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乏成功的企業家,但有民族精神的企業家他算一位;中國不乏再次創業的企業家,但年愈七旬再次跨界創業締造行業奇跡的創客,他是第一位。他,是第一顆速凍湯圓的發明者、中國速凍食品的開創者,曾以一顆湯圓造就一個商業帝國。如今步入古稀之年,想的不是頤養天年,享受天倫,而是玩起了“跨界”,當起了“創客”。他胸懷家國天下,不忘初心,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歷經努力,最終取得地熱發電“中國制造”新突破,體現了大國的工匠精神——他就是三全集團創始人、鄭州地美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澤民。
采訪陳澤民是在一個秋日的午后,陽光正暖,風景正好。如約叩開其辦公室的門,盡管之前有幸得見,但當精神矍鑠、目光炯然的陳澤民從其偌大的辦公室信步迎來,步履輕盈,神態自若,記者還是驚嘆于他強大的氣場和他手掌傳來的溫暖、力道。
感知一個智者,從他的一言一行、舉手投足開始。作為一位功成名就的實業家,他沒有居高的姿態,為人謙和、隨意。交談中,他時而笑意迎面、金句頻現,時而雙眉緊鎖、神情憂思。都說商場如戰場,對陳澤民而言,所有的風云變幻、波譎云詭都不抵他的家國情懷、初心不改。若言人生如夢,對陳澤民而言,過往的崢嶸歲月、傳奇人生都是在圓夢,圓一個個人夢、中國夢。
陳澤民創造了多個商界傳奇,多年引領行業,做得風生水起。1992年組建三全食品廠,2004企業銷售額達14億元,位列中國私營企業納稅百強第6位;2008年公司成功上市,上市首日最終收盤54.37元,較發行價上漲了151.83%;2013年榮登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以62.2億元的財富成為“河南首富”;2016年再次創業,開拓地熱發電新領域;2018年1月12日,全國首個集裝箱式地熱發電站在云南瑞麗獲重大突破,創造了中國地熱發電產業新的里程碑!

