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君超 李娜 沈新力

摘要:色粉畫是一種具有特殊表現力的畫種,一些歷史原因在國內傳播不是很普遍,但毫不影響其獨特的藝術魅力。任何藝術形式的發展都會受其所處的社會與環境的影響,藝術家的理解與探索也直接影響其發展形態,色粉人物畫也是如此。
關鍵詞:色粉畫;人物畫;表現力;藝術語言
中圖分類號:J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23-0170-01
一、人物畫的發展歷程
在文藝復興時期,由于希臘藝術的傳播,一些畫者對人物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了對人物輪廓及具體的比例、形態有更準確的認識,很多畫者親自參與人體解剖從而研究人體結構,足以證明人們對于“精確”的熱衷,而由于藝術教育體系使得歐洲人物畫逐漸占據主流形勢,。隨著時代的進步,藝術家們的描繪對象已經不再是皇室貴族的肖像畫,他們關注社會現實與市井生活,以這種狀態為特色的現實主義繪畫所形成的審美依然影響著藝術家的思想。而后的工業革命改變了人們的勞動方式,更改變了人們的審美意識,例如照相機的發明,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人們對形體準確表達和對生活記錄的需求,也引起了藝術界對藝術形態的重新思考。十八世紀光學的發展使得藝術家在藝術觀念與表現形式上都與古典藝術發生了質的變化,塞尚只是部分改變了藝術家看物體的思想,而莫奈強調對象與環境處理的密不可分,一定程度上丟失了對象自身的形態,人物畫也是如此。色粉人物畫作為繪畫藝術中的一種,也受到了藝術界發展思潮的熏陶。早期色粉人物畫多以寫實呈現,畫者借助表現力豐富的材質以及易于表現的作畫工具體現作品的形色關系。之后人們對于光學有了更為科學的認識,色粉畫也普遍受到大眾喜愛,人物畫的題材也更為多見。例如德加,早起其作品處于寫實狀態,隨著時間及經驗的積累,其顏色的運用和筆觸的表現都顯的更為放松和大膽。藝術的發展與所處時代的社會環境和文化密不可分,色粉人物畫也經歷了“寫實”到“寫意”的發展歷程。
二、色粉人物畫的藝術特點
色粉的材質決定色粉具有特殊的繪制方式。與油畫相比較,色粉筆具有較強的附著能力及便于攜帶的優點,能夠幫助畫者在尋求藝術靈感后快速、較完整的保存下來,其“即時性”體現在此處。
與其他畫種相比較,色粉畫具有其他畫種無法比擬的“兼容性”,畫者表現人物畫時,不同的感覺能夠表現出不同的人物及環境,進而傳遞不同的情感。例如德加《舞臺上的舞女》(如圖1所示),以速寫的形式記錄了這一場景,用大面積橫截面的筆觸記錄了后方背景,類似油畫的堆積感,前方人物頗有水彩的朦朧和水韻感,將觀眾的注意力匯合到了前方人物上,更加突出了畫面層次感。德加喜愛描繪生活瞬間,其創作的舞女題材的作品最具表現力,這一成果的形成與色粉的兼容性不可分割。
色粉畫的“體驗性”是由其材質的特殊性決定的。色粉畫既不需要調色盤,也不需要調和劑,只需要創作者直接用手,通過揉、蹭、掃等方式對畫面進行柔和配置。由于手的直接參與和畫面產生了聯系,使作品具備了更濃厚的藝術氣息。
三、相較于其他畫種的探索
色粉具有一定的兼容性,與其他畫種也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和油畫中的厚重感、水彩中的朦朧感有著類似乃至相同的感覺。色粉的覆蓋性決定了其不僅能夠像油畫般進行厚重感的處理,還能夠快速修改,更容易控制畫面。色粉畫完成后,進行裝裱,顏色也不會像油畫一樣隨時間而變化,這是材料的適用型所決定的。這是色粉畫與油畫之間的個性與共性,不僅與油畫有著共性,色粉畫還與水彩、水墨畫有著相同表現力。
水墨畫一般指用水和墨所作之畫,當水墨在宣紙上暈染的一剎那,就有了某種意味的表現意味,正如軟性色粉筆在砂紙上進行擦拭淡化而后擴散開,能后形成和水墨畫般的筆觸,但軟性色粉筆附著力不強,不可進行多個顏色重復疊加,這也是軟性色粉筆的不足之處,如深入刻畫還需后期加入硬色粉筆。
色粉畫具有極強的表現能力,相較于其他畫種,能夠產生不同的藝術感受并形成不同的藝術風格,也能夠涉及其他畫種的一些感覺,進而拓展視野、陶冶情操,豐富了藝術創作。
四、結語
隨著社會的進步、藝術的發展,人物畫經歷了由“寫實”到“寫意”這種表現創作的過程,色粉人物畫也如此。由于色粉畫材質的特殊性以及兼容特點,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色粉畫會更加受社會各界的關注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