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濟源市人民醫院(459000)李青
胃鏡檢查是診治消化道疾病的有效手段,與以往的胃鏡檢查相比,無痛胃鏡檢查可使患者的不適感減輕,促使患者進行胃鏡檢查時耐受性和依從性的提高[1],因此,無痛胃鏡檢查中麻醉藥物的選擇十分重要。擇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行無痛胃鏡檢查患者100例開展本次研究,旨在對比無痛胃鏡檢查中兩種麻醉藥物(舒芬太尼、地佐辛)的麻醉效果,詳細內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7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行無痛胃鏡檢查10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50例。納入標準: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SA)分級為Ⅰ~Ⅱ級;本次研究已通過醫院倫理會的審批。排除標準:存在阿片類藥物或丙泊酚過敏史的患者;合并肝腎功能受損的患者;長期使用止痛藥物或存在吸毒史的患者。觀察組男、女患者的比例分別為30例、20例;年齡22~63歲,年齡平均值(37.89±6.75)歲。對照組男、女患者的比例分別為28例、22例;年齡21~62歲,年齡平均值(37.96±6.82)歲。兩組行無痛胃鏡檢查患者各項資料進行比較差異不大(P>0.05),兩組可以實施比對研究。
1.2 方法 檢查前叮囑患者禁飲禁食8h,使用鼻導管吸氧。入室后建立靜脈通道,進行心電監護。對照組將舒芬太尼5μg/kg和丙泊酚1.5mg/kg分別加入到生理鹽水3mL中進行稀釋。在檢查前進行靜脈滴注,時間控制在30~60s。觀察組將地佐辛2.5mg/kg和丙泊酚1.5mg/kg與生理鹽水3mL混合,稀釋后以10mg/s速度進行靜脈滴注,時間控制在30~60s。在進行無痛胃鏡檢查時,若患者出現體動情況,則追加丙泊酚20~30mg,并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對癥治療。
1.3 觀察指標 記錄麻醉前和麻醉后兩組行無痛胃鏡檢查患者的血壓水平、心率、血氧飽和度。記錄兩組行無痛胃鏡檢查患者的麻醉相關參數(睫毛反射消失時間、丙泊酚用量、胃鏡檢查時間、清醒時間)。統計兩組行無痛胃鏡檢查患者在檢查期間出現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將計數資料不良反應發生率和計量資料血壓水平、心率、血氧飽和度、麻醉相關參數錄入到SPSS20.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分別用%表示(卡方檢驗)、均數±標準差(±s)表示(t檢驗)。當兩組行無痛胃鏡檢查患者的各指標數據有差別時,用P<0.05表示。
2.1 血壓水平、心率和血氧飽和度 觀察組行無痛胃鏡檢查患者麻醉前和麻醉后的舒張壓、收縮壓、心率以及血氧飽和度分別與對照組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附表1。
2.2 麻醉相關參數 由附表2數據所示,觀察組行無痛胃鏡檢查患者的睫毛反射消失時間、胃鏡檢查時間以及清醒時間均比對照組更短,丙泊酚用量比對照組少,數據對比差異明顯(P<0.05)。
2.3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觀察組行無痛胃鏡檢查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與對照組進行比較明顯更少(P<0.05)。見附表3。
在進行胃鏡檢查時,患者處于清醒狀態會對胃鏡放置在口腔產生抗拒或造成心理影響,且胃鏡經過咽喉部分時會導致不良反應的發生,臨床使用麻醉也無法避免。近年來無痛胃鏡檢查技術在臨床上應用廣泛,對于疾病的發現和診治具有較高的價值[2]。舒芬太尼是一種阿片類鎮痛藥,鎮痛作用較強且具有微弱的呼吸抑制作用,應用在無痛胃鏡檢查麻醉中不會對患者的循環系統造成影響。地佐辛也屬于強效的阿片類鎮痛藥,地佐辛可對大腦、腦干和脊髓中的K受體產生激動作用,從而起到鎮痛作用和鎮靜作用[3]。地佐辛不僅能夠使患者的疼痛感減輕,還具有較強的鎮痛強度,其起效時間和作用持續時間和嗎啡相差不大[4]。地佐辛的成癮性和呼吸抑制作用均較低。丙泊酚是臨床上常用的短效麻醉性鎮靜藥,在短時手術或侵入性手術中廣泛使用。但單一使用丙泊酚會產生注射痛,且劑量使用較大會抑制患者的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5],而將其與阿片類藥物聯合使用于無痛胃鏡檢查中,不僅能夠將丙泊酚用量減少,還可促進鎮痛效果的增強。

附表1 對比兩組行無痛胃鏡檢查患者的血壓水平、心率和血氧飽和度(n=50)

附表2 兩組行無痛胃鏡檢查患者的麻醉相關參數對照

附表3 兩組行無痛胃鏡檢查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照(n)
本文附表1數據顯示,觀察組行無痛胃鏡檢查患者的血壓水平、心率和血氧飽和度在麻醉前和麻醉后均與對照組數據相近(P>0.05),說明兩種麻醉藥物對患者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的影響較小;觀察組行無痛胃鏡檢查患者的睫毛反射消失時間、丙泊酚用量、胃鏡檢查時間、清醒時間均更優(P<0.05),表明地佐辛具有起效快、檢查時間及清醒時間短的特點,可減少丙泊酚用量;觀察組行無痛胃鏡檢查患者和對照組之間比較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明顯是前者更少(P<0.05),說明地佐辛應用在無痛胃鏡檢查中安全性更高。
總而言之,地佐辛應用在無痛胃鏡檢查中的麻醉效果確切,不良反應更少,優于舒芬太尼,值得在臨床中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