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以來,“物美價廉”都是陽江刀剪最貼切的形容詞,一把精美的刀具,往往只需幾元至幾十元不等,許多刀剪企業靠貼牌低價競爭生存下來。記者走訪本屆刀博會發現,越來越多的企業更加注重打造自身品牌,希望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刀剪行業中,打出貼有屬于自己“標簽”的一片天。
五金刀剪行業是陽江的傳統優勢工業,在經濟進入新常態的形勢下,如何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業內人士認為,擦亮企業品牌提高產品溢價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若不建立自己的品牌,單靠為國外知名企業貼牌生產,低價賣出,企業永遠都做不大,而且訂單總有被其他貼牌企業搶占的可能性,只能靠極低的利潤生存下去。”曾為德國雙立人生產刀具的市華發工貿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蘇進告訴記者,艱難的代工經歷讓他萌生了建立品牌的想法,并推出“貝廚貝家”高品質廚房用品。
盡管陽江五金刀剪企業產品品牌創建還未遍地開花,但已成為一種趨勢。在刀博會現場,記者見到了許多刀剪行業的新生代,朗馬刀具、悠客之家等創始人均為“80后”,他們推出的產品也受到采購商的關注。
陽江五金刀剪企業要走出陽江,在全國樹立自己的品牌,就必須生產質量上乘的刀剪,打造出“中國好刀陽江造”的形象?!捌焚|是企業的信仰,質量是產品的生命?!标柦俗蛹瘓F總經理李積回直言,保證質量首先要從原材料開始把控,用鋼的好壞直接決定了刀具的質量。“體系化和標準化生產是保證產品質量的必要方式。”他補充說,企業唯有形成標準化生產體系,品牌才能在發展大潮中屹立不倒。
張蘇進告訴記者,為了提升產品質量,華發工貿與德國知名的刀剪企業進行戰略合作,整合德國公司的工業設計智慧和頂尖工藝水平,盡管每套刀具價格不菲,但一經推出,即受到國內外市場肯定,很快在行業內站穩腳跟。
談起打造品牌,陽江佰倫實業公司總經理譚中明頗有心得:“好產品需有內涵,而文化就是品牌之魂。”陽江有1400多年的五金刀剪制造史,刀剪文化積淀深厚,這是陽江的優勢所在。越來越多的五金刀剪企業意識到,只有充分挖掘歷史文化,企業才不會失去方向?!?/p>
文化是品牌構成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品牌中注入文化內涵,便會使品牌形象更為豐滿、更有品味、更具特色,從而增加品牌的附加值。朗馬刀具總經理龐崇海告訴記者:“應把刀作為文化的一種載體,在其身上注入歷史文化底蘊,這樣的刀具雖然價格稍高,但卻更受市場歡迎。”
近兩年來“異軍突起”并發展迅猛的陽江手信受到大家的肯定。這種方式巧妙地把地方旅游文化、飲食文化與刀剪文化融為一體,豐富品牌內涵,在推出刀具手信時,也注重挖掘和繼承陽江千百年來的傳統五金刀剪文化。
經過多年的發展,陽江刀剪產業生產總量占了全國總產量的70%,出口量約占全國出口的85%。五金刀剪產品的產銷量還有多少上升的空間?業內人士認為,市場遠遠沒有飽和。五金刀剪企業應該繼續拓展優勢外銷市場,開發潛力巨大的內銷市場。
“好酒也怕巷子深,擴大宣傳是開拓市場的重要途徑之一?!睆執K進坦言,除了開設專柜,公司還積極參加各大博覽會,并投放報紙等媒體廣告。李積回直言:“一兩次廣告投放就盼望名揚天下是不切實際的想法,宣傳應該是企業長期的戰略途徑,要堅持才能看見積累起來的效果?!?/p>
除了傳統的宣傳方式,不少企業已經開始探索新的推廣模式。1982年出生的李大攀是悠客之家的創始人,他結合年輕人的消費習慣,建立電子商務公司,聘用專業的微信、微博營銷推廣人員。譚中明介紹,佰倫公司組織專業級刀具愛好者試用刀具,再收集評價,既為自身產品的改進集策,也形成產品的口碑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