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玉石
人們常用“一夜無夢”來形容自己的睡眠質量好??捎械娜藚s總是“噩夢頻繁”,在睡眠中會隨著夢境出現夢囈、喊叫、拳打腳踢等癥狀,有的人甚至還會從床上跌落。其實,這種病癥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常見的睡眠疾病,醫學上稱為“快速動眼睡眠行為障礙”,俗稱“夢動癥”。如果被確診為“夢動癥”,患者也不必驚慌,一般來說,患者堅持服藥,控制癥狀,積極配合醫生隨訪病情,多數患者是可以恢復并維持患病前的生活狀態的。那么,“夢動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項呢?現在來了解一下。
1.患者應為自己建立一個安全的睡眠環境
“夢動癥”具有突發性的特點,常在意料不到的情況下突然發生,給患者造成傷害。即使是接受藥物治療,病情控制良好的患者,偶爾也會發作。因此,無論患者是否接受藥物治療,一定要為自己建立一個安全的睡眠環境。首先,患者須在睡前去除身上的尖銳物品,床的四周避免放置易碎或易造成傷害的物品;其次,在床的四周放置足夠寬的軟保護,當發生拳打腳踢時,避免對患者造成傷害;最后,患者須經常修剪手、足指(趾)甲,避免尖利的指(趾)甲在疾病發作時傷害到他人或自己。
2.患者須保持心態平和,避免情緒波動
日常生活中,患者應保持舒暢愉悅的心情,避免與他人發生口角,并在睡前不看激烈的影片,不做劇烈的運動等。
3.患者應避免使用加重病情的藥物
生活中有幾類藥物會引起“夢動癥”的變化,如抗抑郁的藥物,調節血壓的藥物,個別抗過敏的藥物,免疫調節劑,松弛支氣管平滑肌治療哮喘的藥物,緩解胃腸絞痛、腎絞痛的藥物等。因此,“夢動癥”患者在使用多種藥物的情況下,應積極咨詢醫生,避免加重病情。
4.患者須配合醫生做到定期隨訪病情
“夢動癥”與多數疾病不同,它并不是一種狀態穩定的疾病,而是會隨著時間推移向帕金森病等神經系統變性疾病演變。隨訪病情的目的就是通過更加敏感的診斷方式了解疾病發展的情況,并對治療做出相應的調整方案。
鏈接:
如何判斷“夢動癥”是否轉化為帕金森?。?/p>
醫學研究發現,在“夢動癥”患者的腦干中會出現一種稱為“突觸核蛋白”的物質,它們在神經細胞內堆積,影響了細胞的正常功能。隨著時間的推移,突觸核蛋白的堆積會逐漸擴大,當影響到人體腦神經核團時,就會出現帕金森病的癥狀。因此,“夢動癥”其實是突觸核蛋白病理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階段,是帕金森病等疾病的早期危險信號,需引起患者重視。但判斷“夢動癥”是否轉化為帕金森病,則需要由睡眠專家、帕金森病運動障礙專家及腦功能PET顯像專家協助,做出綜合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