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0)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生理機能和許多日常生活中的個人活動,將會從能夠完全自理轉變成需要大量外來幫助,同時也需要各種專業的醫療護理。因此,按照老年人的健康狀況和他們需要幫助的性質和程度來分析,將他們分為介助老人、自理老人和介護老人三大類別。通過這樣明確的劃分,能夠為不同生活能力的老人提供相應的建筑服務和適宜的居住環境,使老年人享受到豐富高質量的晚年生活。
老年公寓是服務功能相對比較簡單的現代養老設施,為具有較好生活能力的老年人提供的半獨立或獨立的家居型建筑。因此在建筑設計中對居住環境有以下幾點基本功能要求:
1)老年公寓內的配套設施要相對齊全,應按照住戶的不同需求,提供比較完整的必要生活服務設施。
2)為方便組織豐富有意義的集體活動,增加老年人日常生活的樂趣,居住環境內外還應具有足夠的活動設施和空間為老年人日?;顒邮褂?。
3)在公寓內部應創造有利于老年人相互交流、溝通的空間,增進溫馨和睦的公寓居住環境,讓老年住戶對周圍環境有強烈的歸宿感。
老年公寓基地位置要方便基本的日常生活,基地的環境也要對老年人的健康有益,選擇較為安靜、視野開闊、潔凈、日后可進行再次開發的地域。由于老年人日常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自己的居室內度過,因此公寓建筑要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風,主要功能房間的朝向以南、東南為主,滿足主要居室在冬季能夠獲得足夠的日照,冬至日的滿窗日照不少于2h,并且窗外有開闊的綠化最為理想?;氐倪x擇既要考慮老年人日常的出行方便,又要避開噪聲污染大、車輛繁忙的主要城市干道。綜上所述,選擇居住區中心區邊緣地段是老年人公寓較為理想的基地位置(如圖1)。

圖1 老年公寓室外環境
老年公寓用地指標與一般的醫療建筑相似,并且高于普通的住宅建筑。整體規劃時,為了滿足基本日照要求和具有開闊的室外活動場地(如圖2),基地內的建筑密度一般會小于住宅建筑的相關標準,因此要求位于市區的基地建筑密度不宜大于30%,處于郊區基地的建筑密度不宜大于20%,基地的容積率要控制在0.5以下,并留有后期擴展開發的余地。

圖2 老年公寓室外活動場地
老年公寓的規模要適中,規模太大會使住戶交往減少、關系疏遠;規模太小又不利于老年人之間的和諧相處。老年公寓的服務區域要滿足老年居民人口的實際需求,并且應與居住區的規劃相結合,使老年人的平時活動還是在原來熟悉的區域里進行,方便與老友之間進行交流。通過很多實際經驗和以上的因素考慮,老年公寓的建筑規模不應過大,能夠容納50—75人為宜。
1)由于老年人大部分的生活時間是在自己的房間內度過的,作為老年公寓中非常重要組成空間,在單元設計方面要對老年人的心里和生理特點上給與足夠的重視。在單元的空間形式上宜采用單床間和雙床間為主要選擇類型,由于生活習慣的不同和避免發生不必要的矛盾,素不相識的同性老年人不宜合住在雙床間內。

圖3 老年公寓雙人間組合
2)限于實際的經濟條件,我國大多數的老年公寓是采用多床間來進行空間組合,在一個居室內布置3或4張床,有些安排的床數甚至更多,這種格局使入住的老年人沒有過多的選擇性,被迫住進擁擠的多人空間,這種情況對于老年人來說無論是從心理上還是生理上都是非常不利的。所以通過對國外一些成功案例的分析與我國實際情況相結合,老年公寓的居住單元宜采用單床間為主,并且單元內配置一定數量的多床間和雙床間的組合方式(如圖3)。
老年公寓樓棟空間一般是由公共活動用房、老年人居住單元、生活服務用房、醫療保健用房和業務管理等五部分組成。其中居住單元和公共活動空間是老年住戶平時使用率最高的空間,因此按使用要求和比例應占據樓棟總建筑面積的60%以上。
在確定好老年公寓居住單元的基本空間形式以后,就可以開展樓棟的整體布局設計。為了確保老年住戶在公寓內擁有安全健康的生活條件,公寓內應提供相應的活動空間與服務項目,例如健身娛樂、公用廚房、圖書閱覽室、郵電、銀行、理發等用房。在公寓內還應有醫療保健用房、藥房,為老年人隨時進行身體檢查及治療。
綜上所述,在設計老年公寓的樓棟空間組合時,應以老年住戶獨有的生活組群結構為設計依據,可采用短內廊和短外廊的平面布局形式,采取由擴大生活組群空間、基本生活族群空間和樓棟總體居住空間逐層組合的方式,形成有機統一的整體樓棟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