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第十六人民醫院(452470)王艷惠
急性腦梗死是常見的急性腦血管疾病,全球的發病率約為140/10萬~200/10萬,國內的發病率為世界平均水平。據統計[1],在我國急性腦梗死的死亡率位居第2位,每年大約有510萬居民死于該病,急性腦梗死的死亡率大約是急性心肌梗死的4~6倍,可知該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西醫常規治療包括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神經營養和保護等,對患者神經功能的改善效果仍不甚滿意。星蔞承氣湯具有化痰清熱、理氣散結、疏通血行等作用,而痰熱腑實證是腦梗死急性期比較常見的中醫證型。鑒于此,本研究特篩選60例患者展開臨床試驗,詳情如下。
1.1 臨床資料 以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痰熱腑實證腦梗死急性期患者共60例作為受試者,利用隨機數表分為西醫組與結合組。西醫組共包含30例患者,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齡41~86歲,平均(61.7±7.3)歲,梗死部位:前循環21例、后循環9例;結合組共包含30例患者,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43~89歲,平均(61.5±7.2)歲,梗死部位:前循環23例、后循環7例。組間臨床資料對比均未發現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西醫組給予常規基礎治療:①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做好吸入性肺炎的防控工作;②調控血壓、血糖和血脂,穩定水和電解質平衡;③給予腦神經保護治療,適當給予脫水藥物和抗凝劑,控制顱內壓;④給予早期介入溶栓治療。
結合組在西醫基礎治療的同時采用星蔞承氣湯加減,基本組方:全瓜蔞、雞血藤各30g,丹參15g,陳皮12g,地龍、石菖蒲、郁金各15g,膽南星、大黃(后下)各6g,水蛭3g;若大便干結,則加用芒硝(分沖)6g,枳實和厚樸各9g,大黃也需要增量至9g;若風證嚴重,則需要加珍珠母(先煎)、石決明(先煎)各30g,天麻15g,桃仁、紅花各9g;若氣虛嚴重,則需要加黃芪和太子參各30g;若血瘀嚴重,則需要加桃仁、紅花各9g;若陰津虧虛,則需除去法半夏、大黃,瓜蔞和膽南星減量,并加用生地黃15g,玄參和麥冬各9g。1劑/d,水煎后分早晚共2次服用。兩組持續治療時間均為14d。
1.3 觀察指標 以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程度(NIHSS評分)、日常生活能力(BI評分)變化和綜合療效為觀察指標,其中NIHSS評分和BI評分范圍分別為0~45分和0~100分,NIHSS評分越高認為神經功能缺損越嚴重;BI評分越高認為日常生活能力恢復效果越佳。將治療后癥狀完全消失,NIHSS和BI評分改善≥90%者記為基本痊愈;將治療后癥狀顯著改善,NIHSS和BI評分改善≥70%且<90%者記為顯著進步;將治療后癥狀有所好轉,NIHSS和BI評分改善≥30%且<70%者記為進步;將治療后癥狀無好轉跡象甚至加重,NIHSS和BI評分改善未達到進步標準者記為無效。總有效率=基本痊愈率+顯著進步率+進步率。
1.4 統計學分析 借助SPSS15.0軟件完成統計學檢驗,根據秩和、t、x2檢驗等級分布、計量(±s)、計數(%)資料,P<0.05可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前后NIHSS和BI評分對比 治療后兩組NIHSS評分均顯著降低(P<0.05),且BI均顯著升高(P<0.05),治療后結合組與西醫組NIHSS評分和BI評分對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1。
2.2 綜合效果對比 兩組綜合效果對比可發現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合組總有效率為90%(27/30),遠高于西醫組的67%(20/30)(P<0.05),見附表2。
附表1 兩組治療前后NIHSS和BI評分對比(±s;分)

附表1 兩組治療前后NIHSS和BI評分對比(±s;分)
組別 n NIHSS(分) t/P BI(分) t/P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結合組 30 29.5±4.2 12.3±2.4 24.505/0.000 35.6±5.5 71.8±7.1 27.133/0.000西醫組 30 29.3±4.0 18.2±3.3 14.287/0.000 35.9±5.3 62.2±7.3 20.304/0.000 t 0.318 10.142—0.2785.975—P 0.702 0.000—0.7320.000—

附表2 兩組綜合效果對比(例;%)
急性腦梗死的發病基礎為頸動脈粥樣硬化病變,而高血壓、腰臀比過大、吸煙、不良飲食習慣、糖尿病、缺乏體育鍛煉、過度的精神壓力等均是該病的誘發因素。一旦發生該病,腦動脈自我代償功能逐漸喪失,局部腦組織發生缺血缺氧性壞死,神經功能將會嚴重缺損,同時也增加了死亡的風險[2]。西醫基礎治療能夠從多個方面積極控制患者的病情,對神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是仍存在較大的改進空間。
本次研究中,治療后結合組NIHSS和BI評分均顯著優于本組治療前和西醫組治療后,提示在西醫基礎治療的同時聯用星蔞承氣湯加減能夠顯著改善痰熱腑實證腦梗死急性期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日常生活能力;結合組總有效率為90.00%,遠高于西醫組的66.67%,可知聯用星蔞承氣湯能夠顯著增強療效。祖國醫學認為[3],急性腦梗死屬于“中風”范疇,基礎病因是氣血內虛,常見中醫病因包括憂思惱怒、勞倦內傷、嗜食肥甘厚膩等,可致陰陽失調、氣血逆亂,引發腦脈痹阻,痰熱內阻,上擾清竅,氣血逆亂,經絡阻滯。星蔞承氣湯中瓜蔞理氣散結、清熱化痰,膽南星息風化痰,大黃通腑化濁,另有多種化痰通腑、平肝熄風、燥濕化痰、消痞散結作用的中藥材配合使用,可達舒筋活絡、化痰通腑、息風解痙的功效。在此基礎上辨證加減能夠增強對痰熱腑實證腦梗死急性期患者癥狀和病情的控制作用。藥理學研究證實[4],大黃中的水提取物能夠有效保護腦組織,增強神經元的自我修復能力;膽南星和瓜蔞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還可增強大腦的抗缺氧能力。因此星蔞承氣湯加減應用于此類患者中的治療作用理想。
綜上所述,建議對痰熱腑實證腦梗死急性期患者給予星蔞承氣湯加減治療,以改善神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提升綜合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