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450000)周靜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4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68例卵巢癌術后化療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采用的護理方案對其進行分組:對照組中,已婚者22例,未婚者12例,年齡25~65歲,平均(45.2±17.8)歲;實驗組中,已婚者23例,未婚者11例,年齡24~66歲,平均(45.9±17.3)歲。兩組基線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

附表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n(%)]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患者環境護理、飲食護理、并發癥防治護理等基礎護理。實驗組:給予患者目標性心理護理,主要內容有:①認知干預:詳細告知患者化療目的、操作流程、不良反應及應急處理,并認真回答患者提出的各項問題,消除患者困惑,增強其安全感。②心理干預:與患者交流時,注意傾聽患者主訴,并注意觀察患者情緒變化,及時給予有效的心理疏導。③放松療法:首先向患者介紹放松的重要性,然后指導患者進行放松訓練。放松療法主要包括想象放松法、肌肉漸進性放松法,其中肌肉漸進性放松法操作如下:指導患者緩慢吸氣,并逐漸握緊拳頭。持續5s后,讓患者邊吐氣邊放松雙手,放松時間約為15s,隨后按照上述方法依次對上肢、肩部、頭部、頸部、胸腹部、臀部、下肢等進行放松訓練,通過全身放松訓練來緩解軀體疼痛感。④家庭支持:及時與家屬溝通,告知家屬患者恢復情況,并邀請家屬參與到整個護理過程中,協助進行生活護理,向家屬介紹患者心理狀況,叮囑家屬多關心、安慰患者,指導其掌握心理支持技巧,告知其患者出現不良情緒時的處理措施,為患者創造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統。
1.3 觀察指標 采用歐洲癌癥研究治療組織系統開發的癌癥生命質量核心測定量表(QLQ-C30)對生活質量進行評估,評價指標共15項,各項目評分0~10分,滿分150分,評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水平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以SPSS19.0行統計學分析,正態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值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以P<0.05為評估標準。
對照組QLQ-C30量表各指標評分及總評分均明顯比實驗組低,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附表。
隨著腫瘤醫學模式的不斷轉變,強調延長患者生存時間的同時,更注重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有學者指出[1][2][3],給予卵巢癌科學治療同時輔助實施積極心理護理,能減輕患者不良情緒,提高臨床依從性,增強化療效果。我院客觀評估患者心理狀態,為其制定了目標性心理護理方案,實踐結果顯示,實驗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筆者認為:①化療前認知護理能使患者正確看待化學治療,通過向患者介紹化療相關知識,讓患者提前做好心理準備,進而使患者能盡快適應化療刺激;②個體化心理疏導能穩定患者情緒,減少其不安感,并自覺配合治療;③放松訓練能轉移患者注意力,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降低化療不愉快體驗;④家庭支持能幫助患者盡快調整心理狀態,消除其應激狀態;⑤良好的心理狀態有利于維持機體平衡,增強患者免疫功能,使化療藥物充分發揮作用,促進疾病轉歸,故實驗組生活質量水平更高。
綜上所述,目標性心理護理對改善卵巢癌術后化療患者生活質量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