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永恒,蔣 貴
(成都理工大學,四川 成都 610059)
典型礦物材料選取:具體分析各種礦物材料的性質,選取典型礦物材料。使用相關工具測定了礦物材料的SSA、平均孔徑大小、總孔體積、pH等基本參數,根據其性質特點選取下列四個典型礦物材料:膨潤土、高嶺土、沸石和磷灰石。使用上述四個典型礦物材料進行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測試。
針對選取的典型礦物材料,從對重金屬的吸附性能、對重金屬賦存形態的影響和對土壤pH的影響三方面分析其對土壤的修復作用[1]。
運用相關實驗對上述四種材料對重金屬的吸附性能進行測試,發現高嶺土對重金屬吸附性能較差,其他三項都具有較顯著的重金屬吸附性能。因此在進行實際應用時,應排除高嶺土選擇其他三種礦物材料進行土壤修復。測試膨潤土、沸石和磷灰石對重金屬賦存形態的影響,發現對應不同的金屬污染成分,三種典型礦物材料顯示出了不同的優勢,因此在進行實際應用時,應當根據實際需要的不同,在三種礦物材料中進行選擇。
由于土壤pH增加量越大,土壤中重金屬有效態含量降低越多,因此對膨潤土、沸石和磷灰石對土壤pH的影響進行測試。發現在該方面,三種礦物材料的影響程度相差不大。
通過上述過程,得出結論,可以選用膨潤土、沸石和磷灰石三種典型礦物材料進行重金屬土壤的修復。完成典型礦物材料對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作用的分析。
為了論證本文提出的典型礦物材料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作用研究,設計實驗對其進行論證分析。設置對比實驗,測試典型礦物材料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作用,對作用程度進行記錄,觀察實驗結果。
為了確保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對實驗變量進行控制。本文測試的是典型礦物材料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作用,要對原始土壤受污染狀況和基本自然環境等除土壤修復方法以外的其他變量因素進行控制,防止干擾實驗結果的準確性。相關材料選取和儀器準備如表1所示[2]。對原始土壤樣品及經過處理后的土壤樣品進行采集,為后續分析結論提供數據。

表1 相關材料選取和儀器準備

圖1 實驗對比結果圖
設置對比試驗,實驗過程中通過實驗時間變化加大重金屬污染程度,選用兩塊基本條件一致的區域土壤,一塊使用本文進行研究的典型礦物材料對污染土壤進行修復,另一塊不進行相關處理,對這兩塊實驗土壤的污染程度進行記錄,繪制對比圖。對比結果如圖1所示。
通過圖1可以看出,本文進行的研究具有極強有效性,典型礦物材料在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方面具有明顯作用。經過這種方法處理后的土壤污染程度相比不經處理的組別而言顯著下降,而且隨著實驗時間不斷加大土壤污染程度,使用典型礦物材料的實驗組始終能維持高度的修復效率,沒有收到污染程度增大的影響。經過上述實驗論證,典型礦物材料在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方面能減少50%的土壤污染程度,具備極高的有效性。
本文從典型礦物材料的選取和土壤修復作用分析兩個方面出發,進行了典型礦物材料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作用研究,并通過對比實驗論證了典型礦物材料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作用。
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為典型礦物材料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作用研究提供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