病住進醫院,昂貴的醫療費,讓景文浩一家人感覺天塌了一般。消息傳來后,潘和永不僅發動全體員工捐款10多萬元,而且立即帶上30萬元現金來到景文浩的病床前。
憑著這一顆愛心,潘和永先后拿出50多萬元,分別資助了河北省順平白化病患者郝白女、河南省周口孤兒楊敬港、遼寧省丹東女生張麗麗……
2015年1月,在雙腿受傷期間,潘和永仍堅持拄著雙拐參加北京市東城區組織的“為貧困家庭送溫暖”啟動儀式活動。不僅如此,他連續8年沒有和家人一起過春節,而是去實習一線和學生一起包餃子;他助力家鄉建設,先后出資20多萬元扶危濟貧……
現在商鯤教育事業蒸蒸日上,商鯤教育的職教春天已經來臨。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北京商鯤教育控股集團先后獲得職業教育“金典獎”、中國(教育行業)領軍企業、笫二屆SAMA國際論壇“優秀合作伙伴”、中國誠信品牌、中國民辦十大知名品牌教育集團、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CCTV證券資訊頻道《超越》欄目職業教育行業合作伙伴等百項殊榮。潘和永先后獲得中國民辦教育改革創新杰出人物,中國職業教育服務業年度“十大創新人物”,引導教育行業創新發展十大榜樣人物,中國改革創新商界誠信領袖,中國品牌十大杰出人物、改革開放40年“杰出民營企業家”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