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盈
摘要:戲劇影視文學專業產學研用人才培育是我國文化產業發展與文化傳承的客觀需求。基于民族地區高校當前戲劇影視文學專業產學研用人才培育存在的問題,認為戲文專業創新人才培養要與課堂教學改革相結合、加快構建產學研用戲劇影視文學人才培養計劃、發揮民族地區地方優勢,凸顯戲劇影視藝術的張力、戲文專業創新人才培養要與隱性課堂相結合。為國家文化創新和行業產業發展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戲劇與影視文學類產學研專門人才。
關鍵詞:民族地區高校;戲劇影視文學;產學研用人才
一、民族地區高校戲劇影視文學專業產學研用人才培育的必要性
(一)文化傳承壓力增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十分迫切
文化產業本質上是文化生產及再生產過程,從文學創作到藝術生產,從舞臺表演到影視劇生產,其本身的行為過程就是對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傳承。當前,我國有許多非物質文化面臨失傳的威脅,這無疑是中國文藝界必須著手解決的問題,而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就在于創新人才的培育。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創新人才的培育就是為了使戲曲、話劇、編劇等藝術形式發揚光大,并通過傳承者的創新創作增強其生命力,使得我國的傳統藝術能夠重新煥發出新的光彩,真正為保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獻出力量。
(二)文化產業迅速發展,高水平原創編劇人才供給不足
近年來,隨著影視技術的飛速發展與互聯網的快速普及,文化產業迅速發展,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巧年我國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增至3.86%,在向國民經濟支柱型產業的發展中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因此,開辦戲劇影視文化專業就是為了中國戲劇影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培育人才。在現代電影工業和電視工業條件下,電影創意與策劃成為影視產業鏈中最前端的一個環節,也是最具有前瞻性和謀略化的一個環節,它對影視產業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國高水平原創編劇人才供給明顯不足。因此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創新人才培育就顯得十分重要。
(三)傳統校企合作模式和路徑單一,產學研人才培育體系不完善
構建科學的產學研用一體化人才培養體系可以有效開拓校企多元合作路徑,改變傳統單一的校企合作模式和路徑,通過校企合作培養、共建實驗室、校企合作項目研發等多元化合作方式,建立與行業發展同步的教學與實踐創新平臺,促進應用型戲劇與影視學類創新專業人才培養有效對接國內外先進教學模式與產業運營模式。第三,構建科學的產學研用一體化人才培養體系可以整合戲劇與影視學類多個專業的優勢資源,在項目驅動教學模式實施的過程中,以符合市場需求的戲劇與影視類項目研發制作帶動跨專業共享機制的形成,建立共享式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涵蓋戲劇與影視藝術創作前期一中期一后期的全過程有機鏈接,實現戲劇與影視學類多個專業創新資源互通互補和共享共建。
二、民族地區高校戲劇影視文學專業產學研用人才培育面臨的問題
在產學研用人才培養體系構建中首先要重視更新教學理念,努力構建開放式、多元化的合作培養模式和綜合評價機制。傳統戲劇與影視藝術人才培養存在理論和實踐相脫節的現象,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就業能力沒有得到有效訓練,學生出校門必須經歷行業崗位“培訓”才能實現真正的“就業”。產學研用一體化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要全面加強高校和社會、企業的合作與互動,鼓勵師生積極參與戲劇與影視行業的科學研究與項目制作實踐,以市場為導向及時跟蹤國內外教學與行業前沿,不斷更新科學教學理念,在接軌行業前沿的創新教學平臺和生產實踐平臺上實現學生創新精神開發和創業能力提升。
在產學研用一體化人才培養體系構建中要改進和突破分散化、機械性和簡單化的校企合作模式和項目設置研發模式,適應戲劇影視行業產業對應用型創新專門人才培養的要求,設計科學有序的進階式、延展式、貫穿式的課程群組和項目研發鏈條,在項目驅動式的“多向度”教學模式中,強調學生主體性和能動意識,強化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和自主創新實踐,使其成為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培養的重要保障。
三、民族地區高校戲劇影視文學專業產學研用人才培育的對策
(一)戲文專業創新人才培養要與課堂教學改革相結合
戲文專業屬于藝術類專業,學生思維非常活躍,文化課基礎薄弱,對理論學習具有畏難情緒。專業基礎理論課的教學主要是為學生打下堅實的專業基礎,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但專業理論課教學又往往比較枯燥單調,因而,傳統的理論課講解并不能充分調動戲文專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有必要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活躍課堂氣氛。例如:可以給學生預留充分的創新思考的空間,理論課教學時可以留一些懸念,引導學生就某一個問題進行課堂討論和小組專題發言,營造自主學習課堂氛圍,培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
(二)發揮民族地區地方優勢,凸顯戲劇影視藝術的張力
戲劇藝術與影視藝術淵源深厚但又各具特色。然而,在現代化進程中,影視藝術更為大眾所接受,戲劇的發展則日漸式微。很多高校戲劇藝術的研究和教育狀況也面臨同樣的尷尬。因此,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在新的課程設置中對戲劇教育相當重視,引進了戲曲研究和舞臺劇創作方面的專門人才,并將戲劇研究與創作通過各個環節貫徹到教學實踐當中去。比如在劇本創作實習、畢業實習中就專門擬定了舞臺劇寫作的規范,表導演實習更是專門針對學生舞臺劇創作能力的實習。在學年論文實習以及寫作課布置的作業中,擅長戲劇研究的教師們也充分利用機會,將部分學生的理論研究或劇本創作導向戲劇領域,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三)戲文專業創新人才培養要與隱性課堂相結合
如果說課堂教學是顯性課堂的話,那么課外活動則可以稱之為隱性課堂。學生在顯性課堂教學中更主要的是學習基礎理論知識,隱性課堂則是充分讓學生學
會如何將理論知識內化并運用于實踐、鍛煉學生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場所。因而,創新型人才培養必須與隱性課堂教學相結合,充分利用學生課堂以外的時間,對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進行培養。新建本科院校要結合戲劇影視文學專業特點,給學生提供給你充分的隱性課堂活動空間,讓他們有展示自我、進行創新活動的空間。例如,可以成立學生攝影協會、DV空間、劇社等各類學生活動社團,定期舉辦攝影大賽、DV作品大賽、劇本創作大賽、話劇大賽。讓戲文專業的學生能夠將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充分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不僅使學生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感悟,同時也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
四、結語
總而言之,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創新人才培育是我國文化產業發展與文化傳承的客觀需求。面對高水平原創編劇人才供給不足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十分迫切的雙重背景,綜合大學與藝術院校加強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創新人才培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創新人才培育的關鍵在于戲劇影視文學人才培養計劃的完善優化、戲劇影視文學理論教學的鞏固強化、戲劇影視文學學生創作能力的引導培養,唯有做到三管齊下,才能真正實現我國戲劇影視文學專業的蓬勃發展,真正為我國文化影視產業的發展與文化戲劇的傳承提供有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