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繼海
辣椒盛產于我國的大疆南北,它不僅辣香濃郁,是有名的佐料佳品,而且富含維生素及多種營養素,有很高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但辣椒莖稈至今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常常被付之一炬,不僅浪費了寶貴資源,還污染了環境。為此,我們用辣椒莖稈栽培平菇做了初步探索。
本試驗旨在探索用辣椒莖稈代替木屑生產平菇的可行性。從試驗結果可以看出,用辣椒莖稈栽培平菇比用木屑具有菌絲生長快,菌絲濃白粗壯,生產周期短,菌袋污染率低,生物學效率更高的優勢,說明完全可用辣椒莖稈代替木屑用于平菇生產,它將是一種理想的生產平菇的新材料;而且還可減少因辣椒莖稈燃燒對環境的污染,變廢為寶;減少木屑的消耗,有效保護森林資源,可謂“一舉三得”?,F報告如下:
① 母種配方:土豆(去皮)200g,葡萄糖20g,瓊脂20g,加水至1000ml。
② 原種及栽培種制作:選優質無霉變小麥粒200g,碳酸鈣6g,鋸木屑少許,水500ml。將小麥粒浸泡4小時后煮沸20分鐘,加入碳酸鈣及鋸木屑拌勻,裝入750毫升菌種瓶,在1.5kg/cm2壓力下,滅菌1.5小時,當溫度降至30℃以下時,在無菌室無菌接種,發菌室發菌,20天左右即可滿瓶。
2.3.1 試驗組配方:粉碎的辣椒莖稈42%,粉碎的玉米芯42%,麩皮8%,油渣4%,磷肥1%,石灰3%。
2.3.2 對照組配方:鋸木屑42%,粉碎的玉米芯42%,麩皮8%,油渣4%,磷肥1%,石灰3%。
2.4.1 拌料:將麩皮、油渣、磷肥、石灰混合拌勻,再與碎辣椒莖稈粉和碎玉米芯混合均勻,按料∶水為1∶1.8的比例加水攪拌,使料水徹底拌勻,并堆悶一夜。
2.4.2 裝袋滅菌接種:將先天堆悶的料再翻一遍,用裝袋機將料裝入50cm×24cm聚乙烯或聚丙烯袋內,每袋裝干料大約1500克。扎緊袋口,放入滅菌室內滅菌,當溫度達到100℃后保持8小時,再悶一夜,第二天將菌袋從滅菌室移入接種室,消毒殺菌后進行無菌接種。當袋內溫度降至30℃以下時進行兩頭接種,接種后移入發菌室。
2.4.3 發菌期管理:發菌期嚴防高溫,最好將溫度控制在25℃~27℃并保持黑暗,注意殺菌防蟲。每周檢查菌袋一次,發現污染菌袋,須及時搬出發菌室,并及時處理,以防止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經30天左右,菌絲即可長滿菌袋,再經10天的后熟,菌絲開始吐黃水時,即可搬入出菇大棚,進行出菇期管理。
2.4.4 出菇期管理及采收:
將菌袋堆成6層高的菌墻,兩菌墻間隔一米左右,兩頭出菇。保持棚內空氣相對濕度在90%~95%,溫度在17℃左右,經常通風換氣,使棚內空氣新鮮,有一定的散射光,并做好消毒防蟲滅鼠工作。經一周左右精心管理就可出現菇蕾,再經4到5天培養,就能采收頭茬菇,總共可采菇8茬左右。

類別 菌袋數 菌絲長勢 菌絲滿袋需要天數 污染袋數 產量(g/袋) 生物學效率試驗組 2000 強,粗壯 29天 41 1860 124%對照組 2000 較強,粗壯 31天 59 1780 119%
從上表可以看出,試驗組比對照組不僅菌絲更強壯,生長速度也快,而且污染率低,生物學效率也高。
3.2.1 試驗組比對照組菌絲長勢強,生長快,菌絲更加濃白粗壯,可能與辣椒莖稈顆粒比鋸木屑粗,因而培養料通氣性好有關。
3.2.2 試驗組比對照組污染率低,可能與試驗組菌絲生長快,長勢強有關。
3.2.3 試驗組比對照組產量高,出菇好,生物學效率高,可能是辣椒莖稈所含營養比鋸木屑營養好,更適于生產平菇。
從以上結果可以看出,用辣椒莖稈代替鋸木屑生產平菇是完全可行的。不僅菌絲濃白粗壯,生長快,生產周期短,污染率低,生物學效率也高。還可以減少因燃燒辣椒莖稈對環境的污染,變廢為寶;減少木屑的消耗;有效保護森林資源,可謂一舉三得。至于辣椒桿栽培平菇的最佳配方和管理技術,還有待進一步試驗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