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凌霞
摘要:阿來創作深受??思{影響,《塵埃落定》與《喧嘩與騷動》都描述了社會的轉型和舊制度的消亡。細讀文本,會發現兩部作品在敘事上有著許多相似之處,尤其是在“傻子”視角敘事和女性敘事方面。
關鍵詞:塵埃落定;喧嘩與騷動;敘事手法
中圖分類號:1106.4-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23-0016-01
《塵埃落定》(下文簡稱《塵》)是藏族作家阿來的小說,講述了麥其土司一家的興衰滅亡?!缎鷩W與騷動》(下文簡稱《喧》)是作家??思{的作品,講述了內戰后南方社會的一家人。兩部小說都試圖通過描寫一個家族的衰敗反映舊制度的消亡及舊傳統的沒落。
阿來的寫作深受??思{影響?!皩ξ矣绊懽畲蟮氖敲绹膶W。我主要關注美國文學的三個領域:第一是黑人文學……第二個影響是猶太文學……第三是美國南方文學,代表當然是??思{。”細讀文本,會發現兩部作品中敘事手法相似之處。
一、《塵》與《喧》的“傻子”敘事比較研究
《喧》中三兄弟班吉是一個心理年齡只有3歲的傻子,完全沒有邏輯思考能力,只如攝像機般呈現一些凌亂的事實碎片。
《塵》中土司家二少爺雖以“傻子”冠名,但并不是真傻,而是以不同的思考角度去看身邊發生的一切。因其不同常人的舉止和想法,使其成為他人眼中的“傻子”。其實,他身上呈現出的人性和大智慧使其在每個重大事件中,如種罌粟還是種糧食、開放邊境市場……,都做出了明智的決定。小說中二少爺的“傻子”敘事不是雜亂無章,而是非常清晰。
《塵》中傻子是唯一的敘事者,娓娓道給讀者整個土司家族的興衰。而《喧》則有四個敘述者。因班吉的敘述雜亂無章,若僅憑其一人視角,讀者必陷入一團迷霧,他的稱述僅是事情真相的一塊拼圖,需借助其他補充才完整。
二、《塵》與《喧》的女性敘事比較研究
兩部作品均塑造了眾多形象鮮明的女性形象,但都呈現不完美甚至病態的狀態,沒有獨立人格和自由意志,被動或主動依附男權,命運悲慘。
先說作品中的母親形象?!秹m》中傻子的母親雖貴為土司夫人,但其形象卻非常丑陋。妓女出生,為人冷漠,只熱衷權利。她對傻子沒有母親的愛,只厭惡其傻,以至無法繼承土司之位。而《喧》中的母親同樣自私冷漠,對昆丁漠不關心,其自殺前都覺得自己沒有母親;埋怨傻兒子班吉是上天對自己的懲罰;對女兒更是殘忍,在女兒被丈夫拋棄時,將其掃地出門。兩部作品的母親都沒有母性甚至人性的溫暖,只有冷漠和自私。
再說作品中兩個主要女性角色。《塵》中的塔娜,貴為土司女兒,貌若天仙,卻依然淪為權利博弈的犧牲品。親生母親為換取糧食將其送給傻子。她試圖反抗,卻只能用依附另一個男人的方式。她三次出軌,都慘遭拋棄。而《喧》中的女兒凱蒂,擁有青春和美麗,大膽尋愛,卻先被情人拋棄,再被丈夫嫌棄。但兩者依然有不同之處。塔娜雖是權利的犧牲品,但依然是權利的忠實捍衛者,對權利有著狂熱的癡迷。她三次出軌,出軌傻子的哥哥(土司位置的繼承者)、和另一個年輕的土司私奔、以及在土司家族沒落時勾引漢人軍官,出發點都不是為了愛,而是利用自己的美貌和性,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權利。相比之下,凱蒂則顯出美好的一面,她固然失貞,卻是為了追隨內心尋求真愛,雖慘遭拋棄,行為的出發點卻是愛;從班吉的回憶來看,凱蒂的內心是有著溫暖和美好的。
最后比較作品中女性下人的形象?!秹m》中桑吉卓瑪既要服侍少爺,又陪睡;為追求幸福嫁給銀匠,卻因生活艱辛離開銀匠委身管家,一生追求自由和愛情卻不得。傻子的奶媽德欽莫措在孩子剛去世時就被叫來給少爺喂奶,因思念孩子傷心落淚卻被土司太太呵斥摑掌,年長后又被傻子嫌棄。但是,盡管她們飽受等級迫害,但同時又是階級的忠實捍衛者。桑吉卓瑪對少爺賤民同伴呵斥,“不曉得規矩的東西,敢在少爺面前坐著喝茶!去,到門邊站著喝去!”正如魯迅所言,“凡奴才總有兩面性,一方面對主子和有權有勢者奴性十足,另一方面對無權無勢者和不如自己的奴隸霸氣十足”。而奶媽為討好主子不惜辛苦前去朝圣,卻依然被嫌棄。相比之下,《喧》中的黑人女傭迪爾西雖同為下人,身上卻充滿溫暖和正義。她不顧主人杰生的呵斥保護小昆丁,精心照顧傻子班吉。她的廚房是康普生冰冷宅子中唯一溫暖的地方。
福克納和阿來在作品中呈現的女性形象大多是病態的、令人厭惡鄙夷的,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只能依附男人,這無疑體現了作者的男權思想。
三、結語
細讀兩部作品,從內容上講,《塵》和《喧》都描述了一個家族在時代變遷中走向衰敗的過程;從敘事手法上看,兩部作品都采用了“傻子”的敘事手法,且其女性敘事都有意無意中將女性貶低化、病態化和邊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