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曉芳
摘要:隨著社會改革的不斷深化,地方院校的音樂專業如何面對改革中的挑戰,抓住其中的機遇,在改革的潮流中辦出自身的特色。文章從相關背景為出發點,提出了發展方向及相關舉措。
關鍵詞:地方院校;轉型
中圖分類號:G642;J6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23-0268-02
一、前言
2015年10月由我國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國家財政部聯合發布了《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意見中指出:當前我國雖然已經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高等教育體系,但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人才供給與需求關系深刻變化,面對經濟結構深刻調整、產業升級加快步伐、社會文化建設不斷推進特別是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高等教育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同質化傾向嚴重,畢業生就業難和就業質量低的問題仍未有效緩解,生產服務一線緊缺的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培養機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養結構和質量尚不適應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要求。
隨著國家高等教育的發展,對地方本科院校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音樂學專業面臨轉型發展的挑戰和機遇,只有積極融入轉型發展中,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凝練自身辦學特點,找準辦學定位,從人才培養方案、師資隊伍建設、學生職業教育等方面入手,加強制度保障,并對可能出現的風險防控,這樣轉型發展才能有序推行,取得良好成效。
二、地方本科院校音樂學專業必須轉型發展
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已經明確提出“適應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建立動態調整機制,不斷優化高等教育結構。優化學科專業、類型、層次結構,促進多學科交叉和融合。重點擴大應用型、復合型、技能型人才培養規模”。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中國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明確指出要深化省級政府教育統籌改革、高等院校綜合改革和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教育部副部長魯聽指出600多所地方高校需要轉型,要淡化學科、強化專業,按企業需要、按崗位來對接。
(一)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要服務地方經濟文化發展
在教育發展過程中,地方本科院校對地方經濟文化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湖北科技學院是咸寧唯一一所地方本科院校,由咸寧師范高等專科與醫學院合校升本而來的學校,為咸寧地區經濟文化發展培養了所需要的人才。
(二)地方本科院校音樂學專業應根據社會需求制定培養人才的規格
藝術教育是基礎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部分,而音樂教育則是藝術教育中重要的一環。因此培養合格的音樂教師和文藝工作者是地方本科院校音樂學專業的重要社會責任。音樂學院的音樂學專業作為學校的特色專業,為咸寧地區的基礎音樂教育培養了大量師資,但隨著教育的發展,培養的畢業生也存在就業率低、專業對口率低、就業質量不高的問題,而咸寧地區整體對音樂類師資的需求卻得不到滿足,一些中小學還沒有專職的音樂教師,培養的人才和社會的需求存在錯位和矛盾。
在十八屆三中全會時就提出,要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因此湖北科技學院作為地方本科院校音樂學專業轉型發展勢在必行。
三、根據地方本科院校實際情況制定音樂學專業轉型發展的目標
改革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合格的基礎音樂教育師資和基層文藝工作者,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以學生的職業發展為核心,接受社會評價。主要達到以下目標:
一是辦學與地方經濟發展對接;
二是人才培養目標與行業需求對接;
三是人才培養規格與工作崗位要求對接;
四是中小學和基層文化機構參與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強化音樂教學理論、注重音樂教學技能應用、突出實踐教學;
五是人才培養過程體現與中小學合作、工學交替,六是加強以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研究為主的科研。
四、地方本科院校音樂學專業轉型發展的思路與舉措
(一)立足社會實際需求,確定改革目標
為加快轉型,為改革奠定基礎,應從用人單位著手調研,從用人單位的滿意度來看,對學生的專業技能滿意度,對學生的工作態度滿意度,用人單位希望能加強對學生的哪些教學技能、以及需要我們對哪些方面的專業訓練。
一是調研畢業生,從學生就業和專業對口情況來看學生認為在學校應加強哪些實踐能力的培養。
