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巍
摘 要:就體育賽事對城市規劃建設的推動進行分析、研究,得出體育賽事的舉辦可以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同時會帶動城市舊城改造與新城建設,引導城市結構調整與功能轉型。此外,城市管理者以承辦體育賽事為契機,對城市自然生態系統和人文生態系統進行改善升級,并以此為評價標準,分析揚州在籌備期間的政策導向和具體舉措。在此基礎上,針對體育賽事舉辦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城市空間、場館規劃不合理等問題提出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省運會;規劃建設;城市空間;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系統規劃
中圖分類號:TU984.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5168(2018)32-0116-03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Provincial Games on Yangzhou
C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TAO Wei
(Yangzhou Institute of Historic and Cultural City,Yangzhou Jiangsu 225000)
Abstract: By analyzing and researching the promotion of sports events on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it was concluded that sports events could improve urba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promote urban old city reconstruction and new city construction, and guide urban 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functional transformation. In addition, urban managers could take the opportunity of hosting sports events to improve and upgrade the urban natural and human ecosystems.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the policy orientation and specific measures of Yangzhou during the preparatory period were analyzed.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put forward feasible suggestions for the problems of urban space and unreasonable venue planning that might arise in the process of holding sports events.
Keywords: provincial sports meeting;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urban space;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ecosystem planning
江蘇省第十九屆運動會將于2018年9月21日至28日在歷史文化名城揚州舉行,這是揚州首次承辦如此大規模、高規格的大型綜合體育賽事。作為承辦城市,揚州在舉全市之力、全力以赴辦好省運會的同時,以籌備省運會為契機,實施“交通暢通、市容環境整治、城鄉綠化提升、城鄉環境改善”等四大工程,著力完善城市功能性基礎設施,不斷提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為省運會的成功舉辦和城市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體育賽事是對舉辦城市規劃建設水平、城市交通設施、城市生態環境等綜合能力的檢閱。大型體育賽事的舉辦需要有現代化標準較高的體育場館、發達的交通設施、良好的生態環境等作為物質保障。同時,城市的規劃建設是一項非常復雜而艱巨的任務,不僅要充分展示申辦時城市的優勢和吸引力,滿足比賽所需的組織和運作,還要符合舉辦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目標[1]。因此,研究體育賽事對城市規劃建設帶來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
