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瑞興 ,趙洪遠 ,段 綱 ,周 彬 ,劉國梁
(1.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江蘇省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1100;2.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濰坊供電公司,山東 濰坊 261021;3.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建設公司,山東 濟南 250001;4.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昌樂縣供電公司,山東 濰坊 262400)
由于特高壓線路傳輸容量大,其對導線截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進而對直接承載導線拉力的耐張絕緣子串承載能力要求更高[1]。為解決這一問題,可以通過增加絕緣子串聯數以減小單個絕緣子串所受拉力,但串聯數過多一方面增加了成本,同時導致安裝難度增加,另一方面不利于運行維護[2],因此研究采用串聯數較少、負荷等級較高的絕緣子串具有重要的工程應用價值,為此開展了超高負荷等級絕緣子配套金具的研究工作。
在特高壓線路中,導線常采用8×JL/G1A-630/45鋼芯鋁絞線,其導線額定拉斷力為150.45 kN[3],考慮八分裂導線組、導線拉斷力和安全系數等參數,一般而言對特高壓八分裂導線耐張串所需承載機械總負荷為1 346 kN。
通常耐張串可設計為雙聯,此時每聯絕緣子所需機械負荷為673 kN,將負荷等級上調至760 kN。多聯絕緣子串間的距離受很多因素的影響,一般情況下既要考慮絕緣子串之間的場強分布情況,同時要保證在運行工況下每聯絕緣子之間避免接觸或者碰撞。由上述分析可知絕緣子間距受絕緣子串電氣性能和機械性能影響[4]。
電氣性能方面,參照科研單位在高海拔地區對雙聯絕緣子串的污耐壓試驗結果,在等值附鹽密度為0.05 mg/cm2的情況下,當雙聯鐘罩型絕緣子間距大于200 mm時,絕緣子的放電過程可獨立。由于絕緣子并聯增加了閃絡發生的可能性,因此絕緣子并聯的污閃電壓一般要低于單串絕緣子污閃電壓。當絕緣子雙聯的凈空間距分別為200 mm和500 mm時,污閃電壓分別比單串低2.03%和5.08%。在等值附鹽密度為0.10 mg/cm2的情況下時,當絕緣子雙聯凈空間距為500 mm時,放電過程獨立發展,此時雙串并聯的污閃電壓比單串時高3.9%。根據上述分析說明雙串并聯時的污閃電壓與單串相比,污閃電壓變化不大,在分散性允許的范圍內可能出現雙串并聯比單串高的情況,污閃電壓的實驗數據見表1。

表1 單雙串絕緣子污閃電壓
分析實驗數據可見在等值附鹽密度為0.05 mg/cm2時聯間凈空距離增大后,污閃電壓反而降低。進一步與單串結構相比,在等值附鹽密度為0.1 mg/cm2,凈空間距為500 mm時,雙聯串污閃電壓反而比單串高3.9%。分析其原因,是由于試驗本身的分散性造成的。綜合來看,聯間凈空間距大于200 mm時污閃電壓即可達到基本相同。
機械性能方面,考慮到直流特高壓絕緣子串的長度一般較長,在考慮聯間距時除了要考慮絕緣子盤徑外,還應當考慮受風荷載作用引起的絕緣子串的偏移問題。以重污區耐張絕緣子配置為例,考慮最嚴重情況下需配置絕緣子90片,單片高度240 mm,加上聯塔側金具總長可達24 m,極端情況下絕緣子最大偏移可達95 mm,考慮到絕緣子盤徑400 mm,當兩聯間中心距離不小于500 mm時,可以確保此種組裝形式下絕緣子間不會發生碰撞。
聯間距的確定要在機械性能滿足安全運行的前提下,以雙聯結構的污閃電壓不低于單聯結構的污閃電壓為控制條件;按照采用盤徑400 mm的大噸位絕緣子,考慮200 mm聯間凈空距離可以滿足對于污閃電壓和機械性能的要求,結合以往工程經驗,推薦輕冰區耐張絕緣子串采用650 mm的基本聯間距離,雙聯760 kN耐張串如圖1所示。
耐張絕緣子串金具主要包括聯塔金具、聯板、碗頭掛板、耐張線夾、跳線間隔棒、均壓環、屏蔽環等[5]。針對760 kN大噸位絕緣子主要研究其雙聯耐張串的配套金具,因此只分析對碗頭掛板、聯塔金具、跳線間隔棒等主要配套金具的設計。
依據GB/T 4056—2008《絕緣子串元件的球窩連接尺寸》,目前絕緣子串元件球窩配套碗頭掛板的標稱破壞載荷最大為550 kN,無法達到大噸位絕緣子760 kN的要求,根據碗頭掛板相關標準中對結構型式的要求[6],結合國內碗頭掛板的設計經驗,并參考絕緣子廠家提供配套的絕緣子部件的尺寸,研究設計了760 kN絕緣子配套的碗頭掛板。
將配套金具碗頭掛板的碗頭部分設計為圓柱型,依照荷載將其外徑設計為120 mm,碗頭掛版整體構造較為簡潔,滿足與相關配件連接尺寸的要求,同時便于廠家加工。球窩的尺寸設計綜合考慮了荷載要求和配件的尺寸,最終球窩的頭部尺寸為41 mm,球窩半徑為50 mm,滿足大噸位絕緣子球頭頸部的荷載要求,同時二者連接方便靈活。其結構型式如圖2所示。