二是調研了在校生,了解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
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必須重視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重視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加強實踐環節,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充分利用專業和學科優勢,加強產學研合作,積極與中小學和基層文化機構合作,讓用人單位參與育人。加強雙師型師資的培養,讓教師了解用人單位的需求。真正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應用型藝術人才為目的,以服務地方文化建設為己任,辦讓學生、社會都滿意的專業。
(二)結合自身情況,進行合理辦學
每所地方本科院校的音樂學專業都不同,都有自己的特點,所以只有深入自我剖析,才有可能真正辦出成果,辦出特色。湖北科技學院音樂學院地處幕阜山區,沒有地域優勢,離省會城市武漢距離只有79公里,但利弊均有。從每年招生的實際情況看,專業基礎好的學生基本被各大音樂院校(如武漢音樂學院)錄取,或者上了省會城市武漢的高校(如:華中師范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江漢大學、湖北第二師范等),而湖北科技學院作為省屬二本地方高校,錄取的音樂學專業學生基本屬于專業情況不是特別好,雖然近年來有所改善,但總體生源質量仍然不容樂觀。
(三)找準辦學定位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具體規定了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向應用技術類型高等學校轉型的實施措施,這就對地方本科院校的辦學定位有了準確描述。所以地方本科院校的音樂學專業也必須找準自己的定位,如果和專業音樂學院等定位一樣,那么培養歌唱家、高校教師等,顯然是不現實的,但是培養中小學教師是很多同類高校正在做的事,但是真正立足地方,立足基層的高校還不多。例如在咸寧地區有的農村、鄉鎮中小學卻沒有專業的音樂教師,而作為該地區唯一的高校的音樂學專業,學生畢業后都自視甚高,不愿意去基層。
地方本科院校的音樂學專業只有正視自身的困難,不拼面子,真正立足地方,培養服務于基層的中小學音樂教師和文藝工作者才是出路。
(四)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優化課程結構
1.推行學校和用人單位共同育人
四川文理學院的音樂學專業課程由公共課、選修課、專業學科課程、專業基礎課程等組成,學生學習的時間被大量的公共理論課程和專業理論課程占據,學生畢業后覺得在學校學到的真正能在工作中用得上技能比較少。所以讓用人單位根據他們的需要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才能真正讓學生畢業有學有所用。
2.要加強實踐環節,延長見習、實習時間
從現在的大四才開始實習工作提前到大三開始見習實習,使畢業前的各層次的實習不低于9個月,讓學生提前進入職業狀態,使學生畢業后就能很好地適應工作。
3.改革畢業論文,設計的模式,重點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和科研能力
創新學生的畢業論文(設計)模式,可以是論文;可以是音樂會,也可以是創業實踐,還可以是優秀教學課堂展示,使畢業論文(設計)成為學生畢業前的最后一次實踐教學。
4.改革學生學業評價體系,通過技能考查、書面考查等方式重點評價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現在的音樂學專業學生學業評價標準往往是以一次考試評價學生的學業成績,雖然已經有平時成績計入總分,但仍然存在考查方式單一,學生大部分都是應付考試,有的甚至還要作弊。要改變這種局面就必須改變考試方式,加強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監控,并重點考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降低期末考試的比重,使考試評分成為促進學生學習的重要手段。
(五)加強教師隊伍培養
1.培養雙師型教師,讓各專業教師深入用人單位掛職鍛煉,并針對性地對在校生進行教學
現在的地方本科院校音樂學專業教師隊伍中,大部分是對自己所從事的專業有比較深入的研究,但對自己從事的專業教學對于解決學生在職業生涯中的實際問題知之甚少,所以讓在職教師到用人單位掛職鍛煉,讓教師真正了解自己的專業教學對于學生就業的作用才能真正讓培養應用型人才落到實處。
2.改革教師教學質量、綜合考核評價指標體系
加強教學管理,著重考查教師的教學效果,建立學生評價、教學考核、同行評價的立體評價體系。建立對教師多種工作性質的認定和考核評價體系。
3.引導教師從事與培養目標一致的科學研究
現在教師所撰寫的大部分論文,從事的科學研究多數是務虛的,很多僅僅是為了職稱的晉升,真正應用型的科學研究少之又少。所以應該引導教師從藝術創作、基礎教學等方面進行研究,使藝術創作促進專業教學,以研究基礎教學理論提升教學水平。
(六)加強就業指導,從入學開始就進行職業教育,使學生能正確選擇創業和擇業
生進校就對學生進行職業指導,規劃職業方向,使學生始終在通往職業的路上學習。如學生進校后規劃自己畢業后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基層文藝工作者,那么就要引導學生從聲樂演唱或樂器演奏、文藝活動策劃等方面加強訓練。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地方本科院校正面臨改革發展的重要節點,如何在改革的浪潮中站穩腳跟,辦出特色,是地方本科院校目前最首要的問題。而音樂學專業有自身的專業特點,只有找準定位,以社會需求為人才培養目標,融入地方的經濟文化發展中,才能在此輪轉型發展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