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森 竇玉珅 徐鵬
摘 要:文章針對化工產業轉型升級發展需求,根據化工園區在建設過程中環保、安全、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需要,重點探索智慧管理系統在化工園區建設中的設計和應用,以達到提高化工園區承載能力、管理能力和服務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化工園區;智慧管理;在線監測;應急響應;信息化管理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16.215
當前,化工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對社會經濟的發展速度和方式有著較為直接的影響和制約。隨著化工產業的不斷轉型升級,化工產業集聚效應在產業發展過程中帶來的低成本、高協同性作用越來越明顯,化工園區逐漸成為化工產業集聚的重要載體。但是,實現化工園區的智慧化、智能化、高端化運營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和不足。尤其是2014年以來,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均對化工產業發展和化工園區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化工園區務必要積極推進智慧園區平臺建設,建立完善智慧管理系統,進一步提高化工園區管理能力、服務能力和化工產業集聚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
智慧管理系統是充分利用物聯網、互聯網、無線通信網以及IT支撐等基礎設施,通過發揮信息通信技術的集成能力,構建產業的智慧化發展環境,形成園區內協同、高效、安全和低成本的產業集群發展能力。其中,主要應該包括以下內容:
1 監控系統
(1)園區監控。利用720P、1080P等高清攝像頭,通過GIS系統對園區入口、道路主干道、園區內企業廠區和主要生產車間實行全覆蓋,對進出園區的人員和車輛實行嚴格控制,著重對園區內重大危險源、污水處理、廢氣監測等重點區域實行實時監控。
(2)安全監控。建立危險化學品儲存和危廢處理臺賬,納入智慧管理系統動態管理范圍,對園區內企業人員、物料、生產流程和危險化學品倉儲等情況實現全程監控,同時根據變化情況進行總量控制。利用壓力、光敏、熱敏等前端傳感器,對重大危險源、危險廢棄物分別建立預警系統,并通過GPS定位系統,實時監控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的行駛情況,及時反饋到監控系統中,切實有效保障園區安全運營。
(3)環保監控。環保監控主要應該包括污水排放監控和廢氣排放監控。通過對園區內企業污水排放實行“一企一管”改造,實現對企業排放污水的分類收集、末端監測、分質處理,最終實現深度處理。園區內應設立單獨的廢氣監測設施。將企業污水、廢氣排放數據納入環保監控進行實時監控,監測系統與環保部門實現聯網運行,并對不同的監測內容分別設置不同種類、不同等級的報警閾值進行預案聯動。
2 應急響應系統
應急響應系統是在各類事故、災害發生后,為及時控制危險源,搶救傷員,降低財產損失而采取的應急性活動。應急響應系統通常采用分級響應機制,即根據事故、災害的種類,事故的后果、性質,做出相應的判斷,采取相應程度的響應進行活動。
(1)應急預案管理?;@區、企業和重點防護單位應分別編制應急預案,經論證評審后,通過對應急預案進行數字化處理納入智慧管理系統中進行備案管理,在指揮調度過程中啟動應急預案時可以做到快速響應,提高應急預案實施效率。
(2)應急資源管理。對園區、企業及重點防護單位的隊伍、專家、物資、裝備、場所信息等應急資源進行動態管理。結合GIS系統,實時監控應急保障資源的分布。在突發重大事件時,應急指揮人員通過應急平臺,迅速調集救援資源進行有效的救援,為應急指揮調度提供有效保障。
(3)應急通訊管理。事故發生后,按照一般災害事故、較大災害事故、重大災害事故和特大災害事故不同的災害事故級別,由應急平臺按照事故等級處理規定,通過電話、專線電話、無線電等方式,直接聯系企業救援隊伍、園區救援中心、園區應急救援總指揮和上級救援部門進行救援。應急指揮中心一定條件下設置無人機,配合園區監控系統,實時接收事故現場反饋,以便實現事故處理的全方位多角度有效銜接和配合。
3 公共服務系統
(1)企業信息管理。將園區內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在建項目建設情況,統一集中納入智慧管理系統的企業管理臺賬,利用智慧管理系統定期對園區內企業的管理、安全、環保、納稅進行考核,建立企業獎懲機制。智慧管理系統根據需求統計園區相關數據,按照不同需求即時輸出各種報表、圖標和數據參數,讓領導和主管部門及時了解園區各種情況,為其決策提供理論支持和數據參考。
(2)企業管理服務。企業管理服務接入地方政務服務網,為企業提供網上登記、報表申報、年審年檢、聯合審批等便捷服務。建立政務即時通訊,支持消息群發、企業文件收發、視頻交流,及時提供基于園區獨立域名的電子郵件服務,通過政務即時通訊實現兩人或多人之間的即時溝通。
(3)市場服務。通過市場服務實現企業在產品推廣、客服支撐、客戶管理、銷售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共享,為園區內各企業和多個園區之間提供信息協同,尤其是推出統一的物流管理。
(4)企業員工服務??茖W建立面向企業員工的服務,包括員工個人信息服務、園區工作信息服務、培訓服務、網上購物服務及支付服務,及時有效的保障員工生產、生活需求,著力提高化工園區智慧管理系統的承載能力。
(5)信息公開服務。化工園區管理服務中心通過智慧園區平臺,將園區管理信息和企業管理信息面向社會進行公開。如,公開化工企業安全、環保信息,不斷加強對各企業的社會監督,同時倒逼企業加強安全生產、達標排放。
通過以上系統設置,建立集安全、環保、監控、信息化管理于一體的化工園區智慧管理系統,提高園區承載能力和配套設施協同能力,為項目建設和化工產業發展提供更加規范、有效的服務,切實發揮化工園區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用。
參考文獻:
[1]黃勇,陳海群,王凱全,袁雄軍.基于分級管理與應急資源評估的化工園區事故應急響應機制研究[C].(沈陽)國際安全科學與技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0:608-611.
[2]智勇,郭帥,何欣,艾欣.面向智慧工業園區的雙層優化調度模型[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7(01):31-38.
[3]蔣豐.視頻監控在智慧環保中的應用與發展[J].中國安防,2014(10):22-24.
[4]郭年雄.臺灣地區智慧型工業園區之規劃與開發[A].城市發展研究,2001(06):9-21.
作者簡介:牛森(1989-),男,山東即墨人,工學學士,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臨朐縣產業發展規劃、調研,工業企業技術改造,重點項目調度、統計,化工產業安全生產轉型升級發展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