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資》記者魏萌
國家的強盛離不開農業的興旺,農業的發展離不開優質高效的農資服務力量。山東是全國農業強省,作為扎根本土、服務“三農”的“生力軍”,煙農濰坊農資連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煙農濰坊分公司)始終堅持“誠信、求實、創新、服務”的經營理念,將自身發展與農業需求、農民利益緊密相連,深入探索傳統農資流通企業轉型升級機理,逐漸走出一條多元并舉、智慧發展的改革之路。
秋天本是豐收的季節,然而,對于山東濰坊地區的農民來說,卻被今年8月突發的洪澇災害打了個措手不及。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作為與農民走得最近的農資經銷商,煙農濰坊分公司發揮系統和網絡優勢,及時啟動救災響應機制,投入人力物力抗洪救災,并在災后重建的關鍵時期,以捐肥+跟蹤服務的方式,解決了當地農民的燃眉之急。
在煙臺市農業生產資料總公司(以下簡稱煙農公司)濰坊配送中心的化肥儲備庫內,記者見到了煙農公司總經理助理、煙農濰坊分公司總經理曹偉。“受臺風影響,這次洪災來勢兇猛,給山東大部,尤其是濰坊地區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曹偉一邊查看救災化肥調運情況,一邊向記者介紹,“我們公司是由煙農總公司控股、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農資連鎖運營企業,總部就設在壽光。災情發生后,我們第一時間響應山東省供銷社和總公司的號召,緊急向受災較為嚴重的區域調運了23噸進口菌肥,并派出專業的農化服務人員,幫助受災農戶調理土壤,恢復生產。”
據了解,煙農公司隸屬于山東省煙臺市供銷合作社聯合社,是山東省大型農資流通企業和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曹偉表示:“供銷社姓‘農’,作為山東本土的社屬企業,參與此次抗洪救災對于我們來說責無旁貸。后續我們還會根據災后重建的情況,因地制宜地出臺一些救助方案,幫助受災農戶盡早重建家園。”
濰坊地區的設施農業比較發達,是全國肥料企業激烈角逐的一片“紅海”。對此,曹偉深有體會。他告訴記者,以壽光為代表的大棚蔬菜區經濟效益較高,農民的種植技術也非常成熟,因此對新型肥料的接受程度和肥料的品質要求也比較高。
“化肥私營以后,不法商家坑農害農的事件逐漸增多。近年來,壽光地區成了新型肥料的‘試驗場’。與傳統的尿素、二銨等肥料相比,新型肥料形態、成分等各方面更為復雜,也更容易造假。農民一旦買到假冒偽劣的化肥,輕則減產,重則毀棚絕收。”曹偉表示,“煙農自成立以來就秉承誠信經營的理念,一切從農民的利益出發。在選擇合作伙伴方面,我們都是和國內外的一些大品牌、大廠家合作,如云天化、開磷、聯盟、美盛、雅冉等。我們還加強與上游企業的合作,研發生產煙農自由品牌的復混肥、有機肥、微生物菌劑、過磷酸鈣等特效肥,從源頭上保障農資產品的安全可靠。我們嚴把進貨質量關,所有經營的商品必須經煙臺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檢驗并到當地工商部門備案,只有檢驗合格的商品才投入市場,不合格產品堅決退回廠家。”
“煙農無假貨,農民信得過”,通過嚴格把關,誠信經營,以及健全的農資銷售服務網絡,煙農濰坊分公司逐漸贏得了廣大農民的信任和好評。目前,該公司依托煙農公司的品牌和貨源優勢,在濰坊、濱州、聊城、章丘等地設有分公司14處、配送中心25處、直銷庫13個,以及直營店、加盟店583個,服務半徑輻射山東省內各縣(市)及周邊地區,創造了年銷售化肥40萬噸,銷售收入8億元的成績。

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壓力,煙農濰坊分公司一直沒有停下轉型升級的腳步。近年來,為了適應現代流通行業發展趨勢,提升服務能力,煙農濰坊分公司緊跟總公司的腳步,在加強農資連鎖銷售網絡建設,鞏固農資流通主渠道地位的基礎上,積極在轄區內開展智能配肥服務。測土配方施肥在作物提質增產、農業增效、農民節本增收、改善土壤生態等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煙農公司圍繞配方肥入戶到田、肥料科技和營銷模式創新等領域,積極攻關,逐漸打造出一套智能配肥服務體系。
針對智能配肥服務模式的意義及運作模式,曹偉介紹,智能配肥服務模式是替代傳統化肥流通倉儲和分銷的重要方式,是一種突出服務效果的測、配、產、銷、用一體化的服務模式,其核心理念是量身定制、個性配方、精準施肥,服務宗旨是實現消費者省錢、省力、省心、有效即“三省一有”,讓農戶省錢、省力、省心,讓農作物增產增效,解決化肥過度施用造成的土壤面源污染,通過精準施肥實現化肥施用量零增長。
“具體來說,我們的智能配肥系統由土壤化驗室、遠程客戶端、農化專家配肥軟件、智能配肥機組成,最終形成以縣域為農服務中心+鄉鎮智能配肥站+村級終端服務點為依托的‘三位一體’服務體系。其中,微工廠+直營店+農技、土肥、植保農業三站是我們建立和運營配肥站的主體。在管理方面,主要突出形象規劃、產品質量、服務標準、原料供應、包裝標識、后臺控制等‘六個統一’的標準。具體的加盟合作,由煙農總公司負責智能配肥服務體系的規劃、建設、培訓和輔導運行。”曹偉表示,“未來,這一智能服務體系就是我們與農民保持緊密關系的橋梁和最大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