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葉
【摘要】地表水水質監測,是當前階段環境監測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與社會民生和人們健康息息相關的工作內容。本文在對當前階段環境監測中的地表水水質監測工作進行了觀察,并從技術、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監測工作現階段所面臨的主要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本文提出了在技術建設、管理水平方面的提升方案,使地表水水質監測切實發揮環境保護作用。
【關鍵詞】地表水;水質常規監測;環境保護;管理能力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工業化水平也處于穩步提升的過程中。但是大規模的工業生產同時也造就了嚴重的環境問題,進而造成了社會治理的經濟負擔不斷提高。隨著國家和社會關于環境保護的呼吁,環境監察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開展,其中,水資源污染狀況是人們最為關心的環境問題之一。對于環境保護工作來說,合理開展地表水水質監測,是關乎社會民生的主要方向。
一、地表水水質常規監測存在的問題
(一)水質監測技術能力不足
地面水水質監測的主要內容,是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對所屬地區的地表水體進行分析,從而獲取水資源的物理性質特征和化學污染情況。作為重要的環境工作內容,水質監測是一項擁有高技術特征的工作內容,不但對數據采集的方式有著具體的要求,對數據統計和數據分析的技術實力也十分依賴。隨著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自動監測、系統分析開始應用到水質監測工作之中,但仍然有部分地區的水質監測部門采用的監測手段較為原始。例如部分環境監測部門在開展水質監測時進行水源取樣、水源分析,仍然使用人工分析方式,工作人員在固定的監測斷面進行樣本采集,再將樣本帶回到實驗室,通過實驗室水質分析儀進行分析,從而獲得水質數據內容,這種監測方式一般由于斷面位置偏遠,導致監測成本極高,同時由于信息不通暢,致使環境監測部門無法進行實時的數據更新,最終導致監測工作難以為繼。
(二)水質監測管理工作開展困難
除了技術問題之外,我國當前階段環境保護部門的水質監測管理也存在嚴重的問題。本文在走訪調研當中發現,水質監測管理工作最明顯的問題體現在水質監測工作開展缺乏針對性。根據環境監測的相關概念分類,飲用水監測和地表水水質監測都是水質常規監測當中的組成部分,但是二者在監測指標和監測方法卻存在不同。例如污水監測中,主要的監測指標為溶解氧、氨氮的含量以及重金屬指標。但是在管理工作中,部分監測部門卻將多種水質監測工作混為一談,缺乏必要的針對性,最終造成水質監測數據缺乏說服力。
與此同時,水質監測工作還缺乏統一的監測管理標準。眾所周知,無論何種工作在開展時都需要用以一個統一的標準進行問題解決,但是在地表水水質監測方面,卻缺乏行之有效的統一標準,因此在開展監測工作過程中,面對一些十分復雜的水質和流域水,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例如斷面位置位于行政區劃分界線時,斷面的監測流域受到不同行政區的影響,最終導致彼此推諉,監測無法有效到位。
二、開展行之有效的地表水水質監測工作的對策
(一)開展水質監測的技術革新
隨著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環境監測工作開始出現了新的轉型,越來越多的環境監測工作都已經進行了技術改造,運用信息技術對數據內容進行獲取和處理,極大程度節省了監測工作時間,提升了效率和準確性。對于地表水水質監測工作來說,也應當合理運用信息技術,打造符合本地地表水質情況的監測系統,并利用系統對水質情況進行分析,得出精準的監測分析數據。例如某地水質監測部門搭建的分布式監測系統和實時更新的數據庫,就在水質監測工作當中發揮了突出的作用,分布式監測系統運用三個層次進行逐層的信息處理,其中集中監控層能夠對采集層獲取的采集數據進行搜集整理,提交到綜合管理層,綜合管理層根據預設的算法對數據內容進行分析,并依據分析數據結果進行水質變化預估和管理調度。相較于傳統的人工采集分析,分布式監測系統能夠實現快速的信息獲取和精準的數據分析,從而為水質監管工作的開展提供必要的數據支持。在今后的發展當中,水質監測管理部門可以向其學習,通過打造專業的監測系統開展水質監測工作。
(二)加強水質監測的管理工作
除了需要積極提升技術水平,打造監測系統應用到實際的監測工作之外,在部門管理方面,水質監測工作也需要不斷加強。例如,在水質監測制度方面,可以采取監測優先級制度,通過對不同水質監測工作的輕重緩急劃分,實現不同的監測級別和監測頻率,并依據具體的檢測工作要求,進行指標調節。例如在污水監測方面,就可以聯合專業的水資源管理部門對污水的污染種類、污染源進行分析,從而實現動態變化的判斷,最終形成調節監測的水質管理方案。
為了強化水質監測工作的有效性,各級別環保監測部門之間也應當形成統一的管理制度,通過明確監測責任和管理責任,使監管工作能夠快速開展,避免因行政區劃問題造成管理部門之間推卸責任,最終導致監管工作無法及時開展。在統一的管理制度下,可以利用監測次數、監測標準的重新制定,是水質監測工作能夠實現高速運行,避免出現技術失誤。
結論:
綜上所述,現階段地表水水質常規監測工作主要面對技術和管理兩個方面的問題,為了能夠提升水質監測水平,提高水質管理能力,需要分別從技術更新和制度建設兩個層面進行開展,以搭建系統監測平臺和統一管理制度的方式,使傳統的監測手段發生根本性變革,更加符合現代社會生活的基本節奏,切實為環境保護工作進行服務。
參考文獻:
[1]楊薇薇.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系統及其建設中的若干問題[J].環境與發展,2018,30(01):167-168.
[2]吳禮裕,沈麗娟,張翔.生物毒性在線監測方法在常州地表水水質預警監測的應用研究[J].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2017,37(12):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