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凱寧

古代故事
沈括是北宋著名的科學家。小時候的他天資聰穎,又勤奮好學,不僅博覽群書,更善于思考。
一天,小沈括讀到了白居易的名句:“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他十分好奇:為什么我們這里的花都凋謝了,山間寺廟里的桃花才開始盛開呢?
小沈括去請教老師,老師回答道:“學貴有疑,你們先自己探索答案吧!”他和小伙伴交流,小伙伴說:“會不會是因為山里住著神仙呢?”為了解開這個謎團,小沈括決定約上幾個小伙伴,進入山林,實地考察一番。
四月的山林,天氣還有點涼,小沈括上山后,果然看見一樹樹桃花開得正嬌艷,他恍然大悟:原來山上的溫度比山下要低很多,所以山上春天也會比山下來得遲一些。等到山下的桃花都謝了,山上的桃花才競相開放呢!
正是因為具有敢于質疑、樂于實踐的探索精神,沈括的學問越來越高,終于寫出了被譽為“中國科學史上里程碑”的著作——《夢溪筆談》。
智慧啟迪
宋代大學問家張載說:“于無疑處生疑,方是進矣。”意思是說,能在看似沒有任何疑問的事情上,勇敢地提出疑問,探究前人沒有發現的知識,學問才能得到長進。
學貴有疑,沈括正是因為具備了這種思考探究精神,才終于成為了偉大的科學家。
我們要想增長知識、尋求真理,就必須善于質疑、勇于探索,這是我們打開知識大門的金鑰匙。
愿大家都能勇敢地拿起這把鑰匙,去探索科學的世界吧!
我寫你學
于 無 疑 處 生 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