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喜
【摘要】新課程標準對高中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理念和能力是其中重要的內容。以《等比數列前n項和》為例,闡述了在數學課堂中利用“問題教學法”如何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關鍵詞】課堂教學 終身學習能力 問題教學一、什么是“問題教學法”
問題教學法起源于美國著名教育學家約翰·杜威的“從做中學”的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即通過創設和所學知識有關的問題情景,引導學生在解決面臨的問題中,主動獲取和運用知識、技能,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自主學習能力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課堂教學方式。
二、“問題教學法”的步驟
1.設計問題。備課時教師在認真鉆研大綱、教參用書,熟悉學生的基礎上,設計出恰當的問題。
2.學生預習。提前設計導學案,在上課前發放給學生,讓學生帶著問題看書自學。
3.提問檢查。課堂中以提問為主,通過提問掌握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
4.精講釋疑。教師主要講學生不懂的、難懂的、易混淆的和知識間的聯系和區別,學生可以提出問題,教師根據情況在全班解釋或個別輔導。
5.課堂練習。讓學生上黑板演練,并當堂講解給學生聽,教師可在旁適當補充強調。
6.歸納小結。由學生歸納知識要點、思想方法,典型題目的一般解法、特殊解法,總結規律。
三、“問題教學法”的教學案例——《等比數列前n項和》
問題1:等差數列的前n項求和公式?推導等差數列的前n項求和公式用的是什么方法?
問題2:等比數列的概念與通項公式?推導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用的是什么方法? 2.分組合作探究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的函數思想
問題5: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可以看成什么函數?則如何從函數角度理解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
問題6:應用等比數列的求和公式時,應注意什么問題?
思考2:課本58頁練習2:如果一個等比數列前5項的和等于10,前10項的和等于50,那么它前15項的和等于多少?
問題7:這道練習有多少種不同的解題方法?你從中得出什么結論?
問題8: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學習了哪些數學思想?
四、反思
終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高中數學教育必須盡可能適應未來社會對人才的要求,重在培養學生各項學習能力,使學生具有終生學習的能力,為他們日后走向社會、融入社會、服務社會打下基礎。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數學教師要轉變課堂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主,不斷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法,使學生具有終身學習的意識,掌握終身學習的本領。
參考文獻:
[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學會生存[M].上海譯文出版社.
[2]聯合國教科文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學會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