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杉
說到井蓋,大多數人想到的都是一副樸實無華的樣子,很多井蓋上還有一個大大的“污”,讓人連駐足的興趣都沒有,只得匆匆走過。可是現在不同了,在很多地方,井蓋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
相對于停留在過去,對千城一面聊發牢騷,更為可取的態度是采取藝術性的方法對城市進行審美式改造。當然,按照目前的城市格局,想要徹底打破千城一面是不可能的,但作一些改動使城市富有靈氣,卻是完全可行的。這種改造對于城市審美的提升,還有可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現實生活已經給出了“金手指”。正如對傳統井蓋的創意式改造,無論是像有些大學那些進行“藝術涂鴉”,使其富有文藝氣息,還是像中國科學院物理所這樣進行“學問提升”,使其更富有文化氣質,改變的不僅是井蓋還有周邊生態。據了解,許多游人在路過這些“最有學問井蓋”時,都會駐足圍觀、拍照,也有游人專門向路過的物理所師生詢問井蓋背后的物理學故事。真可謂“一圖值千金”。
在一個更加重視審美附加值的時代,“最有學問井蓋”走紅有著偶然也有著必然。創新與安全并不是對立的關系,即便存在沖突也是創新不夠的原因。由這樣的思路出發,城市可以進行的審美改造和審美提升,其實還有很多。很多“城市家具”都可以進行創意設計,其給城市形象帶來的改變,可能超乎想象。
【小編說】
“最有學問井蓋”背后有著關于創意的大學問,而城市街頭也需要更多“創意金手指”。街頭創新多了,城市也就會因此不同。當然,在推行新創意的同時,也要注意好把握一個度,不能因為好心反而辦了壞事,適當才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