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寶瑞
摘要:由于20世紀90年代我國臺灣地區獨特的社會環境,導致了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本文結合20世紀90年代的社會背景、設計思潮等因素的影響,對該時間段內的海報設計的視覺元素進行深入的分析與總結,探討出90年代我國臺灣地區海報設計風格的獨特性。
關鍵詞:海報設計;本土化;研究
中圖分類號:J5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23-0049-01
一、20世紀90年代我國臺灣地區海報設計的發展現狀分析
1.社會背景——設計需求。90年代由于禁黨和報禁的紛紛解除,使得許多報社和雜志社快速成立,從而增加了海報和設計的需求,使得廣告進入多元化競爭市場,社會各行業都需要設計作為與消費者之間的溝通橋梁,也間接的使海報設計有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對臺灣設計行業有了一定的刺激作用。
2.民族意識——心系鄉情。9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有游龍明、林磐聳及其好友創辦的“海報設計聯誼會”,為達到弘揚臺灣本土文化、促進臺灣海報設計發展的目的,該團體前后舉辦了一系列與臺灣印象有關的設計活動。其目的是激發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對臺灣本土的熱愛,經過幾年的發展,臺灣海報逐漸走上了國際舞臺,使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臺灣設計的獨特性。
二、視覺元素在海報設計中的運用
1.文字元素。文字作為設計元素之一,在臺灣地區的海報設計中屢見不鮮。其中喜歡以文字作為設計元素的林宏澤,在他的字體海報設計中,運用墨色的書法字體與紅色的九宮格形成對比,給人一種隨性但不失嚴謹的感覺。另一位設計師游明龍,也是一位文字元素的傳遞者,在文字的形和意上透露出一種親切感、色彩的運用上給人以現代感。構圖上簡潔大方,具有強烈的沖擊力。他的海報設計作品《真善美》以書法漢字造型為元素,根據形式美法則加以編輯與美化,創作出主題新穎、形式大方簡潔的海報作品。使得漢字在傳統的記錄與閱讀的功能上,又多了一個延伸意義——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2.圖案元素。臺灣地區海報設計中的圖案元素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原住民圖案、臺灣地圖。原住民文化是臺灣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圖案元素在海報設計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引起了諸多學者的關注與研究,表現出與眾不同的古樸感,同時又不失文化原創性。1996年“臺灣海報設計聯誼會”的設計作品《魚季》,主要訴求族群的豐年祭、魚祭等慶?;顒樱瑏韨鬟_原住民獨特的風貌。同時期高思圣的海報設計作品《再見美麗島》,也是典型的運用原住民元素設計的海報,整體形象是“臺灣”的首字母T,上邊部分是表示臺灣的九個族群,下半部分是臺灣地區常見的動植物形象,體現了原住民文化之美。
臺灣地區地圖的運用與90年代處于轉型時期設計師們的民族意識、民族認同感是分不開的。最具代表性的設計師當屬林磐聳了,他設計了許多以臺灣地圖為形象的海報作品,其中《天地人系列主題》海報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天:祥云獻瑞、地:山川綿延、人:熱情似火,分別采用紅、黃、藍三原色,形成了具有故事性的海報設計。
三、我國臺灣地區海報設計的影響因素
1.日本的設計影響。臺灣地區在日本長達五十年的統治中,在文化方面主要表現為同化。日本平面設計大師福田繁雄,擅長錯視手法,被譽為日本平面設計教父。他的作品中充滿了幽默感,在看起來不可思議甚至有些荒謬的視覺形象中透射出一種理性的秩序感和連續性。臺灣設計師游明龍創作的保護動物招貼中,借鑒福田繁雄的創作手法,利用熊和小孩互生互存,黑色底上白色的熊與白色底上黑色的小孩,虛實互補,簡約圖底反轉的視覺效果仍然深受喜愛。
2.臺灣地區的“視覺詩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后,歐洲和美國的平面設計形成了新的設計流派一觀念形象設計,20世紀60年代,該流派的代表“視覺詩人”派誕生,一直延續到90年代。在整個創作過程中不是簡單的編排、構成、布局,而是注重表達自我情感、意識、觀念。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德國設計大師岡特·蘭堡創作的土豆系列海報。在戰后土豆伴隨蘭堡度過了苦難的青少年時期,因此土豆給他留下的深刻的印象,他認為土豆是德國的民族文化。
受到觀念形象設計影響的臺灣設計師林磐聳,在他的作品中,我們不難發現與“視覺詩人”流派之間的相通之處,可稱之為臺灣的“視覺詩人”?!抖嗖实氖澜纾允У呐_灣》是1996年林磐聳創作的海報作品,同樣是運用臺灣島嶼的形象與色盲檢查表的巧妙結合,在這密集的背景下給你一種恐慌的心理暗示,映射出臺灣人在豐富多彩的世界里迷失自我。在形象與寓意之間尋找到詩意的平衡,這種詩意在海報作品具有一種感人至深的藝術張力。
90年代設計師們通過海報設計來凝聚民族意識,宣揚民族精神,在形式與題材上趨于多元化,在內容上以本土文化元素的應用居多,中后期,全球一體化,經濟的快速增長、設計交流的逐漸增多,設計思潮的影響都對臺灣海報設計的發展有著強烈的推動作用,使得我國臺灣地區海報設計逐步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