陳澤民一路披荊斬棘,破浪前行。50歲辭職創業,60多歲把企業做成行業第一,臨近70歲只當董事。在許多人看來,這就是一部創業傳奇史。作為領航者,他成功地把三全集團這艘巨艦帶入了規范化運行的軌道,并大膽將其交給了年輕的團隊運營,實現了權力的交接,也完成了時代賦予他的使命。而他,則轉身投入了地熱發電這個全新的領域。
陳澤民說,這是他的一個夢想?!拔覐男【褪强萍紣酆谜?,喜歡搞小實驗發明,對潮汐發電、風能發電等新能源發電模式都進行過思考和實踐,而且做了很多相關的學習和研究考察。”陳澤民說,“前幾年霧霾鎖城,百米不見人,困擾人們的生活,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所以從那時起,我就開始琢磨和研究,怎么才能解決霧霾的問題呢?能源結構不合理是霧霾產生的主要原因,煤炭在我國一次能源消費占比仍達62.3%,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為13.3%,使用煤炭發電和冬季供暖加重了霧霾的產生。所以,我就從開發清潔能源著手?!?/p>
2013年國家能源局等四部委聯合出臺《關于促進地熱能開發利用的指導意見》,提出促進產業升級,增強地熱能的市場競爭力和在城市用能中的比重。2014年5月,國土資源部環境司副司長陳小寧在中國科技創新引領地熱產業發展研討會上表示,政策倡導、科技創新是推動地熱行業發展的有力保障,地熱在節能減排、緩解資源壓力方面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國家文件的出臺和相關部門對地熱的關注,更堅定了陳澤民研究地熱發電的信心。
為了實現地熱發電夢,隨后的時間里,陳澤民的足跡踏遍了世界各地,他先后到24個國家考察地熱發電??疾熘校私獾?,地熱是最好的能源,而且用之不盡、取之不竭,就因為地熱太多了,才有火山爆發,才有不斷的地震,那么我們把多余的地熱能源變成電能,不僅可以代替煤使用,還環保安全,可再生。國外很多國家都在搞地熱發電,而我國除了1977年建成并沿用至今的西藏羊八井地熱電站之外,40年來國內地熱發電電站乏善可陳,一直處于停滯狀態。究其原因是地熱發電成本高,戰線長,技術落后,且沒有推廣、普及和發展,這制約著中國地熱發電的進程。
由于地熱投資風險大、投資時間長,要10年左右才能建好,而且技術壁壘無法突破,所以中國的很多企業不敢涉入其中。而陳澤民敢想敢做,勇于嘗試,敢冒風險,甘做中國地熱發電第一個吃螃蟹者。陳澤民憑著對市場的了解和對地熱發電行業的深刻把握,做出大膽而有前瞻性的決定,于2016年3月成立鄭州地美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74歲的年齡再次創業,關注地熱發電。陳澤民說,三全集團是個良性運轉的上市公司,而他研究地熱,既是個人興趣愛好,也是科學探索,成功與否也不確定,所以他就用自己的積蓄成立公司搞研究,目的是尋找更清潔的能源,改善生存的環境,造福民生。
2016年5月2日,中國乃至世界第一眼干熱巖超深探采井——ZZSQ-01井在鄭州三全集團院內開鉆,國內外眾多專家到現場參觀,世界各國的媒體爭相報道了這個新聞,一時引起轟動。這意味著我國干熱巖勘探、開發工作,已經由理論研究層面上升到實踐、探索階段,意義重大、深遠。“我鉆這口地熱井,就是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如果在鄭州這塊中原大地上都能用上地熱資源,那地熱在各地就有推廣的價值?!标悵擅裨陂_鉆典禮上如是說。
后來,無意中發現云南的地質條件和地熱資源比鄭州優越,陳澤民果斷決定轉戰云南,把隊伍帶到了云南德宏州瑞麗市和另外一個地方同時開鉆、做實驗,從立項、選址、打井、完井到安裝設備,一切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短短半年多的時間,電就出來了。
在此期間,他總結國外經驗,成功的模式、失敗的教訓,學習借鑒,兼容并取,帶領公司團隊積極進行資源整合。針對地熱發電的諸多難題,創造了一種全新的模式。把國外大廠房、大設備、大管道,占地面積廣,建設周期長,投資規模大的模式,升級成了“短平快”模式,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這種模式的投資成本只是國外的二分之一。把整個地熱發電廠所有的設備、功能,壓縮、集中到一個地熱發電集裝箱里面,形成了集約化、模塊化、小型化、智能化的新模式,實現了技術創新。
專家們評價,地美特瑞麗發電模式是一種全新的創新和突破,瑞麗項目的成功,足以證明該模式發電效率非常高,且能快速地將地熱能轉化成電能,這種分布式能源模式具有非常良好的推廣和應用價值,贏得國內外的一致贊譽,開創了中國地熱發電新能源領域的新局面。
二次創業期間,陳澤民的活力和干勁迸發,精力宛如年輕人,他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與走訪,不辭勞苦,全心投入,與員工吃住都在工地,員工們從心底里敬佩這位拼勁十足的可親的“老頭兒”。而為夢想奮斗的過程,陳澤民是快樂而充滿激情的。“當我看到熱騰騰的蒸汽從井里冒出來,激動得晚上睡不著覺;我有時半夜收到一些地熱公司要合作的郵件,我都高興地會把老伴喚醒一起分享。”陳澤民神采奕奕地分享創業的喜悅。
他不僅與國內外專家學者交流,還與同行企業一起研究實驗,帶領技術團隊克難攻堅,那種創業的激情與他多年前創建三全公司時一般無二。關于鄭州地美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名稱,他說:“地美特一詞,在希臘神話中,她是大地之神,地神是一個美女,我想讓這個美女為人類造福?!?/p>

