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
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入新時代,這是中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新時代呼喚新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并詳細闡述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中國未來繪就了一幅宏偉藍圖,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在這個新時代新征程中,人類社會正在日益逼近新一輪變革的臨界點,社會形態將全面系統演進,智慧社會將作為繼農業社會、工業社會、信息社會之后的一種更為高級的社會形態而加速到來。在這種形態下,網絡空間安全及其由此衍生的綜合性風險日益加大,甚至可能演化為全面性的社會及國家危機。
因此,我們需要以更大的智慧、更高的效率、更寬的視野,通過超強的部署和一體化的布局,實現物理、數字、信息、知識、智能到智慧的梯級涌現,從生產力、文化力、國防力多個方面,構建一體化的國家網絡空間戰略體系和能力,將網絡力量轉化為體系力量,進而提升執政力量,全面提升網絡空間新時代應對綜合性風險的體系對抗能力。
從寸土必爭到數據必保,站在國家政權穩定的視角認識新時代的網絡力量
世界風云變化,國際博弈加劇,在網絡空間和通過網絡空間傳到的國家安全風險日益加劇。我們要有能力維護國家網絡空間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承擔起讓人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責任。首先必須認清這個新時代的主要特征,善于把握網絡力量。網者,國之大事也。早在2014年2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工作第一次會議上指出,當今世界,信息技術革命日新月異,對國際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軍事等領域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
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相互促進,互聯網已經融入社會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我國正處在這個大潮之中,受到的影響越來越深。在這個大潮中,人民生產生活的方式都在發生改變,網絡空間成為蘊含新質生產力、文化力、國防力的戰略高地,世界各主要國家都加大了網絡空間領域的投入,網絡空間競爭日益激烈,網絡空間風險不斷加劇。特別是這個技術催生的空間,是一個高科技聚集的領域,從芯片、操作系統、存儲設備到應用軟件,都是支持這個空間的核心技術。
網絡空間與現實社會“承載起上、融入其中、控制其內”的關系,讓網絡空間蘊含的力量和現實社會息息相關。無論是西亞北非的“茉莉花”革命,還是毀癱伊朗核設施的“震網”病毒,包括導致烏克蘭電網大面積癱瘓的網絡攻擊,都說明蘊含于大數據浪潮中的網絡力量,正逐漸成為現代社會賴以運行的主導力量之一。在這個網絡空間新時代,大數據已經成為核心資源,數據保護戰不亞于領土爭奪戰,直接關系一個國家政權穩定、社會安全。為此,我們需要換擋思維看世界,聚焦國家社稷安危,認識大數據浪潮蘊含的“水能載舟”的力量,將其融入新時代一體化的國家網絡空間戰略體系和能力。
從網絡強國到數字中國,站在改革開放總目標的視角激發新時代的體系力量
十三億多人民進入新時代,國家這么大、事情這樣多,千頭萬緒,形成合力至關重要。為此,我們始終牢記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的改革開放總目標,即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總目標和網絡特征相遇,讓網絡空間成為治國理政的新領域。高度網絡化與信息化成為這個新時代的重要特征,“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成為這個新時代的戰略警示。在網絡空間和通過網絡空間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成為新時代的必然選擇。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對一個國家很多領域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要認清我們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充分認識做好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從這個戰略指導出發,中國走向由高速發展進入高質量發展的全新階段,就必須極大國家戰略的共振效應,就必須從網絡強國到數字中國,就必需實現網絡強國、大數據、以及“互聯網+”行動計劃,包括軍民融合、創新驅動等戰略的聯動共振效應,通過構建一體化的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讓網絡空間成為人民的共同福祉。
從戰略構想到偉大工程,站在讓人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收獲感的視角提升新時代的執政力量
世界風云變化,國際博弈加劇。
我們如何才能以新時代一體化的國家網絡空間戰略體系和能力,有力地維護國家網絡空間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承擔起讓人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責任,關鍵在于我們的執政力量。如何體現執政力量,讓人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核心在于把國家層面系統化的戰略構想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偉大工程。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這些從戰略上明確了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的安全和發展雙輪驅動的網信基礎。因此,從網絡強國到數字中國,從國家戰略到行動計劃,我們都是在網絡空間和通過網絡空間進行偉大斗爭,推動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其關鍵在于實施偉大工程。也就是說,在將網絡力量轉化為體系力量之后,關鍵在于通過執政力量實施偉大工程。
新時代的偉大工程,基于讓人民有更多獲得感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有讓人民有安全感的重大國防工程。但在實施重大工程的過程中,始終要牢牢把握核心技術這個關鍵,把命根子始終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時,我們要認識到,核心技術的突破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整體布局、超前布局,考驗的就是執政力量。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構建新時代一體化的國家網絡空間戰略體系和能力的關鍵也正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