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勇
【摘要】近些年,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國水利水電工程在施工技術和施工管理方面也取得了很大進展,很多先進的施工技術和管理手段都被廣泛運用到水利水電工程中。但仍然存在一些技術和管理方面的問題有待我們解決,比如工程技術人員水平還有待提高、管理制度還不夠健全、組織體系還有待完善、技術水平還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等。因此,我們應當認真對待水利水電工程中存在的問題,使水利水電工程能夠更好地發揮自身作用。
【關鍵詞】水利水電;施工技術;存在問題;措施
引言
水利工程作為民生工程,一直以來是我國政府極為重視的工程項目,水利工程的質量主要取決于水利工程施工技術是否被充分掌握和有效實施。然而,在實際運用中水利工程施工技術依然存在著問題。因此,需加強施工技術以及存在問題的研究。
1、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技術及其中存在的問題
1.1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
對于水利水電工程而言,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是非常頻繁的,主要使用在大壩、水閘、涵洞等關鍵部位,所以控制好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非常重要。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裂縫問題是施工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產生裂縫的因數很多,主要體現在:(1)水泥的水熱變化,處理方法為:優化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選用合適的水泥和外加劑,降低水化熱。(2)外界的氣溫變化,處理方法為:混凝土澆筑時間宜選在混凝土外部和內部溫差不大于30℃之時;當外界溫度持續降低時,必須要做好混凝土的保溫工作,縮小溫差,降低溫度應力。(3)混凝土的收縮,處理方法為:按規范要求做好混凝土的養護工作,最經濟的方式是澆筑完成的混凝土表面覆蓋一層薄膜,使混凝土表面一直是濕潤的。同時當混凝土表面和內部的溫差以及強度都符合要求時,才可以拆除模板。
1.2施工導流技術
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導流,就是為了使水工建筑物能保持在干地上施工,用圍堰來維護基坑,并將水流引向預定的泄水建筑物泄向下游,導流方案的選定,關系到整個工程施工的工期、質量、造價和安全度汛,事先要做出周密的設計。一個完整的導流方案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約,比如水文條件、地形、氣候、地質、水工建筑物、施工進度、施工方法等,若出現任何差錯,將帶來非常嚴重的后果。所以在導流設計和施工時,一定要周全考慮。
1.2.1圍堰法
圍堰法分為兩種方法:(1)分段圍堰法導流。該項技術主要是將河床進行分段施工。在施工的過程中,可以先將河床左岸圍住,水流從河床右岸通過,修筑左岸泄水建筑物,然后將河床左岸圍堰拆除,將河床右岸圍住,修筑右岸擋水建筑物。(2)全段圍堰法導流。全段圍堰法導流主要針對水流量較小,河床較窄的水利水電工程。首先開挖導流隧洞或者是導流明渠,在上游河床全斷面修筑圍堰,將水流通過導流明渠或者隧洞引到工程施工現場地的下游;再修筑建筑物,當泄洪建筑物具備泄洪能力時;拆除圍堰,封堵導流隧洞或者填埋導流明渠。
1.2.2明渠導流
明渠導流是在河岸上開挖渠道,在基坑上下游修筑圍堰,河水經渠道下泄。適用于岸坡平原河道上。明渠導流的適用條件:河床沿岸有較寬的臺地;導流流量較大,地質條件不適用隧洞導流;施工有通航、排水的能力。它的布置包括布置導流軸線、確定進出口位置、判定明渠高程。導流明渠的布置要點是:進出口順暢,明渠轉彎不能太急,明渠底坡盡可能為順坡,明渠對水流的阻力要小,明渠宣泄能力要與渠內泄水建筑物的泄水能力相適應,明渠進出口應與上下游圍堰之間要有適當的距離。
1.2.3隧洞導流
對于河谷狹窄、兩岸地形險峻、山體堅硬的山區河流,可以運用隧洞導流。運用這種方法一般與固體建筑結合,采取在工程基坑的上、下游修建圍堰,讓水流通過隧洞外泄。一般山區河流,河谷狹窄,兩岸地形陡峻,山巖堅實,采用隧洞導流較為普遍。
2、提升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技術質量有效措施
(1)強化質量教育,增強全員創優意識
利用現場質量標語、板報、上質量課、現場分析會、觀摩會等多種宣傳教育形式,不斷強化全員質量意識,使大家認識到質量第一、保證優質工程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需要,從而牢固樹立“質量第一、信譽第一、用戶至上”的觀點,調動每個職工創優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2)加強組織建設,嚴格質量管理制度
健全組織制度,本著“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行政主管親自掛帥。建立質量創優領導小組,下屬施工隊也設相應的質量管理機構;各作業班組設質檢員,形成自上而下的質量管理網絡。明確各級質檢人員實現質量創優目標的任務、責任和權限,并賦予他們驗工計價質量簽證否決權。
質量管理過程中,我部將嚴格執行八項制度,即:工程測量雙檢復核制度;隱蔽工程檢查簽證制度;質量責任掛牌制度;質量評定獎罰制度;質量定期檢查制度;質量事故報告制度;竣工質量簽證制度;重點工程把關制度。項目部至少每月一次、隊每周一次組織定期工程質量檢查;對每次檢查的工程質量情況及時總結通報,獎優罰劣。各級質檢人員堅持做好經常性質量檢查監督工作,及時解決施工中存在的質量問題,預防質量通病,杜絕質量事故,使工程質量在施工的全過程中始終處于受控狀態。
(3)堅持標準化管理,嚴格質量控制
施工中推行全方位的標準化管理。依據國家和水利部現行質量檢驗的有關規定,制定各種崗位的工作和作業標準。施工中,做到事事有標準,事事依標準;規范施工,對標檢查,按標獎罰,用標準規范作業行為。把好技術交底關,各分項工程均實行書面技術交底,做到按設計圖紙、規范、規程和標準施工。把好材料驗收關,嚴格控制原材料質量,各種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必須有合格證、出廠證明書或檢驗合格報告單,并進行規定的抽樣試驗,否則不準進場使用。把好操作程序和工序交接關,嚴格按操作規程施工,工序交接檢查要按標準進行,上道工序不合格,不準下道工序施工。把好質量評定關,質量檢查評定達不到標準的工程,堅決推倒重來,直到達標為止。
結束語:
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水利水電工程對人們工作、生活的影響也越來越大。為了保證工程質量,使工程項目投入使用后可以正常發揮自身作用,為居民提供高質量的電能,我們必須要對是施工技術進行潛心地研究,是施工技術能夠達到領先水平。同時,還要加強施工技術管理,為工程進度和施工安全提供基本保障。
參考文獻:
[1]郭洪有,凌立新.水利工程施工常用技術標準現狀淺析與對策探討[J].江西水利科技,2017,43(05):374-377.
[2]吳慧.芻議現代水利工程施工技術[J].信息化建設,2016(06):136.
[3]張永強,郭永強,付平.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的技術管理研究[J].山東工業技術,2015(08):88.