在美國考察地熱地貌

考察意大利地熱發電站

考察新西蘭地熱發電站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7年7月5號,地美特瑞麗地熱發電項目成功發電,陳澤民終于實現了自己的地熱發電夢,此時的他深感欣慰,他說自己的兩個夢想都實現了,這一路的付出和辛勞都值得。
“目前,世界上一些地方如印度尼西亞、巴利島、夏威夷等,仍不斷有火山爆發、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發生。所以,我們應把地球多余的能量進行有效釋放,變廢為寶,變害為利,當前國外很多國家都在積極發展地熱發電,甚至一些國家為此放棄了核發電。發展地熱發電,開發清潔能源,這是大勢所趨?!标悵擅襁@樣分析當前的能源發展形勢。
地熱發電,具有無與倫比的優勢和前景。陳澤民說,比如西藏的羊八井地熱發電站,雖是小型的發電站,但建站40年來仍在穩定地發電,說明地熱發電持續、穩定、安全。而經過技術創新的地美特地熱發電的特點是短平快,可以進行分布性發電,可小可大,機動靈活,不受季節和外界的影響,該模式特別適合一些邊遠落后缺電的農村,在當地打個地熱井進行地熱發電,就可以解決供電和取暖問題,是進行精準扶貧的一個很好的方式。
地熱發電模式還是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的一個很好的抓手。很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些地方比較落后和缺電,他們沒有實力搞大的發電站,利用這種短快平的地熱發電模式,既可以解決用電問題,消除環境污染,也可促進經濟發展。陳澤民說,印度尼西亞大使曾多次聯系他,因印度尼西亞是火山之國、千島之國,很多島上沒有電,且不便于走海底電纜,所以他們邀請把地熱發電技術運用到島上,解決當地居民的用電問題。還有美國、新西蘭、德國等國也發出了邀請。
另外,每個地熱發電站都是一個地震局的地震監測點。只要地熱井的溫度突然升高,有所異常,就會提前報警,反映敏捷,哪怕只要提前10分鐘,就可以挽救很多人的性命,減少危害。
中科院院士汪集旸認為,地熱新能源是建設節能減排綠色城市的有益探索。中國工程院院士多吉認為,地熱穩定高效、清潔可再生,與季節性強的水能、風能和太陽能相比,地熱能是更值得開發推廣的新能源,未來地熱能在新能源住宅、生態城市建設等方面市場潛力巨大。
目前,云南的地熱發電模式已經成為中國地熱發電新能源開發的樣板,中石油、中石化、中科大及國內眾多專家學者和美國、法國、新西蘭、德國等國外機構紛紛前往參觀考察和學習,陳澤民和他的地美特地熱發電技術創造了全球地熱發電新能源領域的又一個奇跡!
作為老一輩的實業家,陳澤民的成功大家有目共睹。而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的成功與其敢想敢做、果斷睿智的風格是分不開的,更離不開他執著守望、精益求精的家國情懷和工匠精神。
在三全集團流傳著這樣一個小故事,我們從中可以一窺陳澤民誠信務實的作風。
有一次,在生產過程中,一位工人在車間不小心打破了一扇門上的玻璃,陳澤民為了避免產品質量出現問題,立即下令廢掉了那一整批貨。
“食品生產企業是第一責任人,也是第一消費者。自己要第一個吃,然后才能讓消費者去消費?!标悵擅駡远ǖ卣f,“所以三全集團走到今天,不管管理層怎么變化,創新和誠信的企業文化永遠不變?!闭撬倪@種守望和誠信,才給三全集團帶來了好運,在他60多歲時把企業做成了行業第一。他說,食品行業是一個良心行業,要想把企業做成百年老店,就要有執著守望的情懷。
關于企業家精神,陳澤民說,我們不僅要有嚴謹務實的作風,還要解放思想、敢想敢干,勇于打破常規,開拓創新,要相信事在人為。云南地熱發電的成功,說明了地熱發電并不是高不可攀,外國人可以做到的,我們中國人通過學習也可以做到,甚至經過創新比他們的技術還要先進。這正契合了我國的“雙創”活動。李克強總理發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就是要充分激發億萬群眾的智慧和創造力,從而實現國家強盛、人民富裕。

2017年7月5日,云南省德宏州地美特瑞麗項目成功發電
目前,我國的地熱發電技術在世界上比較落后,在24個國家中我國排名第18位,開展地熱發電投資大、戰線長、風險高,所以涉入的企業比較少?!叭魏我粋€行業,要做到顛覆性的創新,不會輕輕松松就能成功,所以,要有長期規劃和戰略眼光。很多問題并非那么復雜,只要您深入進去,潛心鉆研,就會有所收獲,要發揚工匠精神。即使失敗了,也不要緊,失敗的教訓會為以后的成功打下基礎。我們要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要允許有人失敗,寬容失敗,這樣大家才能積極地嘗試、去創造。”說這話時,陳澤民的目光里跳躍著火苗,“中國是制造業大國,但不是制造業強國,很多先進技術我們只是使用者,不是發明者。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到要掌握核心技術,并指出核心技術受制于人是最大的隱患,而核心技術靠化緣是要不來的,只有自力更生。這些話在今天看來,非常具有針對性和前瞻性?!?/p>
采訪最后,陳澤民表示,他會把地熱發電技術毫不保留地奉獻給社會,他鼓勵大家要敢想敢干、實業興邦,如果國內的企業有意涉入,他會把技術傾情傳授,但不能隨便對國外公開,因為這是我們中國的核心技術,是“中國制造”。眾人拾柴火焰高,希望大家齊心協力把這個新型的產業發揚光大,讓我們中國后來居上,讓地熱發電像地鐵一樣成為中國的另一張名片。
光而不耀,靜水流深。作為德高望重的實業家,陳澤民用實際行動和樸實的言語詮釋著家國情懷和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