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麗萍
摘要:高校教學活動,為了避免傳統教學模式受到微課程的沖擊,采取兩種教學模式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實現二者協調合作,相輔相成,本文通過分析大學音樂教育,針對微課程理念,深入分析大學音樂教育模式的轉變,為提高大學音樂教育水平奠定重要基礎。
關鍵詞:微課程理念;大學音樂;教育模式
微課程是建立在網絡信息技術的傳播能力基礎上的,不會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能夠廣泛運用,具有互聯網資源共享的能力。微課程的教學內容,主要是以大學生音樂藝術為主,能夠全面直觀地體現出音樂教育的創造力原則,給傳統的音樂教學,以學校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造成極大的沖擊,有效實現了教學模式的改革,進一步實現大學音樂教育教學的變革,使之能夠不斷適應市場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
一、微課程的特征
微課程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電子計算機技術和教育事業也隨之不斷發展和進步,在三者基礎上興起的新概念,微課程主要具有三個特點,分別是:首先,在課程內容設置上,具有精煉的特點,集中體現了“微”,主要指的是時間段,通常情況下時間只有15分鐘,卻能夠從宏觀角度將學習內容進行高度凝練和總結,在教學主題方面具有鮮明的特點,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啟發學生發散思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開展探究式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和自由性。其次,通常情況下,微課程都是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傳播的,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的學習需要,在網上選擇學習內容,打破了時間和空間對于學習的限制。最后,微課程能夠是學生體驗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學生可以下載視頻,反復觀看自己不懂的問題,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二、將微課程理念與大學音樂教學相整合的意義
首先,推動音樂教育水平的進一步發展??茖W技術處于不斷創新發展之中,極大的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以及思維方式,教育是傳播先進思想的重要窗口,也是引進先進技術的主要平臺,因此,科學技術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的變化。微課程的出現是音樂教育的一次重要創新,為實現探究式學習和自主式學習奠定基礎,能夠引導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新性思維,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自我審美意識和審美理念,最終實現音樂教育水平的整體性提高。
其次,應對微課程理念挑戰。傳統的音樂教育模式具有一定優勢,能夠為學生塑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符合網絡時代和信息時代的發展需求,當前網絡教學極大的沖擊了傳統教學,在音樂教學中,納入微課程理念,除了能夠保持傳統教育模式的優勢之外,還能夠體現出時代發展的精神,為大學音樂教育提供更多的機遇和挑戰。
最后,推進音樂教育改革。微課程實現信息技術、通訊技術和網絡技術的有機融合,運用傳播功能,為受教育者提供新穎的教學內容,實現資源的優化共享,不僅能夠有利于轉變學生角色,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同時,還能夠實現教學資源的優化整合,從整體上提高實踐教學水平,因此在大學音樂教育中運用微課程理念,能夠有效促進音樂教育的改革發展。
三、大學音樂教育微課程模式搭建的路徑分析
首先,教師團隊構建。進入網絡時代以后,任何學科的教師都面臨新的挑戰,音樂教育也是如此,因此針對微課程和傳統教學模式的融合,不僅要從學校角度提高對教師的培訓力度,幫助教師轉變教學理念,不斷提高技術,同時,還要幫助教師從主觀角度認識到微課程的特點和在教育中所具有的重要意義。
其次,教學資源構建。構建微課程體需要建立在硬件和軟件的基礎上,學校要從資金層面加大投入力度,構建微課程的網絡平臺,同時還要制定完善的制度、流程和格式,實現對微課程規范化管理,不斷提高微課程標準,此外,還可以采取公開征集的方式,在大學音樂微課程教學資源體系中,引進優秀的資源、技術和想法,確保微課程體系的整合性和創新性。
四、提高微課程使用技術
實現微課程教學模式,重點在于將音樂微課程實現壓縮、解壓和存儲,將聲音圖像制作成視頻的形式,微課程實現數字化之后,極大的擴大容量,壓縮編碼的上傳和下載,對網絡傳輸速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要求存儲空間具備高水平的容量和安全性,因此,在互聯網傳輸微課程的時候,要嚴格控制傳輸格式,建議使用Flv Rmvh的視頻存儲格式,同時盡量將時間控制在8分鐘左右。在不影響音樂質量的前提下,盡量降低文件品質,確保微課程文件的存儲容量的縮減。
五、結語
綜上所述,將微課程理念運用在大學音樂教育之中,能夠有效實現大學的音樂教育模式現代化發展,也為傳統大學音樂教育模式提供新的挑戰,能夠真正意義上的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理念。通過本文的研究,促進我國大學音樂教育工作者,實現傳統教育觀念的創新和改善,結合現代化教學技術,全面開展音樂教育模式的改革,提高大學音樂教學的效果,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的音樂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