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靜
最初,甲骨文“北”的字形是 , 是一個面朝左的人, 是一個面朝右的人,兩個人朝相反方向站立。所以,“北”的造字本義就是兩人相背,也引申為背部的“背”字。由于古代北方的建筑大多背北朝南,后來,“北”逐漸變成了“北方”的意思。
篆書承續了甲骨文的字形,楷書的筆畫變得更為平直。
看看魯迅先生為北京大學設計的校徽,“北大”兩個篆字上下排列,“北”字就是背對背兩個側立的人像,而“大”字則像一個正面站立的人。校徽想突出“以人為本”的理念,你覺得這樣設計是不是既形象又美觀呢?
七彩語文·寫字與書法2018年8期
1《師道·教研》2024年10期
2《思維與智慧·上半月》2024年11期
3《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24年2期
4《微型小說月報》2024年10期
5《工業微生物》2024年1期
6《雪蓮》2024年9期
7《世界博覽》2024年21期
8《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4年6期
9《現代食品》2024年4期
10《衛生職業教育》2024年10期
關于參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