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隴輝 史愛霞 熊新莉
中藥材獨活藥用價值高,市場前景廣闊,種植收益較好,已發展成為當地農戶脫貧致富的首選種植項目。本文從中藥材獨活的生物學習性,高產栽培技術,采收注意事項等方面做了全面的闡述,對促進該產業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獨活又名長生草、獨滑。屬植物界,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傘形目、傘形科、當歸屬、重齒毛當歸種。其味辛、苦、性微溫。具有祛風勝濕、散寒止痛、抗炎降壓之功效。2017年在我縣引進種植后,獲得成功,畝產獨活1000公斤左右,產值達到3000~4000元。已成為當地農戶脫貧致富的首選種植項目。
獨活屬于喜光作物,要求生長區域內氣候溫和(以10℃~24℃為宜)。土壤以砂質壤土為宜,土質肥沃、質地疏松、土層深厚。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區,由于晝夜溫差較大,氣候較川塬地區冷涼,病蟲害發生幾率較小,對于獨活藥效成分聚集,提高產量和品質,非常有利。
獨活是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栽培上要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種植獨活要選擇陰坡,土層深厚土質肥沃的砂質壤土,富含有機質的地塊種植。于冬前深翻,利用低溫凍死蟲卵,降低病蟲害越冬基數。每畝施腐熟農家肥3000公斤,復混肥40公斤或硫酸鉀25公斤或過磷酸鈣50公斤,整細耙平。
獨活可以利用種子繁殖、根芽繁殖。種子繁殖用種子直播或育苗移載。利用種子繁殖,在播種前要對種子進行精選,一般選用籽粒飽滿,健康無病菌,發育完整的種子。種子凈度不低于80%,千粒重不低于4克,生活力不低于80%,發芽率不低于60%。播種前將種子用50℃~55℃溫水浸泡12小時,撈出后放置于溫暖處進行催芽處理。
冬前或早春選用健康無病苗移栽,移栽時控制行距在40厘米左右,株距20~25厘米,每畝密度在6000~7000株,可根據當地自然條件和土壤肥力狀況、土壤保肥供肥情況適當增加株數。
直播田塊在幼苗長到5cm時進行間苗,并及深松土壤,以改善根系周圍土壤通氣條件,保水保墑,利其生長。以后每隔一月中耕除草一次,使生長期田間無雜草,從而降低病蟲害的發生幾率,為獨活由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變提供充足的養分,有利于根部干物質的積累。
移栽苗在苗高10厘米時每畝追施2000公斤農家肥、于6或7月份追施尿素10公斤。移栽后施追肥兩次,一般在春秋季結合除草進行。畝施氮肥40公斤,過磷酸鈣3050公斤,農家肥2000公斤。
主要病害:根腐病,這種病害多發于獨活幼苗期,主要表現是,植株葉片發黃變小,植株整體長勢較弱,根部逐漸發黑腐爛,莖基部和地表相接部成水漬狀腐爛,發黑,直至植株枯萎。每年7~9月伴隨降雨量增多高溫高濕的生長環境下,發病較重。斑膚病,又名獨活炭疽病,于6月上旬開始發病,高溫高濕條件下易流行。病斑呈多角形,邊緣呈現褐色,中央灰白色,隨著時間推移,病斑部葉片枯萎,危害性大。
主要蟲害:苗期主要蟲害為地下害蟲,金針蟲、蠐螬、螻蛄傷害植株的根部,致使植株死亡。后期害蟲主要是蚜蟲、紅蜘蛛等。獨活在栽培過程中病害發生相對較少主要是蟲害。常見的防治方法有:使用尼索朗乳油5%2000倍液、天王星乳油45%2000倍液或滅殺斃乳油45%2000倍液噴霧。
對于根腐病和斑腐病,常用50%的多菌靈或50%的百菌清兌水1000倍液使用,間隔7天左右,接連使用2~3次即可。
地下害蟲金針蟲、蠐螬、螻蛄防治,在直播或移栽前可畝用5%的甲基異柳磷顆粒劑1.5~2.0公斤,隨播種撒入土中,進行土壤處理。也可用40%甲基異柳磷50g,兌水65kg,灌根,殺蟲效果在90%以上。
防治蚜蟲、紅蜘蛛使用5%功夫乳油2000倍液、45%高效氯氟氰菊酯或殺滅菊酯乳油2000倍液進行葉面噴施。
直播或者移栽的獨活,最好是進過兩年的生長后,在第二年10下旬~11月采挖。秋季待霜降過后,莖葉完全枯萎將根挖出,鮮獨活根部水分含量多,非常脆容易折斷,采收時要盡可能的深挖,避免挖傷根部,降低其商品價值。選擇晴好天氣,將獨活攤開晾曬10天左右,去掉莖葉泥土和小型須根,待水分稍干后堆置于炕房內,用文火炕干即可上市銷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