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心 黃新平 王秋碩
【摘要】河溶站是湖北省重要防汛站,洪峰水位預報是防汛關鍵要素,由于其位于平原地區,坡降平緩,水位流量關系在中、高水呈連時序(主要以順時針繩套線為主),在利用降雨徑流關系預報出洪峰流量后,預報洪峰水位存在瓶頸,有時誤差較大,本文從實時校正出發,研究洪峰水位預報方法,提高預報精度,為防汛當好參謀作用。
【關鍵詞】最大流量;最高水位;漲水面;實時訂正;預報水位
1、基本概況
1.1流域概況
沮漳河是長江中游上段干流左岸一級支流,分東、西兩支,東支為漳河,西支為沮河,西支較長為干流,發源于保康縣歐家店大灣,自北向南流經保康、南漳、遠安、當陽、枝江等縣市,于荊州市李埠鎮臨江寺入長江,1993年,實施沮漳河下游出口段改道,河口上移15.5km,減少了荊江大堤李埠以下14.5km與沮漳河共堤,在枝江市七星臺鎮鴨子口村匯入長江。流域全長344km,集水面積7305km2。在當陽市玉泉鎮北門有百里長渠分流灌溉,于枝江市問安鎮鳳臺回歸沮漳河。下游兩岸有堤防,左岸堤自棗林崗與荊江大堤連,因其泄洪能力較小,若與長江洪水遭遇,可威脅荊江大堤,歷史上曾多次自然潰口和破垸行洪。
西支沮河于當陽市河溶鎮兩河口與漳河匯合,2015年,實施河溶鎮附近漳河改道,兩河交匯口由原河溶大橋上移約9km 至張家灣,全長230km,集水面積3353 km2,東支漳河源出保康縣龍坪鄉黃龍洞溝,自北向南流經漳河水庫,途經南漳、荊門、遠安縣,于當陽市河溶鎮兩河口匯入沮漳河,全長190km,集水面積2968 km2。
1.2測站特性
河溶水文站位于沮漳河原兩河口下游800m處,集水面積6338 km2(含漳河水庫面積2212 km2),主要觀測項目是水位、流量。基本水尺觀測采用自記水位計,測驗河段兩岸為堤防控制,順直長度約500m,主槽偏于左岸,最大河寬450m,當水位超過47.70m時,右岸開始漫灘,水位達48.80m時,右岸全部漫灘直達堤腳。河溶站屬平原河流站,坡降平緩,流速較小,Z~Q關系受洪水漲落、沖淤變化和長江回水頂托等影響,水位流量關系復雜,洪水期線型多為逆時針繩套狀或其變形,歷年采用連時序法推流,該站設防水位為47.50m,警戒水位為48.50m,保證水位為50.00m,斷面附近堤頂高程為52.80m。
河溶站多年平均降水量995.0mm,汛期(4~9月)降水量約占全年的75%,降水空間分布均勻,過程較為集中。年內暴雨洪水主要出現在汛期,尤以5-7月為最多;流域呈平行狀,坡降小,匯流慢。
河溶站歷年實測最高水位50.49m,歷年最大流量2360 m3.s-1,歷年實測最低水位39.86m,歷年最小流量-5.00 m3.s-1,實測最大流速2.98 m.s-1。年水位變幅最大可達10 m。
2、洪峰流量預報洪峰水位模型建立
該站洪水由暴雨形成,其洪峰流量采用降雨徑流預報,精度能滿足要求。由于水位流量關系為繩套或其變形,通過洪峰流量確定洪峰水位存在較大誤差,而洪峰水位是防汛指揮的關鍵因素。本文通過實時校正法,對提高水位預報精度進行探討。
2.1相同流量不同水位分析
選取洪峰流量接近,但洪峰水位相差較大的典型洪水場次,如表1。
2.2由洪峰流量預報洪峰水位
2.2.1繪制最大流量~最高水位綜合線
逆時針繩套曲線各特征值出現順序為最大比降、最大流速、最大流量、最高水位。選取2002-2016年洪峰水位高于44.00m以上洪水場次,由于最大流量與最高水位不是同時出現,現繪制洪峰最大流量與最高水位綜合關系線,此線用于解決水位流量在同場洪水過程中不是單一對應關系,見圖3。
2.2.2繪制洪峰流量~相應水位綜合線(漲水面)
選取2002-2016年典型洪水場次,繪制最大流量與其相應水位綜合關系線(漲水面),此線用于對洪峰預報水位的實時修正,解決相同的洪峰流量,在不同的場次時,其洪峰水位差異大的問題,見圖3。
2.2.3洪峰流量預報洪峰水位步驟
由預報洪峰流量查最大流量~最高水位綜合線得Z初估作為最高水位預報初估值;由預報流量查最大流量~相應水位綜合線得Z查線作為漲水面最大流量對應的標準水位;以實時最大流量相應水位Z實時為依據,計算實時預報水位訂正值Z訂正=(Z實時- Z查線)/2;最后確定最高水位預報值Z修正= Z初估+ Z訂正。
3、實例運用
3.1由最大流量預報最高水位方法
以2007年8月31日場次洪水為例,說明由最大流量(實例以實測值代替預報洪峰流量)預報最高水位的方法如下,從表1可知:本場洪水最大流量1190 m3.s-1,最高水位Zmax=47.77m。
(1)由最大流量查圖3中1線,初估最高水位預報值Z初估=48.25m。
(2)由最大流量查圖3中2線,得綜合線上最大流量對應水位(漲水面)Z查線=47.53m。
(3)在洪水水文要素摘錄表中,查得洪峰流量出現時,實際相應水位Z實時=47.00m。
(4)計算最高水位預報訂正值,Z訂正=(Z實時- Z查線)/2=(47.00-47.53)/2=-0.265m。
(5)實時修正最高水位預報值Z修正= Z初估+ Z訂正=48.25-0.265=47.98m。
(6)最高水位預報誤差δz= Z修正- Zmax=47.98-47.77=0.21m。
3.2檢驗
1973年以來,洪峰水位高于46.50m的洪水共計46場,按照上述方法進行洪峰水位預報,根據《水文情報預報規范》規定,以0.30m作為水位預報許可誤差的上限,直接采用圖3中1線(最大流量最高水位關系線)預報水位合格率為54.3%;經實時校正后,有42場洪峰水位預報合格,合格率為91.3%,達甲級精度等級,由于篇幅限制,水位預報誤差統計表略。
4、結論
根據實時最大流量、相應水位對最高預報水位進行修正,能顯著提高最高水位預報精度,河溶站防汛關鍵是需要最高水位值,想辦法提高水位預報精度尤其重要。經對洪峰過程統計,該站最大流量與最高水位出現時間間隔在4~12h之間,若要獲得更長預見期,可采用最大流量出現前的實時流量值(小于最大流量10%左右)進行修正。根據上述方法,實時流量需要測量、分析計算、查線獲取;另外,最大流量預報精度直接影響最高水位的預報精度;在受長江高水回水頂托影響期間,需按回水頂托規律進行修正,不適用上述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