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許昌市建安區人民醫院(461000)何詠梅
現階段,常用的分娩方法有常規分娩、無痛分娩技術以及剖宮產。本研究選取我院102例產婦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兩組患者分別采取常規分娩和無痛分娩技術,觀察和比較兩組患者產程、鎮痛效果、出血量等指標,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樣本來自我院婦產科自2015年3月16日~2016年1月24日期間收治的住院部患者,共102份,年齡22~49歲。將所有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1例,對照組產婦采用常規分娩方法進行分娩,觀察組產婦采用無痛分娩技術分娩,記錄兩組患者生產過程中的產程、疼痛感、出血量以及母嬰安全情況等。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分娩,產婦按照主治醫師或責任護士指導的呼吸分娩法進行分娩,產婦生產過程中不給予或注射鎮痛藥物,當產婦發生陰道撕裂或難產、出血量較多時采取會陰側切或轉至剖宮產以避免危險發生。在產程中,護士人員做好相應的輔助護理工作,并觀察產婦的各項臨床指標[1]。觀察組在常規分娩的基礎上采用無痛分娩技術,具體措施是:在分娩過程中,當產婦宮口張開大小在2.2~3.5cm時,對產婦進行腰麻-硬膜外麻的聯合性施藥麻醉。在產婦子宮開始收縮的間歇,將2.5g芬太尼+20gm麻黃素+0.25g葡萄糖+2.5mg布比卡因緩緩勻速并準確注射到產婦的L3~L4椎間隙。使用微量泵多次連續微量地進行給藥,直到產婦的宮口完全性張開。產婦給藥15~20分鐘后,檢測產婦的溫度感覺消失平面、針刺感覺消失平面,對孕婦肌力作出判斷,待產婦腰麻作用逐漸減弱后,再對其硬膜外腔使用注射泵注入微量麻醉液。在麻醉過程中密切監測產婦的血壓、脈搏、胎心等指標。
1.3 判斷標準 記錄和觀察兩組產婦的產程(產程是指產前宮縮開始至胎兒娩出的時間),產程越短說明分娩過程產婦痛苦感越小,分娩過程越順利[2]。觀察和比較兩組產婦生產中出血量情況,以及患者對分娩過程的疼痛感評價,將鎮痛效果分三種,效果顯效:分娩過程無明顯疼痛感或輕微不適;有效:分娩過程中腰腹具有輕微酸痛感,產婦能忍受;無效:分娩過程中腰腹疼痛非常劇烈,產婦反應激烈。
2.1 兩組產婦的產程、產后出血、分娩結局比較 觀察組的產程時間(6.5±3.5)h小于對照組(9.5±4.0)h,觀察組陰道分娩率(90.2%)明顯高于對照組(50.2%),兩組產婦生產過程中的出血情況、新生兒窒息情況差異不明顯。經比較,采用無痛分娩技術可以縮短產程,利于正常陰道分娩,優勢高于常規分娩組,詳見附表。
2.2 兩組分娩方法的鎮痛效果對比 觀察組的鎮痛效果顯著43例,有效7例,總有效率(98.0%),對照組效果顯著28例,有效6例,總有效率(66.7%),經比較,觀察組采用無痛分娩技術的鎮痛效果優于常規分娩的對照組。

附表 兩組產婦的產程、產后出血、分娩結局比較[n(%)]
多項研究表明,在無痛分娩技術中,為了不影響產婦宮縮,常采用聯合麻醉鎮痛的方式,硬膜外腔中的塑料導管能夠滿足助產以及急癥剖宮產手術的需要,并且產婦還能保持自由活動的能力,這一技術讓許多產婦在清醒且沒有疼痛折磨的狀態下完成生產過程。本研究中,采用無痛分娩技術對產婦進行接生工作,能有效避免產婦在生產過程中,因劇烈疼痛而產生不良的反應,減少了產婦生產過程中順產轉剖宮產的生產幾率,同時有效地縮短了產婦的生產時間。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的鎮痛效果總有效率(98.0%)明顯優于對照組(66.7%),觀察組產婦的產程時間(6.5±3.5)h明顯小于對照組(9.5±4.0)h,觀察組產婦的正常陰道分娩率(90.2%)明顯高于對照組(50.2%),這一結果說明了采用無痛分娩技術能有效減少產婦生產過程中的疼痛感,提高產婦正常陰道分娩幾率,同時也縮短了產婦生產的產程。并且產后有利于產婦身體恢復,幫助產婦早日康復出院。
綜上所述,對產婦采用無痛分娩技術鎮痛效果顯著,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