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美玲
[摘 要]個別幼師虐童事件的曝光,反映出相關幼兒教師職業道德的缺失。幼師群體中存在著綜合素質有待提高、學前教育使命感缺失、對學前兒童缺乏愛與責任感等職業道德問題?;谟讕熉殬I道德的現狀,分析其成因,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幼師;師德;對策
學齡前階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啟蒙時期,是個體主動開始探索周圍世界的最初時期。因此,學齡前階段的教育是教書育人接力的“第一棒”?!叭松倌?,立于幼學。”然而,令人觸目驚心的虐童案頻出,上海攜程親子園虐童事件一波未平,北京紅黃藍虐童案一波又起。在虐童事件中,富有多變愿望、稚拙可愛的幼兒初踏入色彩斑斕的世界卻遭受身心的傷害,值得深思的是事件背后幼師職業道德的問題。
一、幼師職業道德現狀
1.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的講話中強調:做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實學識,要有仁愛之心[1]。而現今,很多幼師不完全具備作為教師的綜合素質,在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理論學識、仁愛之心方面都有待提高。2016年,我國幼兒園師幼比約為1:12,要達成1:7的目標還需增加幼師248.8萬人,從中可見我國幼師師資仍很缺乏。近年來,雖然各級各類學校都開設了學前教育專業,但師范類本科畢業生很多不愿意從事幼教工作,幼師人才市場供不應求。現今,幼師大多來自??苹蛘叻菐煼额惛呗殹⒅新氃盒#菐煼额惛呗殹⒅新氃盒#跋忍觳蛔恪睓C制下培養出的幼師,不能滿足幼師人才需求。此外,幼師心理的“亞健康”直接導致了職業道德的“亞健康”。
2.學前教育使命感缺失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承擔著神圣使命?!碑斍?,一些幼師僅把自己從事的工作當做謀生的手段,缺乏作為教師的神圣感和使命感,嚴重損害了幼師的整體形象。《教師法》明確指出:“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教師應當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保持對教育事業的使命感是忠誠于教育事業的前提和基礎,一個沒有使命感的教師,難以做到對教育工作的熱愛,更難以做到對學生的熱愛。學前兒童正處于有強烈求知欲和好奇心的時期,幼師需要牢記作為教師的使命,才能保持對學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對幼童的耐心和愛心,才能保證每一個學前兒童健康快樂地成長。
3.對學前兒童缺乏愛與責任感
“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2]?!苯逃聵I是一門極具情感藝術的事業,學前教育更是如此,情感教育是學前教育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學前階段心理需要是否得到滿足是兒童產生各種情感以及情感變化的主要原因,而他人的贊揚和喜愛會對兒童的情感產生重要的影響。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第三層次的需要是歸屬與愛的需要,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力證了情感需要對于兒童健康成長的重要性。幼師只有愛兒童,才能更有耐心、更負責地培養兒童、教育兒童,才能滿足兒童的身心發展需要。而當前部分幼師缺乏人文關懷,缺乏對兒童的愛與責任感,有些幼師甚至虐待兒童,給兒童的身心造成了嚴重的傷害。
二、幼師職業道德現狀成因分析
1.社會環境中不良文化的影響
現代社會涌現出的各種思潮和多元價值觀念,使部分幼師對內心的道德信仰產生了動搖,漠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想信念不堅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市場經濟的影響下,某些功利主義和享樂主義助長了不良社會風氣,部分幼師難抵物欲的誘惑,利己主義思想嚴重,精神上的“缺鈣”使他們的道德品質和理想信念發生滑坡、扭曲。部分幼師將教育事業當作追名逐利的工具,缺乏對學前教育的真正熱愛,缺失了奉獻精神,丟失了責任感和使命感。此外,幼師待遇不高的處境,難以吸引優秀的幼教人才,會造成整個幼師隊伍的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降低。
2.幼師管理和考核制度不健全
有些幼兒園缺乏合理的規劃和管理,直接影響了聘用幼師的質量。幼兒園特別是鄉村幼兒園和私立幼兒園的發展和管理存在隨意性。幼兒園管理體制的不健全直接導致了幼師管理和考核的不規范和不負責。有些幼兒園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聘請工資要求更低的幼師,而忽視了對幼師整體素質的考量。
有些幼兒園在幼師招聘和考核時,對幼師必備的素質和各項要求的評定不夠重視,這使相關政策的執行大打折扣。很多幼兒園教師沒有教師資格證,而教師資格證是幼師上崗的必備條件。除此之外,良好的道德素養、健康的心理素質等幼師應該具備的基本條件,在實際考核中卻缺少有效的方法進行考量。
3.幼兒園對師德建設重視不足
