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長葛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461500)王亞麗
1.1 一般資料 通過依照我國的職業病防范相關規定,經過對200家企業展開檢測,對煤礦、沙塵、石棉、鉛、苯、噪聲以及布魯氏菌等導致工作人員產生職業病癥的重要危害性因素進行檢測,采用工作人員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在檢測調查之前,統一對檢測的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對調查所得的多樣數據,使用雙錄入式的方法完成數據的校對,以此來確保數據的完整準確。

附表1 職業病危害嚴重企業分布情況
1.2 方法 通過借助工作生產中的物理因素測量相關文獻,對職員的工作現場噪聲強度進行檢測。通過借助工作現場的空氣中所涵蓋的有毒氣體檢測標準,對企業的有害化學類物質因素進行檢測。通過借助工作現場中的空氣所涵蓋有毒類粉塵物質標準,對企業的有害類粉塵因素進行水平檢測。通過借助工作現場的工作人員所接觸有害類物理因素標準,對工作人員的職業接觸物理限值進行測量,檢測其是否合格。在檢測過程中所使用的采樣測定設備均已經過質檢,且檢測的工作人員也已經經過一定的培訓獲取相關證書,使用的檢測儀器也在計量相關部門所規定的質量標準之內。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使用%表示,使用X2檢驗,以P<0.05存在顯著差異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職業病重點因素監測基本情況 經過對200家企業展開檢測,其中80家企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風險為嚴重級別,主要有28家小型企業、30家微型企業以及19家中型企業,和3家大型企業;有40家企業存在職業病危害風險較重級別,主要有20家微小企業、以及11家小型規模企業以及9家中型企業;有80家企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風險級別一般。在企業職業病危害風險處于嚴重級別的企業經濟類型中,國有經濟企業占據了5.00%(4例),集體經濟企業占據了30.00%(24例),私有企業占據了62.50%(50例),港澳臺經濟企業以及外商經濟企業均占據了1.25%(1例、1例);在企業職業病危害風險處于較重級別的40家企業中,依照經濟類型劃分主要包括了國有經濟5.00%(2例),集體經濟企業20.00%(8例)以及私有經濟企業70.00%(28例),港澳臺經濟企業以及外商經濟企業均占據了2.5%(1例、1例)。

附表2 接觸不同種類職業病危害性因素工作人員分布狀況
2.2 職業病危害嚴重企業分布情況 職業病危害級別嚴重的80加企業中,主要的職業類型包括:土砂石的開采工作、木質類的家具制造工作以及建房和石器類的建筑類工作等(如附表1所示)。
2.3 接觸不同種類職業病危害性因素工作人員分布狀況 對于企業調查中的職業病危害人數總達2600人。在這些工作群體中,對于噪聲以及水泥類的工作人員因素接觸較多(如附表2所示)。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職業病危害程度級別為嚴重的企業主要為小型以及微小型的企業,較大原因可能是由于負責人員對于職業病害的重視程度不足[1]。因此針對本次研究結果,可以依從對職業病害展開一定的預防,從個人至企業的集體,對職業病的防護進行貫徹落實,不斷地對生產工藝設備進行完善,改善工作人員所處的環境條件,加強對負責人員的職業病重視程度,提升工作人員的自我保護意識[2],以此來減少職業病害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