圖1 760 kN絕緣子雙聯耐張串

圖2 碗頭掛板的設計
聯塔金具是配套金具中重要組成部分。聯塔金具將耐張絕緣子串和鐵塔橫擔固定在一起,確保送電線路導線穩固,關系到送電線路能否安全穩定運行。在大風工況下,導線有一定角度的風偏,需要聯塔金具具備一定的轉動量,因此聯塔金具既要有充分的機械負荷,將導線和絕緣子固定,同時又要有良好的轉動性與耐磨性,防止聯塔金具磨損引發斷聯。目前特高壓輸電線路工程中常使用耳軸形式掛板,能夠保障其各個方向轉動靈活。結合以往特高壓線路的設計經驗,綜合分析聯塔金具部分和鐵塔橫擔處的磨損情況,聯塔金具所承載的負荷大于絕緣子的荷載,為確保聯塔金具安全性,耳軸掛板的設計噸位要高于760 kN絕緣子一個等級。外觀形式參照目前使用的550 kN三聯絕緣子串,將耳軸掛板厚度增加到36 mm,螺桿桿徑增加到48 mm。分析導線耐張串的受力特點可知,聯塔金具采用整體鍛造加工方式,可達到加強組串機械性能的要求。聯塔金具具體的型式如圖3所示。

圖3 聯塔金具設計
目前跳線常用的間隔棒分為剛性間隔棒和柔性間隔棒兩大類。剛性間隔棒的優點是能夠保證分裂子導線不發生任何相對位移,缺點是剛性間隔棒不能解決微風振動,無法有效抑制次檔距振蕩。基于上述兩點原因,跳線間隔棒一般選取柔性間隔棒。根據間隔棒阻尼形式的差異,柔性間隔棒一般分為橡膠阻尼和彈簧阻尼兩大類。橡膠阻尼方式是在間隔棒關節處置入橡膠墊,可以有效減小線路的振動能量,在降低微風振動和次檔距振蕩方面效果顯著,并且從目前使用狀況來看,橡膠阻尼間隔棒運行良好。彈簧阻尼間隔棒利用阻尼彈簧消耗能量,提高抗振能力。
特高壓線路跳線間隔棒的設計推薦使用橡膠阻尼間隔棒。在間隔棒直臂和夾頭本體的關節處,嵌入相應的橡膠墊,用來抑制微風振動。另外為了減少導線的磨損、減緩振動,在間隔棒的夾頭內側嵌入橡膠墊。八分裂跳線橡膠阻尼間隔棒實物如圖4所示。

圖4 八分裂間隔棒設計
對760 kN絕緣子雙聯耐張串配套金具進行破壞荷載試驗,試驗中碗頭掛板判定的依據為達到標稱破壞載荷,保持60 s,試品沒有出現破壞;耐張線夾的判定依據為達到標稱破壞載荷,保持60 s金具與導線未發生相對滑移現象,并且導線沒有出現斷股或破壞。
選取3件碗頭掛板進行試驗分析,首先碗頭掛版的外觀尺寸、鍍鋅層厚度滿足要求。按照GB/T 2317.1—2008《電工金具試驗方法 第1部分:機械試驗》標準中的要求對碗頭掛版進行破壞試驗[7],實驗數據如表2所示。由表2可以看出選取的3件試品試驗數據都符合相關標準的要求,產品質量為合格。碗頭掛板破壞試驗中時間—試驗力曲線詳見圖 5、圖 6和圖 7。

表2 機械試驗數據

圖5 試驗件1時間—試驗力曲線

圖6 試驗件2時間—試驗力曲線

圖7 試驗件3時間—試驗力曲線
通常耐張線夾試驗使用對拉形式,將兩端分別夾于臥式拉力機上,依據GB/T 2317.1—2008《電力金具試驗方法 第1部分:機械試驗》要求進行拉斷試驗,逐步提高臥式拉力機張力直至增加到規定的握力值,然后保持拉力值60 s,試驗中如果金具與導線沒有發生相對滑移現象,同時導線沒有出現斷股或破壞可以認為耐張線夾為合格。耐張線夾試驗分別進行3組均為合格,具體情況如表3所示。

表3 握力試驗數據
根據上述試驗結果,本次研究開發的760 kN絕緣子雙聯耐張串所配套的碗頭掛板、耐張線夾等金具符合國家、電力行業標準和工程技術規定,機械和電氣性能試驗均滿足相關要求,能夠在工程中進行推廣應用。
研究大噸位絕緣子雙聯耐張串串型的設計,分別從電氣性能和機械性能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從而保證了串型的實用性;在此基礎上開展了配套金具的研究,包括碗頭掛板、聯塔金具和跳線間隔棒。大噸位絕緣子配套金具的設計參考了低噸位的設計標準,結合現有的設計經驗并采用整體鍛造方式加工,以提高組串的機械性能。最后通過試驗表明所開發的配套的碗頭掛板等非標金具符合國家、電力行業標準和工程技術規定,機械和電氣性能試驗均滿足要求。目前,研究的大噸位絕緣子雙聯耐張串非標金具成功應用于榆橫-濰坊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