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琴
摘要:永樂宮壁畫是中國古代壁畫的杰出之作,無論從線描、色彩、藝術構思、繪制技巧等方面,都值得進行深入的研究。文章以永樂宮壁畫中的線為研究對象,通過實際考察,現場寫生臨摹,深刻體會線條在永樂宮壁畫中的重要性,分析線的審美特征,感受永樂宮壁畫的藝術魅力。
關鍵詞:永樂宮;《朝元圖》;線
一、永樂宮壁畫
中國壁畫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上可追溯到舊石器時代,繪制或刻鑿在石壁上面,唐代達到鼎盛階段,宋元以后,由于文人畫占據主流地位,壁畫逐漸進入低谷,但是在元代,卻由民間化工繼承發展下來,創作了我國壁畫藝術中的經典一永樂宮壁畫。永樂宮壁畫是我們今天能見到的保存最好,數量僅次于敦煌莫高窟的壁畫群,是中國古代繪畫杰作之一,是中國繪畫史上的一座豐碑。
永樂宮原址在山西省芮城縣西22公里的永樂鎮,1959年因治理黃河的工程動工,永樂宮便遷至芮城縣北三公里處。永樂宮有龍虎殿、三清殿、純陽殿、重陽殿四座大殿,規模宏偉壯觀。三清殿,又名無極殿,是永樂宮的主殿,殿內內容為《道府諸神朝謁元始天尊》,簡稱《朝元圖》。三清殿的《朝元圖》壁畫高4.26米,全長94.68米,總面積為403.34平方米,整幅畫面布局壯闊,構圖豐滿嚴謹,描繪道教的八位主要神祗率領眾班仙人、天女、武士等,威風凜凜地朝謁象征著道教最高地位的“三清”主神的場面。
二、線在永樂宮壁畫中的重要性
“以線造型”是中國畫的基本特點。謝赫在六法論中也提到“骨法用筆”,“骨法”又叫做“骨氣”,是指作畫可用筆力的線描寫出物象,同時又作為形象內在生命的基礎或形象的基本內容。線是中國畫的骨架,就像蓋房子一樣,先有棟梁屋架,再砌磚鋪瓦。中國畫的線描藝術經過歷代的創造和發展,總結出運用在人物衣紋上的十八種技法,即十八描:高古游絲描、琴弦描、鐵線描、行云流水描、馬蝗描、釘頭鼠尾描、混描、撅頭描、曹一描、折蘆描、橄欖描、棗核描、柳葉描、竹葉描、戰筆水紋描、減筆描、枯柴描、蚯蚓描。永樂宮壁畫采用墨線勾勒,重色勾填的方法繪制,沿襲了唐代的繪畫風格,而唐代的主要風格又是以吳道子為正統,在永樂宮壁畫中可以感受到“吳帶當風”的傳統。
三、永樂宮壁畫線條的表現形式
線是壁畫中最具有藝術表現力的形式之一,也是中國傳統繪畫藝術最基本的造型手段,永樂宮壁畫中的線條,道勁挺拔,飄逸自然,富有生命力。三清殿壁畫中的線條以鐵線描和蘭葉描為主,鐵線描行筆慢,壓力均勻,線性始終如一,在線條的外形粗細上沒有變化;而蘭葉描相對比較活躍,線形變化多樣,壓力不均勻,在運筆過程中有提有按,會產生粗細的變化。永樂宮三清殿壁畫中人物眾多,畫幅巨大,每一身人物尺度都高達兩米以上,只有最前排的人物是全身出現,沒有遮擋。其中人物衣服的邊緣多以鐵線描勾勒,許多線條長度在兩米以上,卻給人一種一氣呵成的感覺,筆直有力,流暢生動。鐵線描具有厚重、均勻的特點,適合表現人物的外形結構和硬質衣物的質感,同時使用鐵線描,也能夠壓住厚重的色彩,使畫面中的線與色相互協調。蘭葉描,也叫柳葉描,它的特點是壓力不均勻,運筆過程中時提時頓,每根線條都是虛入虛出,形狀像蘭葉一般。在永樂宮《朝元圖》中,用蘭葉描表現人物衣服的紋理結構,人物造型的各種姿勢。蘭葉描在畫面中最精彩的地方,不僅在衣紋的處理上,還體現在對人物頭發和胡須的處理上,如《朝元圖》中的主神,利用蘭葉描虛入虛出的特點,把主神胡須的濃密和柔軟的質感,表現的淋漓盡致,栩栩如生;表現玉女皮膚柔軟細膩,用了比男子臉部線條要細一些的線條來表現。
四、永樂宮壁畫線條的審美特征
線是中國傳統繪畫的基礎,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集中力。中國繪畫上的每條線,也即中國繪畫上的每一筆,簡單地說,它都負有兩種使命。第一,基本的一種,表現對象“形”的作用,如輪廓線。這種線,本身沒有什么意義,只是讓人感受物體的形狀。第二種,是比較重要的,在完成第一使命的同時,使原本毫無意義的線,具有豐富的精神內容。物象不同,線條的筆觸也就隨著變化。運用筆觸的長短、粗細、濃淡、干濕、虛實等等不同筆法,表現各個物體的不同特征,于是不同的線描依據不同的物象就創造出來了,線的豐富變化和造型緊緊相扣,也形成了特有的節奏和韻律。在《朝元圖》壁畫中,每個人物的衣紋結構上,線條疏密有致,突出每個人物自身的行為動作,面部是人物形象重點表現方面,為了突出人物的面部表情,往往與周圍形成一種疏密對比關系。如人物臉部線條簡潔,在頭飾和衣領的位置就以緊密的線條呈現,與臉部簡潔形成明顯的疏密對比,襯托人物的精神狀況。而有的人物面部刻畫線條較為緊密,在衣領的處理上,就要簡練,以突出人物個性。畫中八位主像頭頂圓光,與主像頭部的繁縟刻畫形成明顯的對比,極具裝飾美感,突出八位主像在畫面中的重要地位,其中圓光使用鐵線描勾勒,彰顯出八位主像的威嚴儀態,體現出線描的節奏韻律美。
不同的線條有不同的審美特征,其中直線條給人一種強烈的力度感和流暢性,曲線條則給人一種運動感和飄逸感,粗線條具有厚重感和力度感,而細線條比之粗線條則更加靈動,讓畫面富有動感。比如《朝元圖》壁畫中,人物的衣紋邊緣大多是直且長的粗線條,給人一種一氣呵成的感覺,具有較好的流暢感和力度感,同時也讓畫面具有厚重和穩健的特征。人物衣服的紋理結構多是運用曲線,把衣服柔軟飄逸的特質表現的很充分,同時也把人物的各種姿態動作表現的生動靈活,使畫面具有生氣。在表現人物的頭發和胡須上,多是使用細線條,把頭發和胡須從肉里長出來的感覺靈活的表現出來。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線條的豐富變化會給畫面傳遞不一樣的意蘊,不同的線條會讓人產生不同的感覺,永樂宮壁畫利用線條的這一審美特征,將人物眾多的宏大場面表現的繁而不亂,井井有條。
五、結語
永樂宮壁畫是中國壁畫藝術上的一顆明珠,不論是在線條的處理,還是在色彩的搭配、構圖等方面,都有著極高的藝術和歷史價值。其線條道勁挺拔,飄逸自然,渾厚有力,是中國畫的精髓,對今天的繪畫仍有很深的影響,相信隨著不斷深入的研究,我們對永樂宮這座藝術寶庫會有更深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