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450000)紀婷
近些年來,骨折患者的患病率表現出逐年遞增的趨勢,不僅影響了患者的身體健康[1],還降低了其生活質量,因此臨床應予以重視。本次主要探討疼痛護理干預運用在骨折患者術后疼痛護理中的效果,現將全部內容整理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所選50例研究對象均于我院行骨折手術,治療期間在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根據研究要求均分患者為兩組,在常規組中,女10例,男15例;年齡20~75歲。實驗組患者中,女11例,男24例;年齡21~78歲。兩組患者臨床基礎資料經統計學分析,無可比性,P>0.05。
1.2 護理方法
1.2.1 常規組 對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即向患者進行有關疼痛方面的健康教育,嚴格遵照醫囑給予患者美洛昔康、尼美舒利等止痛藥物治療,對于疼痛劇烈且無法忍受的患者可給予曲馬多、強痛定以及哌替啶肌注等止痛劑,同時對患者用藥期間疼痛的變化情況進行觀察,以此判定是否能夠繼續使用上述藥物止痛。
1.2.2 實驗組 對患者實施疼痛護理干預,主要護理內容有:①疼痛控制護理小組建立:首先建立疼痛控制小組,成員包括專科責任護理人員、麻醉師以及骨科醫師等,術后準確評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其次依照評估的結果實施針對性的疼痛護理措施,開展有目的性與針對性的護理方案。②針對性鎮痛處理:待患者入院之后,由責任護理人員對其進行評估,內容主要包括:患者年齡、體質、對疼痛的耐受情況以及藥物過敏史等,其后由臨床醫師依照患者對疼痛的耐受情況與個體化差異,為其制定出針對性的鎮痛方案。③物理鎮痛:術后可協助患者翻身,24h后可應用冰袋冰敷切口周圍,以使患者局部出血與后髖腫脹情況得到減輕;幫助患者抬高患肢,同時采取按摩措施,以使其麻木感得到緩解,促進其血液循環。
1.3 療效評價[2]①生活質量評定,標準可參照《漢化簡版健康調查量表》相關內容進行,由患者自行展開評定,每項指標100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好。②護理滿意度評定,通過調查問卷自行設計的方式展開評價,總分為100分,非常滿意:評分>85分;較滿意:評分60~85分;不滿意:問卷評分<60分。
1.4 統計學方法 收集整理本組實驗數據,在統計學軟件SPSS20.0數據包中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分別應用(n%)和(±s)表示,組間差異通過x2和t檢驗,當P<0.05時,統計的相關方法具有參考價值和意義。
2.1 護理前后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情況分析實驗組與常規組生活質量各個指標評分相比有明顯差異,P<0.05,具備統計學意義,詳見附表1。
附表1 兩組生活質量改善情況比較(±s,分)

附表1 兩組生活質量改善情況比較(±s,分)
生活質量指標 常規組(n=25) 實驗組(n=25) P X2情感職能 72.12±5.21 82.99±5.43 0.0000 7.2824精神健康 76.33±1.19 88.51±4.97 0.0000 11.9167軀體疼痛 78.59±4.06 89.01±4.43 0.0000 8.6703社會功能 72.95±4.43 87.82±5.71 0.0000 10.2878活力 75.76±3.52 86.47±5.12 0.0000 8.6186生理職能 79.41±3.80 87.33±4.46 0.0000 6.7585認知功能 74.23±4.69 88.64±7.43 0.0000 8.2002總體健康 80.79±5.26 89.82±5.57 0.0000 5.8934
2.2 對比兩組VAS的評分 護理后1天、護理后2天、護理后3天,兩組患兒VAS的評分均發生改善,實驗組改善的幅度比較大(P<0.05),與常規組相比組間對比顯示有明顯的差異,P<0.05,見附表2。
附表2 兩組VAS的評分對比(±s,分)

附表2 兩組VAS的評分對比(±s,分)
組別 例數 護理前 護理后1天 護理后2天 護理后3天常規組 25 7.39±2.03 4.17±0.45 3.20±0.43 2.67±0.18實驗組 25 7.41±2.01 2.64±0.28 1.94±0.24 1.13±0.04
經分析研究的結果得出,護理后1天、護理后2天、護理后3天,兩組患兒VAS的評分均發生改善,實驗組改善的幅度比較大(P<0.05),提示疼痛護理有效緩解疼痛程度。由評價兩組護理后的生活質量得知,實驗組各項生活質量的指標均較常規組高,P<0.05,每組相比均具有明顯差異,有可比性,因此可得知綜合護理干預可使骨折術后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提高。此外,綜合護理的應用在緩解患者術后疼痛的同時還可使患者享受護理服務的過程,認可臨床護理人員的付出,調動護理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其職業素養與責任心,給患者帶來全新的舒適性護理體驗,因此建議將綜合護理干預作為臨床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加大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