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奎福
摘要:長號是西洋銅管樂器的一種,經過了漫長的發展歷程,長號以其卓越的音色成為了銅管樂器大家族中不可缺少的一員,深受大家喜愛與追捧。強奏時它的音色高亢、嘹亮而富有威力,仿佛使聽眾置身于輝煌壯麗的場景之中;弱奏時又會顯得溫柔、委婉,長號音色鮮明而統一,在樂隊中有著不可被取代的重要地位。
關鍵詞:長號演奏;吹奏;方法
中圖分類號:J62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23-0111-01
長號的發音與演奏者的姿勢、口型、呼吸等因素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掌握正確的長號演奏技巧能夠使演奏者散發出藝術的不凡氣質與內涵。
一、長號演奏中的音準把握
長號演奏音準問題,長號被稱為“管線中的弦樂”。長號演奏者要有相當好的音準概念和音樂感受,否則我便不能發揮這件樂器的全部特性。
第一,培養良好的聽覺習慣和音樂感受。在鍵盤樂器、弦樂器、木管樂器和銅管樂器這些旋律樂器中,我認為銅管樂器,尤其是長號的修習難度是最大的。因為其他樂器都有相應的按鍵,比如鍵盤和木管樂器和可見的把位位置如各種提琴,長號雖然在理論也有七個把位,但是它的每個把位上又能演奏出許多經緯交織的泛音,同樣的第五把位,演奏者的力度稍異就能演奏出升c、升F、降B等音,演奏者如果沒有相當好的音樂感受是把握長號音準的重要前提。首先要牢牢把握住長號音域即低音、中音和高音區的全音階、半音階的音高,最好能夠隨即哼唱。
二、長號的用律和把位
長號屬泛音型樂器,它的基因一般多不應用。它共有七個把位,它有一個能夠自由滑動的伸縮管,可以使號管改變七個不同的規定長度,這些不同的管長又能發出備自的泛音系列。優秀的長號演奏者可以在每種管長情況下吹出12甚至16個泛音。
在初學者練習的時候有時候會忽略他們,甚至不知道長號到底有多少把位。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在練習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找到把位,并且要牢記和數量把位,吹準這七個把位上的音。只有這樣才能在將來的演習和演奏中將曲目吹的更完美。
三、長號演奏口型
長號演奏初學者都會遇到一個問題,既口型(也稱為嘴型)的位置選擇。在實際學習吹奏長號中,口型(嘴型)可以簡單解釋為學習吹奏長號時,長號號嘴放在嘴唇上的位置。
在這一理論的基礎上,口型可以分為三種:(1)號嘴在上唇占三分之二,下唇占三分之一(上多下少);(2)號嘴在上唇占三分之一,下唇占三分之二(上少下多);(3)號嘴在上、下唇中各占二分之一(各一半)。
四、長號的吐音方法
在實際吹奏中,由于演奏的需要,吐音又分為很多種,如:斷奏吐音(快速吐音)、突強吐音(重音)、軟吐音、雙吐及三吐等等,這都于舌頭在口腔內運動的位置、方法有著極其重要的關系。最為常用的發“tu”的吐音,可以理解為不帶連線的吐音。在強奏的時候,吐音的位置靠前一點,弱奏的時候吐音的位置比較靠后。演奏這種吐音的時候每一個因的發音都要很清楚,音與音指尖的間隔要小。發“lu”的吐音可以理解為連音,要求發音寬廣,每個音都最大限度的保持實值,引得頭尾一致,連成一片。能夠展示出抒情、豐滿的音樂形象,在樂隊中也經常被使用到,以展示出樂曲主題的柔美動聽。
五、長號的呼吸方法
在整個呼吸的過程中,吸氣和呼氣這兩個步驟是同等重要的。但是呼氣這一步驟往往會被人們忽略,若呼氣時無法做到很好地控制,氣息流失太快造成氣息的浪費,大大降低了氣息的有效利用率,所以會出現演奏長音時無法吹夠時值,或者較長的樂句時最后的幾個音氣時息不夠用的現象。
另外,很多初學者在發音時存著這樣的問題:要用大量的氣去啟動嘴唇的震動,在遇到快速、連續的吐音樂句時吐音顯得很笨拙。那是因為嘴唇的靈敏度不夠,要用大量的氣息去沖才能發音,從而造成氣息的浪費。解決方法:氣息的控制歸根到底就是對橫膈膜和腹部肌肉的控制,所以應該通過一些輔助的練習來增強對橫膈膜的控制能力。(1)半蹲呼吸。在吸氣飽滿后,身體半蹲下來呼氣。此時,除了腹部和腿部的肌肉外,其他的身體部位都應該要完全放松。此時腹部的肌肉會隨著氣息的呼出而慢慢變緊張,長期地反復練習可以達到鍛煉腹肌的效果,加強都氣息的控制能力。(2)增加嘴唇靈敏程度。因人而異,找一個吹奏時最容易發的音,準備好嘴型,在號嘴里直接吹于該音高相應所需的氣流速度,讓嘴唇自然震動起來,從而使長號發出相應的音高。通過長期的練習,可以增強嘴唇震動的靈敏程度,從而增加氣息的有用利用效率。
六、結語
因此,從長號吹奏藝術來講,發音的準確,音質的優美,口舌和吐音的技巧等都與吹奏者的呼吸密切相關。
由此可見,掌握與運用好正確的呼吸,是每一個長號演奏者必須要掌握的重要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