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骨科醫院(450052)陳艷平
膝關節疾病是臨床高發疾病,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持續升高[1]。膝關節疾病主要與膝關節退行性病變、外傷等因素有關,患者主要有膝關節疼痛、活動受限等癥狀,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TKA)是臨床主要用于嚴重膝關節病變的主要治療方法,療效直接,利用人工材料替換病變的膝關節,代替膝關節功能,恢復患者的膝關節功能。但是TKA屬于大型手術,對機體生理功能干擾大,術中出血量多,術后并發癥多,不利于患者的恢復。術后早期多數患者會有不同程度腫脹,給患者造成了巨大的痛苦,不利于術后恢復[2]。本文就TKA患者術后膝關節腫脹的有效護理方法及護理效果進行探討,內容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觀察對象為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0例TKA患者,根據不同護理方案將患者分為護理組、常規組各50例。常規組中男23例,女27例;年齡為49~76歲,中位年齡為(61.3±4.5)歲。護理組中男22例,女28例;年齡為48~77歲,中位年齡為(61.0±4.4)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1.2 護理方法 常規組術后給予常規護理,嚴格執行醫囑,開通靜脈補液通道,給予止痛消腫藥、冰敷、抗血栓藥物。密切關注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給予用藥指導、飲食指導,加強巡視。護理組給予針對性護理措施,具體方法為:①腫脹護理。術后早期對患側膝關節給予間斷冰敷,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炎性因子擴散,減輕疼痛、腫脹。同時,對患者進行早期膝關節運動指導,盡早下床活動,加速膝關節功能恢復。腫脹程度嚴重患者不宜進行早期運動,應保持臥床靜養,待腫脹程度有所減輕后進行運動訓練。②心理疏導。疼痛、腫脹給患者帶來了巨大困擾,患者容易產生負面情緒,消極面對治療。護理人員要告知患者疼痛、腫脹是TKA術后常見癥狀,為患者講解其形成原因、護理方法,告訴患者不要緊張、害怕,要放松心情,積極配合護理人員開展工作,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③飲食護理。手術消耗了患者大量的營養,術后應及時補充營養,給予高蛋白、富含維生素、高熱量食物,忌食辛辣刺激、冷凍、燒烤類食物,家屬要耐心為患者烹飪食物,根據患者的喜好選擇食材,飲食多樣化,增強患者食欲。鼓勵患者多食用大骨湯、牛奶、新鮮蔬菜等食物,增強胃動力,提高機體免疫力,盡快消除腫脹。④DVT防范。合并有糖尿病、惡性腫瘤的高齡患者術后DVT發生率高,護理人員應定期檢查下肢溫度、膚色情況,詢問患者有無下肢疼痛、麻木、皮膚溫度異常現象,及時調整包扎松緊度。劇烈疼痛患者給予鎮痛泵進行鎮痛治療,下肢有沉重、緊張、僵硬癥狀時及時通知醫生。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膝關節腫脹程度、Harris評分、膝關節屈曲度數、VAS評分、下肢DVT發生率。膝關節腫脹程度分為0~3級,0級為輕微腫脹,1級為存在皮紋的輕度腫脹,2級為無皮紋的明顯腫脹,3級為極度腫脹,皮膚上有水泡。
2.1 兩組腫脹程度、下肢DVT發生率比較7d后,護理組0級、1級患者明顯比常規組多,護理組2級、3級腫脹、下肢DVT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見附表1。
2.2 兩組膝關節屈曲度數、Harris評分、VAS評分比較 護理組Harris評分、膝關節屈曲度數明顯優于常規組,且VAS評分明顯更低(P<0.05);見附表2。
TKA是臨床治療膝關節病變的主要治療方法,可以清除病變的膝關節,緩解患者的疼痛、活動受限癥狀。TKA手術屬于侵入性操作,對生理功能有明顯干擾,加之軟組織淤血就會導致術后疼痛、腫脹。早期腫脹容易致使軟組織壞死,引起感染、深靜脈血栓,給患者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延長了患者的住院時間及治療費用。加強護理干預是改善腫脹的有效方法,有效控制腫脹護理干預措施對患者的康復具有積極作用[3]。
針對性護理以最大限度減輕TKA手術患者的疼痛、腫脹,減輕患者痛苦,加速患者康復進程為護理目標。護理人員熟知TKA術后護理相關知識,熟練患肢腫脹護理操作,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個性化護理方法。根據患者腫脹時期、程度給予個性化護理方案,對腫脹部位進行冰敷或熱敷,減輕神經末梢痛感,減緩血流,降低血管通透性,從而緩解腫脹。在護理期間密切關注患者膝關節局部溫度、血運、顏色情況,對下肢DVT提高警惕,做好防范措施,有異常癥狀及時處理[4]。腫脹、疼痛影響患者心情,患者容易出現焦慮、煩躁不安等不良情緒,容易引起失眠、精神不振,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護理人員理解、關心、尊重患者,主動與患者交談,耐心傾聽患者心聲,引導患者說出自己的擔憂。給予針對性引導,學會控制情緒,直面病痛,積極配合醫護人員開展護理工作。引導家屬在生活上、精神上多關心、鼓勵患者,增強患者安全感。根據患者喜好選擇食材,提高患者的營養水平,增強免疫力[5]。

附表1 兩組腫脹程度、下肢DVT發生率比較(n,%)
附表2 兩組膝關節屈曲度數、Harris評分、VAS評分比較(±s)

附表2 兩組膝關節屈曲度數、Harris評分、VAS評分比較(±s)
組別 膝關節屈曲度數(°) Harris評分(分) VAS評分(分)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s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護理組(n=50) 53.8±9.0 91.5±6.8 36.2±2.9 85.7±3.4 6.3±1.8 3.1±1.4常規組(n=50) 54.5±8.9 83.9±6.1 36.0±3.3 77.4±4.9 6.1±1.7 4.7±1.2 t 0.3911 5.8828 0.3219 9.8406 0.5712 6.1357 P 0.6966 0.0001 0.7482 0.0001 0.5692 0.0001
膝關節腫脹會導致血液循環受阻,引發DVT,危險患者的生命安全。護理人員應加強巡視,做好DVT防范措施,加強巡視,有效降低下肢DVT發生率。術后早期康復訓練能加速膝關節功能恢復,告知患者康復訓練重要性,督促患者堅持訓練,持之以恒,迅速恢復膝關節功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縮短患者的康復時間,有利于膝關節功能的恢復。
總之,針對性護理大大提升了TKA患者的Harris評分、膝關節屈曲度數,減輕了患者的腫脹程度及VAS評分,拉近了護患關系,提升了護理質量,護理效果明顯。改善了TKA患者的預后,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