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禹
郝東生,畢業于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現任共青團哈爾濱市委常委、專員、市青企協秘書長。2015年任延壽縣六團鎮桃山村駐村第一書記至今,2017年5月同時兼任駐村工作隊隊長。
2017年5月,郝東生剛做完腎上腺腫瘤手術,身上還插著管子,恰逢全省脫貧攻堅回頭看形勢嚴峻,黨組考慮他從2015年就做駐村第一書記,同時曾任過青農部長、又是多年的后備干部,所以認為他最適合繼續駐村并擔任駐村工作隊隊長。征求意見時他毫不猶豫,立刻出院進村,面對回頭看期間的繁重任務,壓力面前他像鐵人一樣玩命工作。桃山村四面環山,位置偏遠,交通不便;農業生產以旱田為主,百姓增收乏力。經過反復調研論證,一年來,他從興產業、圓夢想、解難題、樹新風、強基礎入手,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績,得到了當地干部群眾的廣泛認可。
發展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是脫貧攻堅的關鍵環節。郝東生在村里支持發展的項目是養豬——林下黑豬,這個項目目前運轉良好。他還在村里進行了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去年延壽縣在貧困村中大力推動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需要村內提供場地,于是工作隊拿出15萬元購買了黎明屯18畝土地,目前該項目已建成竣工并投入使用。
郝東生經常說,幫助桃山村廣大貧困群眾在脫貧過程中解決實際困難就是駐村工作隊的工作方向。所以,他在村里開通了“夢想信箱”、村里困難群眾在生產生活教育醫療等方面,有什么困難或小夢想,都可以給夢想信箱寫信,經過入戶核實,工作隊開會表決通過后,通過積極發動青聯、青企協等社會力量幫助他們圓夢。由于夢想信箱立足于精準,切實解決貧困群眾一戶一策的實際困難,一年來,夢想信箱共幫助困難群眾圓夢237個,受到了百姓的歡迎,得到了社會廣泛關注。人民日報還對他進行了專訪,新華視點、龍視新聞、中青報等新聞媒體都給予報道。去年夢想信箱微視頻還被市委組織部評為脫貧攻堅創新獎。
解決兩不愁三保障,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的主要內容。郝書記駐村以來一直強調幫助桃山父老鄉親辦實事。一是蓋房子;二是找工作;三是幫修路;四是送溫暖;五是促教育;六是助醫療;七是靚環境。去冬今春分兩次開展植樹活動,動員社會力量種下的幾千棵丁香、梧桐、果樹遍布村內道路兩側,今年,村還被省文明辦評為五星級文明村榮譽稱號。
駐村不僅是人駐,更要心駐。這是郝東生一直埋藏在心底的一句話,更是他開展駐村工作的“座右銘”。
作為最早下來駐村的第一書記,三年來,他不辭辛苦,早出晚歸,帶領村“兩委”學習政策,從最簡單的會議記錄規范入手,建立健全了村務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將每月15日定為聯合議事日,定期召開全體黨員和群眾代表大會。在村里,郝東生就像一塊磁鐵,村黨支部活躍了,黨員隊伍的素質提高了。
今年,根據工作需要,郝東生重新改選了一個以青年致富帶頭人為班底的村團支部,積極培養選樹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投入7萬元購買書籍和文體活動器材,愛心企業又捐贈來了價值8萬元的桌椅,一個軟硬件相對齊全的村級青少年文化陣地初見端倪。
收獲沉甸甸的工作成績的同時,也有很多傷痕記刻在他的身上。為了脫貧攻堅的使命,他舍小家顧大家,不顧個人,努力工作,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一個普通黨員在黨旗下的莊嚴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