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金祥
【摘要】水土保持功能對整個城市的建設有很重要的作用,近年來水土保持功能評價及其在水土保持區劃中的應用備受相關人士的關注,對生態環保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從生態層面分析水土保持功能對環境的影響,結合實際的案例,多角度探討水土保持功能對生態循環系統評價以及它在整個水土保持區劃中的實地應用。
【關鍵詞】水土保持功能評價;水土保持區劃;水源
引言
水土資源的匱乏是當前中國的現狀,讓有限的水土資源發揮最大的價值并形成良好循環的生態系統,是當下水土保持的難點也是關鍵點。水土關系到人類的方方面面,山川河流以及日常所需糧食蔬菜都來源于水土;但是水土的保持功能以及水土保持區劃這方面的研究卻只有很少一部分應用到水土保持上。中國的水文特征復雜,在保持水土上難度大,研究點從生態的結構、物種到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涉及的學科眾多,但這樣的研究對薄弱的中國水土生態卻是最為迫切的。
一、水土保持生態循環系統功能的評價
(一)涵養水源和保持土壤
水源對于水土保持生態循環系統功能的評價方式大相庭徑,大體上工事的攔截量和它的面積成正比;但是農業的水土保持生態循環系統中植物的保水額定量較為特殊,與截留后的水量是不相同的,在大體上才能等于生態循環系統的徑流量以及保水額定量和其面積的乘積。對土壤肥力進行計算的方法,先是對工程實施后的土壤肥力抽樣檢測,土壤中的磷、氮等有機成分的量是計算土壤肥力值的有效成分。水土的保持對保護涵養土壤有著巨大的作用,具體表現在他可以幫助攔截水土。保持土壤的工事面積、保持水土的定額量、工事的面積以及被溶蝕的模數之間是成正比例,和水資源的計算方法基本相似。
(二)凈化空氣和封沙固土
水土保持可以使植被的枝葉變得茂盛,與陽光進行光合作用,凈化空氣中的有害物質,生成氧氣,使得我們周圍的空氣得到凈化。根據相關數據統計,水土保持生態循環系統功能的綠化植物平均每年可吸收的二氧化碳就有好幾立方米。由此可見水土保持對凈化空氣的作用是很巨大的。水土保持植被完整性,植被就能夠保護住土壤。
(三)水質維護和防災
優良的水土保持環境,可以很好水資源的污染,凈化已污染的水資源。相反水土流失嚴重的區域,比如黃土高原,沒有好的水土保持,植被稀疏加上氣候的不穩定性;當黃河流經黃土高原時已是泥沙見底水質嚴重的被破壞。而南方紅壤區植被保護相對較好,水土保持較完善,其水質較北方就要好很多。據相關數據統計,全國具備防災減災功能的縣級行政區225個,土地面積為74平方千米,而水土流失的面積卻高達17.95萬平方千米,占到全國水土流失的6.1%,由此可見水土流失對城市減災防災的功能的破壞有多大。
二、水土保持區劃存在的問題
(一)水土保持區劃欠缺深度研究
我國現有的水土保持區劃這方面的研究雖不勝枚舉,但和國際的研究水平存在巨大的差距,很多的研究工作仍然止步在水土保持區劃這個事物的表面上,并沒有往縱深方面去做研究,仍存在很多基礎性的問題。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這方面的教訓已經是屢見不鮮了。再者我國地理環境復雜多樣,不具備研究中的普遍性,導致在將研究成果落實時產生很多的問題。
(二)農村的生產條件滯后,水土保持觀念薄弱
由于地理、經濟等條件的制約,農村對于水土保持區劃的觀念非常淡薄,仍然沿用傳統的生產的方式,刀耕火種,對生態造成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加上很多農村地形不適合機械操作,落后的生產工具;對環境影響大收益也很少。在者,農村不注重資源的二次利用,秸稈焚燒,既浪費又污染環境。淡水漫灌的種植方法,對水資源也是一種極端的損耗。
(三)缺乏嚴格的管理制度
對于水土保持區劃在管理上沒有形成嚴格的機制,也沒有相應的機構進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給了某些機構和組織破壞水土區劃的漏洞。比如2015年江蘇南通太湖垃圾傾倒事件,為節約成本將生活工業垃圾傾倒如太湖中,時間長達近半年才被舉報,傾倒垃圾的地方已是臭氣熏天,寸草不生,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正是缺乏相應的管理機制和監督不到位才讓這些違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機。
三、水土保持功能評價在水土保持區劃中的應用
(一)水土保持功能的定位
以黃土高原水土保持區劃為例,嚴格規劃不同區域的保持功能,選取其中相對重要的區域作為水土保持的主要區劃,按照大小功能劃分等級;標上區位功能,比如該區劃功能為保土、蓄水、防沙、防災還是生態維護區域。給予不同水土保持區劃在細分功能區劃在制定相應的區劃方案。
(二)推動農村的發展、改善農村的水土保持區劃條件
以城市帶動鄉村,促進農村的經濟教育發展,改善人們傳統的生產觀念、普及先進的生產工具。主要還是從觀念上改變農民在水土保持功能上錯誤思維,只有生態得到穩定,農民才能獲得生態的饋贈,推廣生態種植以及清潔的能源。對能夠再次利用的資源進行回收利用,變廢為寶。
(三)構建水土保持功能體系
影響水土保護功能的因素多樣化,并且與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其他社會要素之間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以經濟及社會要素還有水土保持作為水土保持體系的構成要素,通過各方的綜合考察,形成一個直觀的數據,能夠反映水土保持區劃的狀態,對分級水體保持功能區與主體保持區劃產生的數據進行排序。這樣就能更方便地獲取水土保持區劃的功能以及指標信息,將研究成果切實的落實到整個水土保持區劃的建設中來。
(四)增強對水土保持區劃的檢察管控
各部門之間聯動合作,形成嚴密的鏈條,水土保持區劃中不同功能區實行全面的監管,根據水土保持功能體系反應的指標數據,對各個主要的水土保持區劃進行實時關注。
四、結束語
水土保持功能評價及其水土保持區劃中應用的深度研究對于整個生態循環系統有著深遠的實際意義,謀劃著整個水土保持功能的大局,指導我們今后的水土保持區劃的具體工作;只有不斷加強對這水土保持功能評價及其水土保持區劃中應用的縱深研究,才能切實落實可持續發展的發展理念。
參考文獻:
[1]季書杰.水土保持區劃及功能定位問題分析[J].中國科技縱橫,2016(8).
[2]王治國,張超,紀強,等.全國水土保持區劃及其應用[J].中國水土保持科學,2016,14(6):1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