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紀靖
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審美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為舞臺節目的必要組成部分,主持人決定舞臺節目的整體效果。為了提高主持人的整體水平和質量,主持人必須從語言能力,現場把控能力和心理能力三個方面入手,提升舞臺節目的整體水平,更好地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
關鍵詞:舞臺主持人;語言能力;掌控能力;心理能力
中圖分類號:G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23-0275-01
一、前言
舞臺主持,從字面上可以理解成“在舞臺上主持”,是不以節目為載體、不通過大眾傳播媒介而直接面向受眾進行的信息傳播活動,可以歸屬為舞臺表演的一部分,同時也是主持藝術的一個分支,如晚會、慶典、儀式及宴會等主持活動。舞臺主持藝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和贊賞。我們探究其原因,與電視節目和廣播節目不同,它是一種特殊的藝術表現形式,有其獨特的魅力。主持人的文化成就決定了舞臺表演的文化品位,主持人的舞臺體驗決定了場景的氛圍,主持人對現場出色的把控力保證了演出的成功。
二、豐富的語言能力
任何一場成功的晚會都是離不開主持人獨具匠心的主持活動的,主持人的語言藝術風格能夠有效的為晚會的形式增添藝術魅力。對于主持人來講,現場主持沒有試錯的機會。因此,舞臺晚會主持人必須堅持學習常態化發展,通過日常學習不斷提升語言藝術的修養,增強應對現場突發事件的能力。在主持過程中,主持人使用口頭和肢體語言來溝通節目和觀眾。與音樂家的跳躍音符不同,這種短暫且及時的交流不同于舞蹈藝術家的優美外觀,也沒有像廣播主持人那樣在表達豐富的情感內容時預備手稿。面對這種情況,每個舞臺表演的主持人都必須深刻、明確地定義主持舞臺的內容和模式。與電視主持人不同,舞臺表演的主持人并沒有指出字幕,他們必須依靠他們的自己的語言來控制與觀眾的實時交流。同時,主持人傳達的晚會內容是觀眾對實際晚會內容認識的唯一來源。如果主持人無法達到明確的語言邏輯標準,缺乏對現場把控的能力,直接導致的就是觀眾臺下無聲的抵觸或者“喝倒彩”的現象,不僅影響到觀眾在晚會內容欣賞中的感受,還讓整場晚會策劃變得毫無意義。
因此,當晚會主持人登臺時,要注意仔細檢查自己的臺詞的細節,避免在舞臺上糾正自己的語言,嚴格把握語音語調,避免昕眾聽不懂或不能理解主持人和聽眾之間的互動過程,盡量減少他們自己語言的口語化。主持語言簡潔明了,避免了過多的渲染,也避免了觀眾厭惡感,并確保觀眾能夠理解主持人主持中互動的意愿。
三、精確的現場把控力
主持人對整臺晚會的控制是評估主持人業務質量的重要指標。通過這一指標,人們可以了解主持人的現場控制能力,并最終評估主持人在舞臺節目中的角色。對于主持人來說,現場把控能力強調的是主持人對節目現場的控制能力。對于舞臺表演,現場把控能力涉及的因素多種多樣。除了主持人和演員之外,還有很多嘉賓和觀眾參加了演出。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就會使得舞臺節目的不確定性因素更加突出,主持人在對節目的把控方面也會受到更多因素的影響。如果主持人沒有辦法對舞臺現場進行良好的把控,那么整個舞臺現場的表演就會處在一種失控的狀態當中,最終導致主持人自身在舞臺節目中的作用被弱化。
因此,為了加強現場主持人的主導作用,最重要的是通過有效的專業培訓提高主持人的專業素質,使他們更合理、更合適地增強現場把控能力。這樣一來,主持人的專業素質就能達到標準。在專業不斷提升的過程中,他們可以繼續為現場把控能力的提升提供幫助,最終能在舞臺主持中發揮自己的作用和影響。
四、良好的心理素質
“心理素質在良好的職業道德、群體意識、團隊精神的基礎上產生的,舞臺表演突出的特點就是眾多環節和眾多人員的合作的結果,而眾多環節勞動成果最終就靠舞臺上的主持人來體現”。主持人有責任有義務樹立團隊意識,積極配合各個環節的工作人員,最大限度地展現幕后人員的智慧和結晶。因此,面對鮮花和掌聲,主持人應清醒認識到他在創作節目中的地位,尊重他人,保持心態平和,這些都需要主持人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有些主持人傲慢自大,受到追捧后,他們自我膨脹,目中無人。群眾的眼睛是光明的,這樣的主持人遲早都會被淘汰的。
當前的中國社會正處于轉型過渡時期,復雜的社會生活和多元化的文化理念為舞臺主持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在競爭如此激烈的時代,要成為一名真正有能力的舞臺主持專業人才,除了要具備上述三種能力之外還要擺脫千篇一律的主持方式,探索具有自己特點和風格的藝術道路。同時要具備過硬的文化底蘊和綜合素養,在主持上開拓創新,努力探究舞臺主持的唯一性。只有這樣,舞臺主持藝術及人才培養才能走向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