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雨
近年來,“路怒癥”引發的道路交通事故數量呈顯著上升趨勢,且發作癥狀不再是簡單粗暴的語言攻擊,而是轉向肢體暴力等行為,這樣不僅對個人造成傷害,還對社會產生了較大的負面影響。據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發布的《城市擁堵與司機駕駛焦慮調研》報告指出,駕駛人員在駕駛途中表現出來的“路怒”情緒源于在駕駛過程中面臨的各種壓力,如交通擁堵、惡劣天氣、車輛事故、其他司機的野蠻駕駛行為等。心理學上將“路怒”情緒歸類為陣發型暴怒障礙綜合征。專家表示,“路怒”情緒如果長期被忽視,就會影響司機的心理健康和行車途中的安全駕駛。因此,我們需要對“路怒癥”做到對“癥”下藥。
1.駕駛人員在上車前應注意避免不良情緒的干擾
駕駛人員如果在上車前已經滿腔怒火,這時應進行深呼吸,使自己的情緒恢復平靜。因為憤怒的情緒或沮喪的心情,在一定程度上都會對駕駛過程中的安全性產生影響,會為駕駛人員及路人帶來安全隱患。
2.以平和的心態對待不文明的駕駛行為
有些駕駛人員脾氣火爆,當遇到搶道、追尾、碰撞等交通事故時,便會火冒三丈,產生所謂的“路怒”情緒。其實,在行駛路途中與別人發生爭吵,不僅不能有效解決問題,還會加深雙方的不良情緒。因此,遇到此類情況,駕駛人員應該以平和的心態冷靜處理事件,防止事態升級。
3.駕駛人員應合理安排出行時間
駕駛人員心理的煩躁源于行駛途中的急躁,如果常在行駛途中碰到交通擁堵、延誤等情況,駕駛人員可提前幾分鐘出門,以便在遇到緊急事件發生時能夠更加從容地應對。
4.駕駛人員可為自己營造舒適的行車環境
根據相關調查顯示,認為在車內收聽輕松音樂或廣播節目可緩解“路怒”情緒的駕駛人員占61.6%;認為保持車內適宜溫度和及時通風可緩解“路怒”情緒的駕駛人員占41.9%。因此,駕駛人員在行駛途中,可以為自己營造一個舒適、輕松的行車環境,從而預防自己產生“路怒”情緒。
測試:看你是否患有“路怒癥”
●在駕駛途中出現突然加速或剎車以及跟車過近的情況;
●駕車強行切入別人的車道,或者故意阻擋其他車輛進入自己的車道;
●在駕駛途中對同向或相向行駛的車輛過分地鳴笛或打閃光燈;
●在駕駛途中與其他車輛飆車;
●向其他車輛或行人做出粗鄙的手勢或具有挑釁性的行為;
●對行人或其他車輛破口大罵或威脅恐嚇;
●在駕駛途中向其他行駛的車輛投擲雜物。
如果你在開車途中出現一項或幾項上述情況,那么你就需要在日常駕駛途中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了。如果你難以控制自己的“路怒”情緒,說明你在生活中也極易流露出暴躁、憤怒的情緒。此時,你應及時咨詢心理醫生,學會調整和控制不良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