“為師以德,天經地義?!比欢?,不少幼兒園卻不重視師德師風建設。比如,一些幼兒園在招聘幼師時就缺少對職業道德的考量。很多幼師畢業于非師范院校,沒有接受系統而完整的師范教育,只是經過教師資格考試獲得了教師資格證書。有的甚至無證上崗,缺少完備的職業道德素養和學前教育專業知識。還有一些幼兒園在幼師隊伍建設中主要關注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外在形象,缺乏對職業道德足夠的重視和必要的考核。在功利主義的影響下,部分幼兒園忽視了幼師入職后的道德素養和思想品德建設。
三、加強幼師職業道德建設的對策
1.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幼師師德建設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時代發展的價值引領,也是師德建設的思想指南,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師德建設,是抵御社會不良文化影響的良方。
(1)深入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師德的內化
隨著時代的發展,師德的內涵越來越豐富,這就需要幼兒園廣泛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活動,引導幼師不斷提升自身道德水平和業務能力,擺正自身的社會角色定位,承擔起育人的社會責任,進而在幼師群體中形成職業道德規范的自覺認同。
(2)建立尊師重教、愛崗敬業的幼兒園文化
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幼兒園文化建設,使其扎根于幼師之心,引領和規范幼師的行為;使幼師能夠充分發揮積極主動性,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融入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
(3)提升幼師的法律素養
幼兒園要廣泛開展法律知識的學習和宣傳活動,增強幼師的法律意識,幫助幼師樹立依法教學的理念,使幼師明確法律所賦予的權利和所禁止的行為,確保幼師明確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2.教育部門要健全幼師管理考核制度
(1)完善幼師資格準入制度
健全幼師管理考核制度,要從入關口抓起。某些幼師“無證上崗”的現象,正是由于沒有嚴守教師準入關口所致。但是當前幼師資格證的取得對學歷水平要求不高。為此,要提高幼師資格準入標準,提高幼師的學歷水平,重視幼師綜合素質的考核與測評,抓好幼師資格準入這一關。
(2)提高幼師的待遇保障
切實解決幼師隊伍的薪資福利、職稱晉升和社會保障問題,是增強幼師職業吸引力、認同感、榮譽感的前提和基礎。只有提高幼師的社會地位和待遇,才能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投身于幼教事業,才能從整體上提高幼師隊伍質量,才能提高幼師的從教熱情。
(3)完善幼師考核制度
在高校培養過程、幼師聘任過程和幼師工作過程中,要對幼師進行全面綜合的考核。在高校培養過程中,要將專業知識學習、道德品質培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法律知識學習納入幼師培養體系中,嚴格考核的管理;在幼師聘任過程中,要全面考量幼師的必備素養,特別是在幼師心理健康方面,可將是否有耐心、是否具有親和力、是否喜歡孩子等納入考核內容中;在幼師工作過程中,要將職業道德作為業績考核、定期注冊、職稱評審、評獎評優等的重要指標。
3.幼兒園應完善幼師崗前職后培訓機制
幼兒園需要加強幼師的崗前職后培訓,將師德師風建設融入學前教育的日常,形成良好的師德氛圍,促使幼師自覺以德立身、以德施教。
(1)加大培訓投入
幼兒園應制定科學合理的培訓計劃和培訓考核獎勵機制,為培訓合格的幼師提供物質獎勵或政策支持,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培訓并取得實效。
(2)規范培訓程序,追求培訓實效
幼兒園要將培訓和培養結合起來,進行必要的幼師師德調研,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要重視對培訓的監管,奉行寬進嚴出的原則,采用考核和考試結合的方式,保證培訓取得實效。
(3)促使幼師端正態度,積極認真參與培訓
要提高幼師對培訓意義的認識,促使幼師在培訓中嚴于律己,充分發揮自我教育的主觀能動性,認真學習學前教育培訓內容,提升自己的理論素養和職業道德修養。
此外,在幼師上崗前,幼兒園要組織幼師學習關于教師的道德規范和行為守則,以及關于教育的法律法規,明確教師職業道德要求。在幼師入職后,幼兒園還要組織幼師開展職業道德建設活動,如定期組織開展學習教育活動、師德模范宣講活動、師德討論會等。
當前,多數幼師在學前教育事業中都能盡心盡責,但部分幼師職業道德缺失的問題應引起重視。為此,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幼師職業道德建設中的引領作用,教育部門要加快健全幼師管理考核制度,幼兒園應努力完善幼師崗前職后培訓機制,以此不斷促進和加強師德建設。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習近平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09-09.
[2]亞米契斯.愛的教育[M].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2010.
(責任編輯 張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