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蕾 戚席佳


編者按:在上個月舉行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幕式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中國決定同非洲加強發展經驗交流,將在非洲設立10個“魯班工坊”,向非洲青年提供職業技能培訓。“魯班”這個名字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他是中國古代一位杰出的工匠和發明家。那么,“魯班工坊”是什么?實際上,“魯班工坊”是中國職業教育走出國門與世界分享的重要平臺,不僅在亞洲多國開花結果,還走進了歐洲。《環球時報》記者日前走訪“魯班工坊”的發起地并實地體驗了“魯班學堂”。
10所職教學院,5所海外工坊,4套專業教學標準……
作為國家現代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示范區, 天津市是中國職業教育模式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對接的探路者。在天津市津南區,占地37平方公里的天津海河教育園內坐落著10所中高職業教育學院, 被譽為中國職業教育“ 孔子學院”的魯班工坊就是從這里走向世界。
魯班工坊因“魯班”而得名,在國家教育部指導下,天津市教育委員會于2015年啟動魯班工坊項目研究。一年后,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在泰國大城技術學院成立中國首所境外魯班工坊。此后,在天津其他幾所中高等職業院校的努力下,另有4所魯班工坊相繼在英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和巴基斯坦建立,旨在聯合當地職業院校為“走出去”的中國企業及本土企業培養職業技術人才。
天津職業技術學院負責印度魯班工坊項目的王娟老師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當中國企業走出去后,設備安裝、運行和維修需要大量當地技術人才,以印度為例,那邊的技術人才還是比較緊缺的。“公司最初的想法是讓我們幫助培訓印度員工,但如果每年將大批印度員工送來天津培訓,操作起來比較困難。正好當時天津市教委提出建立魯班工坊的倡議,也順應了中企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需求。”
“ 習主席的講話讓我們特別受鼓舞。”提到9 月初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校長褚建偉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就在前不久,該學院和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技術教育與職業培訓局,在拉合爾市合作成立了中國在海外的第五所魯班工坊。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 2010年,教育部高職高專自動化技術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啟動工程實踐創新項目(EPIP) 建設。EPIP是工程、實踐、創新和項目的英文首字母縮寫,概括了中國職業教育最核心的四個部分,也是中國職業教育的核心理念。
天津市教委負責高職教育的人士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天津市教委承接教育部任務,開發了四套國際化專業教學標準及四套中英文教材。在位于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的魯班工坊建設體驗館內,《環球時報》記者看到在EPIP教育模式指導下編寫的四套教材。其中,英文教材借助一只可愛的卡通熊貓,通過生動活潑的故事向學生講解復雜的工科理論和公式。
因地制宜,產教協同
2016年3月,隨著天津市渤海職業技術學院在泰國大城技術學院建立中國第一個海外魯班工坊,EPIP工程實踐創新項目以魯班工坊項目為載體,伴隨著“一帶一路”走出中國,與世界共享。
經過近兩年的相互考察和籌備工作,2017年底,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和天津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在印度金奈理工學院成立了一所魯班工坊。王娟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截至今年5月,印度魯班工坊已經培訓逾200名當地學生及100多名當地學校和企業職工。
印度魯班工坊開設了四個專業,包括光伏發電技術與應用、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機械設計與制造(3D制作)及工業機器人。“我們開設的專業是當地急需的,也是中資企業‘走出去戰略需求的專業。專業設立前,我們去當地深入調研,受到企業歡迎。”王娟說。
“因地制宜”是魯班工坊建設的主要原則。拉合爾是連通“中巴經濟走廊”的接合點,中國在巴70%的水電項目、IT項目、基礎設施和援建項目都在旁遮普省。結合巴國內電力能源短缺的現實,以電力技術為主的職業教育成為巴基斯坦魯班工坊的主要培訓內容。“中國設備走出去后,后續仍需要大量設備維護方面的專業人才,我們也開設了相關專業,為當地企業輸送人才”,褚建偉校長對《環球時報》記者說。
在很多“一帶一路”相關國家,職業技術教育人員短缺都是一大難題。一名來天津培訓的印度尼西亞教師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他們國家急需職教老師,且存在“斷層”現象,因為年輕人傾向于選擇更高等的教育機構,而不是職業教育院校。與這名教師一同來天津的還有來自印尼東爪哇省10所職業院校的20名教師。
2017年12月,天津市東麗區職業教育中心學校在東爪哇省波諾羅戈市第二職業技術學校成立了魯班工坊。記者了解到,為讓EPIP教育模式與當地教育更好地融合,每年都會從魯班工坊所在學校或其他職業技術教育學院遴選優秀教師,來天津進行一至兩期(為時一到兩個月)的教學技能培訓。
2016年和2017年,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共舉辦三次EPIP師資研修班;今年4月,來自巴基斯坦的5名老師在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完成了為期五周的培訓。“培訓結束回國后,這5名教師參與了巴基斯坦魯班工坊建設中設備的安裝和調試,然后負責魯班工坊的日常運行”,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國際交流處副處長張穎對《環球時報》記者說。
此外,巴基斯坦魯班工坊與8家中資和當地大企業簽訂了產教協同育人聯盟戰略合作協議。褚建偉表示,這8家企業可以作為魯班工坊的實訓工廠,而魯班工坊可以為他們培養技術人才。
“他們覺得很神奇,感受到了魯班精神”
在距離天津千里之外的上海,來自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的27名學員,于今年6月底、7月初參加了由上海城建職業學院、建筑類企業及地區教育機構聯合成立的“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國際人才研修班,也稱“魯班學堂”。
“對于建筑類企業來說,它們在海外布局過程中,需要我們的技術和標準能夠走出去。當地建筑從業者也需要了解中國的技術和標準。”上海城建職業學院黨委書記褚敏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去年到今年,共47名學員參加我們的研修班,都是來自東南亞當地大學和建筑類企業的教師、一線施工管理人員及住建部門官員。”
在中國,“魯班”象征著精湛的技能和精益求精的精神。魯班鎖是體現中國傳統的一個特別的榫卯結構,制作魯班鎖是魯班學堂上的一個任務。魯班學堂授課老師王蕭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學員們需要在1厘米見方、8厘米長的木條上,用銼刀和小鋸子等傳統工具開榫,再把十幾條這樣的木條像搭積木一樣拼裝起來。“他們覺得很神奇,大多數學員都成功了,有的時候他們發現做得不行,還讓老師幫他們做一些加工”,王蕭說:“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感受到了魯班精神。”
褚敏表示,希望魯班學堂未來可以與建設主管部門和建設類高校合作,作為一個人才培養基地走出去,比如可以在歐洲尤其是東歐國家舉辦,這對中國企業在當地的本土化也是有利的。
魯班工坊同樣如此。在不久的將來,海外將出現更多魯班工坊。天津市教委一名負責人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一到兩年內,會在緬甸建一所魯班工坊,而吉布提則將成為第一個擁有魯班工坊的非洲國家。▲
環球時報2018-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