1 體育賽事對城市空間的影響
體育賽事的舉辦可以加快城市規劃建設發展的速度,強化中心城區的地位,優化城市空間結構,促進實現城市總體規劃的目標。西方學者研究發現,大型體育賽事場館和配套設施的建設是城市更新和再開發的催化劑[2]。有體育經濟學研究證明,大型綜合性運動會的成功運作,可推動舉辦城市建設10~20年[3]。
在不同區位進行空間的發展,其模式也有所不同。對于城市中心區和中心邊緣區的更新,主要通過改善基礎設施和環境品質,將人口和經濟活動引向內城,重新賦予其中心區活力。同時,也存在開發余地小,拆遷成本高,容易破壞傳統風貌的阻力;城市內郊區和外郊區的新城建設模式,開發空間大,土地整理成本低,易推動大交通體系建設,完成由單中心向多中心的城市空間結構調整。但是,也存在導致對自然資源的侵占和城市無序蔓延的可能性[4]。在以往一些城市舉辦大型體育賽事的過程中,出現了不少由于預見性不足、規劃不合理給城市可持續發展帶來負面影響的案例。于濤[5]等對這些失敗的案例進行總結,得出當體育賽事籌備僅圍繞短期目標進行,而忽略了城市發展階段、空間演變規律及城市資源稟賦特色時,會對城市空間發展形成阻力,甚至帶來如城市盲目低效擴張、重復建設及結構失衡等消極影響。
2 體育賽事對城市場館設施規劃建設的影響
場館選址區位的差異,給城市帶來的影響有所不同。選址新區,會促進該區域以場館為基礎和動力源,輻射式發展配套的交通設施與公共服務設施,甚至進而形成新的城市副中心,促進城市空間向多中心模式發展;選址舊城區,不僅能促進該區域內公共設施、道路系統的更新與升級,使其重新煥發活力,而且不會造成城市空間擴張。
與對城市空間的影響相似,體育場館的建設在以往的賽事舉辦中也有失敗的案例[6]。如若不能充分利用城市現有場館,過度開發,或是沒有考慮新建場館未來的應用前景導致不合理布局,就會存在盲目建設帶來的資源浪費、賽后閑置等隱患。
3 體育賽事對城市生態系統規劃的影響
現代社會謀求人與自然、社會和諧發展的有效模式,追求自然生態系統與人文生態系統的和諧發展。因此,對城市生態系統規劃的影響是體育賽事籌備過程中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
3.1 對城市自然生態系統規劃的影響
城市通常會以舉辦賽事為契機,制定一系列環境保護計劃與措施,對城市環境進行綜合治理。同時,賽事籌備期間,有關部門會通過新建、改造公園綠地及修補道路綠化,提升承辦城市風貌,并留下“綠色遺產”[7]。
3.2 對城市人文生態系統規劃的影響
體育賽事的主辦城市都會精心策劃豐富多彩并且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相關活動,激發全民參與的熱情,用文化充實體育運動的內涵。這不僅會使舉辦城市的體育文化事業得到發展和繁榮,還會對全省甚至全國的文化形象起到提升作用。
4 體育賽事對城市交通規劃建設的影響
賽事籌備期間,城市一般通過新建、整修道路、增設高架和快速路等,以優化路網結構,減緩城市交通壓力。同時,整修破損道路及老舊設施,推動舉辦城市道路、交通設施的更新和建設,提高運營效率,提高交通等基礎設施對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支撐能力。
此外,在賽事期間客流預測的基礎上,多數城市多會對公共交通進行規劃,并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來確保居民的日常出行和工作,包括延長公交運行時間、增加線路、加密車次、提高公共交通運營保障能力等。這些舉措對城市公共交通的可持續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5 省運會對揚州城市規劃建設方面的影響
5.1 對城市空間的影響
作為本次賽事的主會場、主賽場和主展場,揚州體育公園位于揚州新城西區,東西向主干道文昌路以北,東臨揚州國際展覽中心及雙博館,西接揚州站,占地約67hm2,不僅是一座能夠承辦高標準賽事的綜合型體育場館,更是一座能滿足市民休閑、健身、娛樂的現代城市公園。作為揚州體育文化的新名片,省運會對進一步完善新城西區配套設施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與明月湖片區的明月湖公園、揚州國展中心、雙博館、音樂廳、美術廳、圖書館和“國家4A級旅游景區”京華城一道,形成了集文化、體育、旅游、商業為一體的綜合中心,激發了新城西區配套設施的更新,也有利于揚州多中心城市空間結構的調整。
近年來,揚州大力發展的現代公園體系建設是服務省運會與服務市民的最佳結合點。揚州以滿足市民對環境、健身、休閑等方面的需求為目標,加速推進以市級公園、區級公園、社區公園和各專類公園構成的大、中、小合理搭配的現代公園體系。既美化了環境,提升了城市面貌,又滿足了群眾多元化的健身需求,使省運會成為市民家門口的省運會、天天開的省運會。
5.2 對場館設施規劃建設的影響
