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施行的《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以及隨后實施的《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都為帶薪休假提供了有力支撐??蓪嵭?0年后,職工有假難休的現象仍然普遍。然而,記者采訪發現,有假難休的情況依然存在,不少職工對帶薪休假不能休、不敢休。(9 11 《 》)
@沙哈拉游客:每到公共節假日,都會出現“到動物園看人”的怪象,繼而又引發討論,該增加假日天數,還是該落實帶薪休假制度?顯然,落實帶薪休假制度才是解決景區爆棚、公眾休假權貧困的關鍵。然而,帶薪休假,對很多人而言至今仍是“紙上的權利”。
@緣分的天空:累了,就應該閉閉眼、歇歇腳、提提神。對廣大職工而言,享受帶薪年休假,可以使身心得到調整,以便能更好地工作;對單位而言,落實職工福利待遇,可以更好地調動職工工作積極性;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帶薪年休假仍只是一個很美好的愿景。
@月滿西樓:沒有全面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健康中國,不僅要靠醫療衛生服務的“小處方”,更要靠社會整體聯動的“大處方”,這個大處方就需要職工帶薪休假制度落實的保駕護航。
@山花爛漫處:落實帶薪休假,優化休假安排,可以從破解旅游消費的制度障礙入手,這既能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還能改善旅游業淡旺季失衡帶來的一系列問題,讓旅游休閑產業從落后的“趕集模式”向“持久均衡市場”轉變,利國利民。

最近寧波發生了堪稱“奇葩”的一件事:在微信工作群里,老板深夜發了條通知,要求員工在10分鐘內上報當月營業額。正巧有位店長睡著了,沒能及時回復。10分鐘過后,老板在微信工作群通知她已被辭退。10分鐘不回,就被辭退?這一事件后,微信群再次成為大眾吐槽的對象,背上了一個“綁架”員工休息時間的鍋……(9 12 )
@七月未遲:困在過勞時代的我們,其實并沒有更多選擇——我們當然可以將無法擁有一個完整周末的罪責歸咎在微信上,以為不看微信、把手機關機就能從工作中抽離出來,然而,沒有微信的我們,真的會更輕松嗎?
@@吹醫生:下班回到家,很怕收到工作微信。看到各種工作群的小紅點,頭疼。而且很多事情和你的工作其實沒什么關系的,但總有人侵占你的時間。工作時間成功的從朝九晚五變成了朝五晚九、晚十、晚十一、晚十二、凌晨一二三點……
@@ 阿 福:沒有微信的時代,也是有不停的電話、郵件、QQ彈窗催著我們完成一項又一項工作。工作不多不少,永遠都在那里,有沒有微信都一樣,微信,不過是成了過度勞動的“替罪羊”。
@十分三刻:我現在跟人聯系,只用微信。打電話,也是微信語音。拋開微信,好像已經不會跟人交流了?,F在最常用的app就是微信,每天都要刷很久,哪怕沒有信息提示,也還是要刷新、刷新、再刷新,生活已經離不開它了。
近期,網約車非法營運、順風車惡性刑事案件屢有發生,交通運輸部、公安部9月10日發出通知,自即日起至12月31日,在全國范圍組織開展打擊非法從事出租汽車經營的專項整治行動。安全專項工作檢查組將陸續進駐多家網約車和順風車平臺公司,對其開展公共安全、運營安全和網絡安全等專項檢查。(9 13 《 》)
點評:作為近年來興起的新興業態,網約車從誕生之初,就伴隨著各種各樣的質疑和問題。
這些依托互聯網迅速成長壯大起來的新業態,在發展過程中注定不會一帆風順。網約車從野蠻生長,到此番“史上最嚴整治”,其發展歷程中的經驗和教訓值得類似行業和企業借鑒。
在安全面前,企業不能自欺欺人,必須隨時、果斷地將一切隱患扼殺在萌芽中,而監管者則必須“該出手時就出手”。
8月末,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通知》。實行電子病歷是醫療和就醫現代化、信息化的一個積極舉措。但目前除了電子病歷普及率不高外,患者隱私保護等問題也讓人擔憂。電子病歷使用現狀如何?怎么才能既方便看病,又規避可能出現的隱私泄露問題。(9 13 《 》)
點評:隨著信息化發展和相關法規的出臺,電子病歷的推廣也在穩步進行中??梢哉f,實行電子病歷是醫療和就醫現代化、信息化的一個積極舉措。
電子病歷不僅可以減輕患者的就醫負擔,而且也可以大大節約寶貴的醫療資源,更有助于提升醫療效能。
電子病歷雖令人欣喜,但其隱私安全也令人擔憂。在隱私隨時隨地可以泄露的當下,如果患者的私密信息被電子病歷泄露,那隱患也不小,會給患者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一定隱憂。
日前,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布了新增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公示及公告情況說明。此前曾引起輿論熱議的高鐵“霸座者”,被正式列入“限制乘坐所有火車席別”的黑名單。作為近年來上千萬失信懲戒中的一例,這是我國構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大格局的微觀體現,也是信用中國建設穩步向深向實、對人們生活產生具體影響的典型個案。(9月11日人民網)
點評:人無信不立。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信用不僅僅是個人私德與品行,也是經濟良性運行的前提,社會穩定有序的基礎。
今天,無論是投資置業、貸款理財,還是市場交易、職業準入,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與信用緊密結合在一起。
對個人來說,信用是基于既往的信守承諾記錄而獲得的信任,是主體人格具備償債能力或履約能力的體現,隨著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信用體系的作用更加凸顯。
近日,記者接到職工投訴,有企業在連續訂立了兩次勞動合同的情況下,不肯依法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經調查發現,一些企業和職工簽訂的是以完成一定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即任務合同,這和常見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差異很大,容易導致勞動者失去多項權益。(9 6 《 》)
點評:任務合同主要適用于單項工作、可以按照項目方式承包的工作、季節性工作以及臨時需要用工等情況。
不過,在實際操作中,這類勞動合同經常會產生爭議,尤其是一些用人單位,無視勞動者合法權益,甚至會讓任務合同成為侵害勞動者權益的道具。一些企業利用任務合同規避與員工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責任。
企業非法用工或者鉆法律空子侵害勞動者權益,不僅不道德,而且難逃相應的法律制裁,對企業自身的發展也毫無益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