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秦川
名言速記:做好每一件該做的事就是責任。——王愛珍
1996年,22歲的劉強東從中國人民大學畢業后,應聘去了中關村的一家電子公司。在公司待了不到一年的時間,他總覺得自己是名牌大學畢業,在這里工作看不到太大的發展前景,于是一心想要跳槽去別的公司。
幾個月后,一家外資公司向劉強東拋來橄欖枝,并給他開出了一份豐厚的薪酬。劉強東想也沒想就向原公司打了離職報告,盡管他當時正在負責一個軟件開發項目。那時,公司老總苦口婆心地勸說劉強東,想讓他將手頭的軟件開發完再離開。但劉強東根本聽不進去,一個星期后,他便去了那家合資公司上班。
在新公司,劉強東認識了單位的一個女清潔工,這個清潔工和劉強東是老鄉,快60歲了,家庭非常困難。一天,清潔工看到劉強東一個人在辦公室,就興奮地告訴他,自己的一個親戚在北京開了一家旅館,想讓她過去幫忙,并承諾收入是現在的兩倍。劉強東也為女清潔工能找到更好的工作而高興,并建議她去得越早越好。
然而,過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劉強東發現女清潔工依然沒去親戚的旅館上班,便問她這是怎么回事。女清潔工表示,因為公司的領導告訴她,要等到她的工作有人接手后自己才能離開,所以她答應干到年底。
劉強東算了一下,當時離年底還有3個多月,為此她將損失好幾千塊的收入,這筆錢對女清潔工來說顯然不是一個小數目。然而,女清潔工卻平靜地說:“錢對我來說確實非常重要,但我不能因為在這里收入低就放棄做人的原則,雖然我只是一個不起眼的臨時工。”
女清潔工的這番話對劉強東震撼極大,他聯想到自己之前離職時對原單位不負責的行為,不禁羞愧不已。他也從女清潔工身上明白了一個道理:“人格力量的強弱,不取決于文憑和地位,也不取決于你的本事,主要取決你是否有負責到底的耐心和決心,這才是一個人最美好的內在體現。”
第二天一大早,劉強東就找到原來的公司領導,承諾自己會利用空余時間,將當時沒有開發完的軟件負責到底。
一個人的修養與美德,既來自心底無私,也來自負責到底,當然更來自站得高,看得遠,不只有眼前的茍且。
素材分析:
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堅守責任與義務,這是一個人的修養與美德,也是我們應有的做人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