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作家劉繼榮曾在博文上說,她上中學的女兒成績一直中等,但是被班里同學全票推選為“最欣賞的同學”,理由是女兒樂觀幽默、熱心助人、守信用等。她開玩笑地對女兒說:“你快要成為英雄了。”女兒卻認真地說:“我不想成為英雄,我只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博文引發了廣大網民的熱議。
網民甲:坐在路邊鼓掌,其實也挺好。網民乙:人人都在路邊鼓掌,誰在路上跑呢?網民丙:路邊鼓掌與路上奔跑,都應該肯定。
從上述網民的議論中,選取一種看法,寫一篇文章。你可以講述故事,抒發情感,也可以發表議論。
要求: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不得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③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襲、套作。
比喻新穎,精妙妥帖。作者將英雄比作太陽,將鼓掌者比作月亮,使比喻更有畫面感,新穎別致,妥帖巧妙,使文章得以在在眾多的考生中脫穎而出。
太陽,撕裂神秘的黑暗,縱身躍上地平線,灑下灼人的萬道金光。清晨時分,太陽以其極致的絢爛與熾熱,成為一切生命的母親和英雄。月亮,懸于浩渺夜空的中央,溫柔地散發著光芒,像一朵柔和的燈霧,輕輕地吐露著對太陽萬丈金光的歌頌。
缺失了太陽的熾熱,萬物自然會失去生命;沒有月亮謙卑的清輝,黑暗就會吞噬整個世界。茫茫人海,有的人可以成為名副其實的健將,有的人卻在路邊鼓掌。然而,在路上奔跑的人與在路邊鼓掌的人都是不可缺失的角色。
曾經讀過一篇名為《點燈人》的小說。在黑暗襲卷大地的夜里,點燈人執掌燈火,給予他人光明與溫暖。的確,在黑暗與不幸的時代,在所有人都苦苦掙扎、摸索的時刻,我們呼喚能帶來光明的英雄。英雄丹柯挖出自己的心臟,高舉著熊熊燃燒的信念,披荊斬棘,帶領族人走出危險而黑暗的森林。
在反動統治的“白色恐怖”之下,魯迅先生棄醫從文,持筆為劍,大聲疾呼,敲打國人愚昧而麻木的靈魂,他手持火把,奔跑于路上。不論身處何種時代,我們都需要如此的精神領袖,都需要如此在路上奔跑的英雄,引領我們的社會不斷向前,這是一種勇者的行為。
然而英雄也僅是孤立的個體,英雄的身后若沒有追隨者,路邊若沒有鼓掌的人,英雄的行為也不過是寂寞的歌唱。我們大多數人并沒有英雄的潛質,然而卻能夠在路邊鼓掌,支持英雄正義的奔跑,便也是勇者的行為。
正如在畸形病態的物欲甚囂塵上,而正義和道德卻漸為名與利的黃沙掩埋之時,需有人愿意站出來捍衛公共道德,如“最美女教師”張麗莉,我們該為其英雄的行為鼓掌、贊揚,而不是鄙夷、嘲諷。如此,我們的關懷才可傳遞,生命潮汐共振,無處不在。
三毛曾說,奔跑于人生路上,不負此生而跑,便是勇者的行為。我想說,為英雄鼓掌,也是勇者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