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陽市中醫院(455000)穆欣欣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97例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資料,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對照組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齡(3.31±0.27)歲。觀察組49例,男25例,女24例;年齡(3.29±0.29)歲。兩組資料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規護理:給予患者臥床休息、吸氧、常規抗感染、應用擴張血管、強心、利尿,保持呼吸道暢通等;觀察組患者應用循證護理:①護理前評估,成立護理小組,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觀察患者體征及癥狀的變化,對患者的心率進行密切監測。②心理干預,為患者及家屬講解疾病相關知識,減輕其心理對抗,提升其積極性。③飲食干預,為患者制定飲食計劃,少食多餐,禁食刺激性食物,保持患者的營養均衡。④呼吸道干預,為患者選取合適的體位,頭部抬高45°,控制病房濕度,保持病房通風,呼吸困難的患者給予吸氧支持。⑤藥物干預,用藥過程中,嚴格依據患者的體重用藥,在進行藥物輸注時,嚴格控制輸注速度,同時在藥物應用后密切監測患者的心率、血壓等生命體征,出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監測患者的液體出入量,囑患者多進食香蕉、牛奶等食物,避免低血鉀的出現。⑥感染干預,保持患者身體的清潔,對受壓部位進行按摩,保持飲食的衛生,避免再次感染的發生;⑦心排血量干預,對于輕度心力衰竭患者在保證患者充足休息的同時,可進行適當的下地活動,對于心力衰竭中度患者,可適當減少活動量,增加休息時間,較為嚴重的患者需保證持續臥床休息,密切監測患者的情緒波動,與患兒進行積極有效的情感溝通,避免其情緒波動[1]。兩組患者均于出院前對比療效。
1.3 觀察指標 臨床療效:顯效:咳嗽、呼吸困難、水腫等癥狀體征消失;有效:癥狀體征顯著改善;無效:癥狀體征無改善;依據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NYHA)的心功能評級標準進行評價,分為Ⅰ、Ⅱ、Ⅲ、Ⅳ級,患者的心功能評級越低,證實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效果越佳[2]。
1.4 統計方法 數據采用SPSS19.0處理,計數資料以[n(%)]表示,x2值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t檢驗,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觀察組干預后顯效31例,有效17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7.96%(48/49),對照組干預后顯效25例,有效15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83.33%(40/48),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4.5470,P<0.05)。
2.2 心功能水平比較 觀察組干預后心功能水平改善幅度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附表1。
2.3 癥狀體征消失時間 觀察組患者干預后患者的癥狀體征消失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附表2。

附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心功能水平對比[n(%)]
附表2 兩組患者癥狀體征消失時間對比(±s)

附表2 兩組患者癥狀體征消失時間對比(±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肺啰音消失時間(d) 體溫恢復時間(d) 憋喘消失時間(d)對照組 48 7.58±1.11 4.66±1.19 4.49±1.08觀察組 49 5.11±0.77* 2.59±0.46* 2.87±0.69*
循證護理是臨床上一種新型的護理方法,通過將患者的訴求、工作中的經驗及科研結論相結合,進而制定出的一種針對性護理措施。該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干預后,患者的癥狀體征消失時間低于對照組患者,心功能改善效果優于對照組,臨床療效顯著提升,證實循證護理應用于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有效性。
總之,循證護理能夠有效改善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加快患者癥狀體征的改善,促進患者病情轉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