揚州市政府在以高標準、高要求新建改建了19座體育場館的同時,印發了《關于推進全市域體育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要求場館在規劃建設時,要立足于滿足市民日常健身的需求,努力打造集比賽、健身、娛樂于一體的多功能型體育場館,并且配備更加人性化、社會化的服務,確保在省運會后老百姓都能“走得進去、用得起來”。
5.3 對城市生態系統規劃的影響
5.3.1 對城市自然生態系統規劃的影響。以籌備省運會為契機,揚州著力打造“天藍、地綠、水清、路暢、城靚、景美”的城市環境,著力建設美麗揚州。為保證賽事期間空氣質量優良,AQI(空氣質量指數)在100以下,揚州市多部門聯合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實施清潔能源替代;為改善水環境,揚州市加快實施城市河道綜合整治,基本消除城區黑臭水體,并基本實現市區污水主管網“四統一”,城區污水集中處理率達90%以上;為提升城市綠化面積,揚州市大力推進城市公園體系建設和綠化造林工作,全市新增城市綠地190萬m2以上。
5.3.2 對城市人文生態系統規劃的影響。籌備期間,主要通過開展運動會會徽、會歌、吉祥物和主題口號征集、舉行開幕式倒計時慶典等系列活動進行宣傳,用文化充實體育運動的內涵。以本次省運會會徽、會歌、吉祥物和主題口號征集工作為例,共公開征集到82件會徽作品、71件會歌作品、41件吉祥物作品和8 310條主題口號,激發了全民參與的熱情。
5.4 對城市交通規劃建設的影響
揚州為滿足賽事要求,規劃建設比賽場館停車場項目,為賽事期間場館順利使用提供保障;為優化路網體系,治理交通堵點,全面推進主干路修復改造,打通斷頭路及“五路一環一河”景觀提升工程,力求改善重點道路通車環境,提升重點區域亮化工程,打造靚麗的環城風景線。
6 結論與建議
6.1 結論
①體育賽事的舉辦可以完善以場館設施、交通設施為代表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同時會帶動城市舊城改造與新城建設,引導城市結構調整與功能轉型。
②城市管理者會以承辦體育賽事為契機,對城市環境進行綜合治理,改善城市風貌;同時,會策劃一系列引入當地文化元素的活動,營造極具城市特色的人文生態系統。
③體育賽事可以推動舉辦城市交通設施的更新與建設,對進一步促進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④就目前來看,揚州在籌備省運會期間,無論是出臺的政策綱領,還是已經具體實施的工程項目,既充分發揮了體育賽事對城市規劃建設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也力求規避其消極影響。
6.2 建議
隨著籌備工作的深入開展,針對可能出現的負面影響提出以下建議。
①要時刻謹記體育賽事是一個城市發展的契機而不是目的,體育賽事的舉辦應順應城市自身發展演變的規律,強調城市“內生”的發展動力,并利用好城市稟賦,實現城市的穩定與可持續發展。
②在城市規劃建設技術層面,場館、道路及相應的配套設施的區位選擇應順應城市長遠的發展規劃,并加強建筑造型與外部空間的關聯性,內部功能與服務的多樣性、親民性;在運行體制層面,應立足社會各階層利益,盡早確定城市規劃多元化目標,制定統一的城市發展行動綱領,發揮賽事專項管理機構的作用,代表公眾負責全過程的監督管理工作。同時,努力營造城市特色空間,形成新的城市文化內涵,從而最終促進舉辦城市的健康與可持續發展。
③體育場館布局應體現多功能、長期化的理念,并與完善城市功能相結合,充分利用城市已有的比賽場地、設施,避免重復建設。這樣才可避免賽事結束后場館閑置浪費,同時還能為市民文化體育運動提供更為優質的場館,推動城市體育產業及旅游等相關產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張俊偉.大型體育賽事對城市規劃建設的影響[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1.
[2]Baade, Robert A,Victor A. Matheson. Bidding for the Olympics:Fool' s Gold? Carlos Barros,Murad Ibrahim, and Stefan Szymanski,eds. Transatlantic Sport[M]. London:Edward Elgar Publishing,2003.
[3]陳歡,吳帆,丁俊峰.大型體育賽事對舉辦城市經濟發展的影響:以“七城會”對南昌經濟發展的影響為例[J].經濟視角(中旬),2012(2):4-6.
[4]張京祥,于濤,陸梟麟.全球化時代的城市大事件營銷效應:基于空間生產視角[J].人文地理,2013(5):1-5.
[5]于濤,張京祥,羅小龍.城市大事件營銷的空間效應:研究進展及思考[J].城市發展研究,2011(2):94-100.
[6]王鈺.大型活動組織體育設施與城市空間發展研究[D].南京:南京工業大學,2012.
[7]安俊英,黃海燕,陶倩.體育賽事對舉辦城市環境影響評估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3(2):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