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國正在運營的P2P網貸平臺共2835家,其中上半年新增36家、消亡721家。7月以來,又有幾家百億元交易規模的網貸平臺出事。可以預見,隨著金融監管不斷趨嚴,一些不合規平臺主動或被動暴露出問題的事件將增多。
點評:不僅是網貸平臺,此前一段時間,個別金融機構的違規操作也給我國金融安全運行帶來了不小風險,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實體經濟發展。為此,中央高度重視金融風險防控工作,并將其作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的重要內容,出臺了一系列主動管理風險的措施。隨著這些措施的推進,近年來我國結構性去杠桿有序推進,高風險金融業務收縮,一些機構野蠻擴張行為收斂,金融亂象得到初步遏制,金融監管體系建設和金融風險處置取得積極成效。
在種種措施之下,我國金融抗風險能力有所好轉,但仍不能放松警惕,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各方面任務還很重。應該認識到,當下一些風險是多年積累的結果,很難做到在短時間內徹底清除。對此,必須突出問題導向,堅持由點到面、點面結合,認真摸排金融機構、企業和社會各類融資存在的風險隱患,采取更加精準有效的措施,加緊處置和化解金融領域風險。
在打贏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等重大風險攻堅戰的形勢下,無論是企業還是具體個人,都應主動加強自身風險管理。具體來說,就是要提前采取措施,審慎把握投資戰線和投資范圍,主動降低杠桿率和負債率;做好資金風險惡化的預案,推演各種情況,反復演練預案,主動測試自身風險承受力,并積極用好專業工具和對沖手段;要用立體的、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分清主次要矛盾,努力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和自身業務能力,用發展的手段來應對風險;要提升投資風險意識,提高風險識別能力,適當降低風險偏好,特別是要從那種打著高回報旗號的高風險平臺及時退出;要留下充裕的現金,隨著各方面對金融風險的關注,“現金為王”的時刻又到了,手里有了充裕的現金,才能等到新的發展方向明朗,迎來新一輪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