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最近總會出現心悸、胸悶、胸痛等癥狀,到醫院就診后,醫生不但要求我做常規心電圖檢查,還要求我做動態心電圖檢查。請問,常規心電圖檢查與動態心電圖檢查有什么區別呢?
讀者 黃玉英
答:常規心電圖作為心臟疾病的一項基礎檢查,可檢查出大部分的持續發作的心臟疾病。但常規心電圖的采圖時間只有10秒鐘左右,如果在這段時間內,心律失常沒有出現,就無法捕捉到心臟疾病。因此,常規心電圖對于短時間內陣發性心臟病的發作難以及時捕捉,容易錯失治療時機。
動態心電圖則是通過動態心電圖儀在患者日常生活狀態下連續24小時或更長時間記錄患者心臟活動的全過程,并借助計算機進行分析處理的一項心臟疾病的檢測方法。動態心電圖的獨特優勢在于記錄患者心臟活動的時間長,能反應活動狀態下患者的心電變化,從而能夠彌補常規心電圖只能做短暫記錄的不足。動態心電圖可以提供患者在檢測時間內的總心搏數、平均心率、最小心率、最大心率、早搏的數目、停搏時間的長短及發生的時間等,并能發現是否存在快速性心律失常、緩慢性心律失常的情況,使醫生能夠全面、細致地了解患者心律及心率情況,為醫生對患者病情的診斷提供客觀依據。
心臟疾病專家提醒,超過65歲的老年人在體檢時即使心臟無不適癥狀,最好也加測動態心電圖。因為心肌缺血疾病在發病早期幾乎沒有明顯的癥狀,老年人更加難以察覺得到。不僅如此,年輕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時出現心慌、胸悶、胸痛、頭昏或暈厥等疑似心臟疾病的癥狀,但做常規檢查又無法診斷病癥時,也應該進行動態心電圖檢查,使患者的病情得到診斷與治療。
湖北 謝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